練武之人也得懂謀略,像韓信能忍辱而成就大事,也曾運用戰計聲東擊西。(攝影:乙欣)
「聲東擊西」是第一套勝戰計中的最末一計,原文:「敵志亂萃,不虞,坤下兌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這裡的「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意為當敵人神智志混亂而且憔悴時,可能在無意間就會造成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不能自控的混亂情勢,機動靈活地巧妙的方法誘敵,使敵人產生錯覺,再乘機消滅敵人。
聲言擊東 其實擊西
此語源自《通典・兵六》:「聲言擊東,其實擊西。」簡單的說「聲東擊西」中的「聲」是聲張,指做出姿態或口頭宣稱:要攻打東邊;實際上,暗中卻攻擊西邊。比喻在軍事上使敵方產生錯誤判斷的一種戰術。聲東擊西之計,早已被歷代軍事家熟知,使用時必須充分估計敵方情況,實施上變化無窮。以下二例就是運用「聲東擊西」的戰術,讓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而取勝對手的。
「聲東擊西」史例一 韓信智取安邑
楚漢相爭中,劉邦派韓信領兵去攻打項羽的部將柏直。柏直統率兵馬駐守在黃河東岸的蒲阪,並封鎖黃洵渡口臨晉,以阻止漢軍渡河。韓信帶領部隊來到前線,看到蒲阪地勢險要,又有重兵堅守,分析從這裏硬攻應難獲勝,便旋即決定把軍營紮在對岸,白天刻意讓士兵操練、吶喊;夜裏則燈火通明,調兵遣將,做出要由這兒強渡黃河的架勢,讓敵方不得鬆懈。
背地裏卻把漢軍主力,偷偷向北開拔到夏陽,漢軍在夏陽做好渡筏以後,就偷渡到黃河對岸,那裏沒有任何魏軍防守,因此漢軍攻下倉促領兵迎戰的魏王豹軍隊,更擄獲魏王豹做為俘虜,還接收了魏軍後方要地安邑。
「聲東擊西」史例二 鄭氏驅逐荷蘭人
台灣地處東亞島鏈之上,是太平洋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與貿易轉運站,先後被西班牙與荷蘭殖民統治。16世紀中,清朝政府頒布禁海令,嚴禁漢人居民與船隻來台,造成當地產品進出口受阻,促使荷蘭對台灣的重視性降低,防禦措施也越來越鬆懈。
1661年3月,南明大將鄭成功率鄭家2萬5千餘大軍,400餘艘船艦展開攻台行動,首先占領澎湖島,繼而欲建立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但要趕走殖民統治的荷蘭人,首先必須攻下熱蘭遮城(今台南市安平古堡一帶)與普羅民遮城(今台南市赤嵌樓)。
鄭成功親自尋訪熟悉地勢的當地老人,瞭解到要進行攻打只有兩條航道可進:一條是攻南航道,這條航道港闊水深,船隻可以暢通無阻,較易登陸,但荷蘭軍在此設有重兵防守,炮台密集的對準海面,另一條則是攻北航通,這條航道海水水淺狹窄、礁石密佈,荷蘭軍還故意鑿沉船隻阻塞航道,不易登陸,荷蘭軍只派少量兵力駐守。
同年4月,鄭成功佯裝從南航道進攻,利用部分艦隊喊聲震天,炮火不斷的挑釁,讓荷蘭軍急忙調集大批軍隊防守南航道,進行了數番激戰。趁夜,鄭成功卻率領主力戰艦,在北航道海水漲潮時,迅速登上台江內海與外海連通的水道及其周圍地區的鹿耳門,荷蘭守軍發現時已被包圍。鄭成功乘勝進兵,繞道從背後攻打普羅民遮城與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1662年2月,鄭成功如願的將荷蘭人驅逐台灣,揭開了鄭氏治台時期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