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期間,中共軍隊兩萬多戰俘有近一萬五千人投奔了自由。(網路圖片)
分析家們認為,這場戰爭是在斯大林逼迫下發動的,但我說這只是一方面,因為有史料證明,當時中共高層的頭子們除毛澤東外,一開始都不贊成打這場外戰,主張恢復內戰後的和平建設,如果毛澤東採納集體意見,斯大林也無可奈何。所以我們要排除那些虛偽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空洞口號,應該從毛澤東的封建帝王本性和中共的集團利益來分析所謂「抗美援朝」戰爭。
應該說,韓戰是中方取得政權後發動的第一次對外侵略戰爭,為甚麼說是侵略戰爭?而不是甚麼保家衛國呢?因為這仗打的是攻不是守,是包隊開到朝鮮國土的縱深,打的主要也是朝鮮人。不要說甚麼唇亡齒寒,金家父子至今也不承認是中國人幫它打了這場戰爭,因為打響第一槍的是北朝鮮,韓國是反侵略,所以中共出師無名,只好將正規軍以「志願軍」的名義參戰。另外,「志願軍」入朝時間也不是教科書中宣傳的那樣:「戰火已燒到鴨綠江邊」。而是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攻佔平壤時,三八線距中朝邊境還遠著呢,所謂燒到鴨綠江邊,是說美國飛機轟炸朝鮮新義州,中方對美國人的警告是以三八線為界的,不是鴨綠江,以三八線為界,顯然是替北朝鮮「保家衛國」。
據史料記載,聯合國部隊是1950年10月7日越過三八線的,中國方面於次日就決定了出兵,10日彭德懷與高崗研究出國作戰計畫。16日「志願軍」的先頭部隊第42軍就開始從輯安渡過鴨綠江。18日毛澤東再次召開中共中央會議研究出兵朝鮮問題。19日聯合國軍攻佔平壤,當晚,「志願軍」開始大舉過江。
「安內」必先「攘外」
先談第一個動機:「安內」必先「攘外」。
任何歷史條件下的「攘外」,都是統治者「安內」的強硬理由,中共剛剛以武力取得政權,也要靠武力來鞏固,那麼把國家處於戰爭狀態,實行極端手段鎮壓民間的反抗就是最好的遊戲規則。所以伴隨抗美援朝的,是國內一系列的鎮壓運動,肅反鎮反,三反五反,以血腥屠殺清洗了一大批舊政權留下的對抗勢力,也震攝了人民百姓的潛在反叛意識。這個動機符合集團的整體利益,只要毛澤東把這個動機提出來,就再不會有人反對出兵朝鮮,可以說它促使了高層內部對韓戰的意見達成統一。
因為剛剛結束了內戰的中國,「保家衛國」這一口號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加上階級鬥爭的恐怖,所以「抗美援朝」戰爭是就有了歷史動力,這個動力就是:「工人和農民努力增加生產,厲行節約,為戰爭提供了560萬噸的物資。」(見《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在「備戰、備荒為人民」這個殺氣騰騰的口號下,中國人民被中共長期奴役,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中方也是一直以「帝修反亡我之心不死」為藉口,將國家置於准戰爭狀態,實行半軍事管制維持它的專制政權。
借韓戰之機剝奪彭林的軍權
再談第二個動機:借韓戰之機剝奪彭林的軍權。
彭德懷和林彪是中共武力奪取政權的最大功臣。林彪坐鎮中南,擁兵一百三十萬,彭德懷坐鎮西北,擁兵五十萬,這二人對毛澤東最忠實,恰恰也令毛澤東最不放心。毛澤東臨陣易帥,巧妙地使了個換頭術,將林與他的四野分離,將彭與他的一野分離。本來林彪已和下屬們開始積極的備戰,但毛澤東在高層最後決策時卻突然宣布林的「病況」,說他見不得亮光聽不得水聲還天天拉稀,建議他去蘇聯療養,林一聽立刻就明白了,只好順坡下驢的放棄了四野。被火急秘密從大西北催回來的彭還蒙在鼓裡,以為是毛澤東格外看重他。臨陣易帥本是兵家大忌,將領們只有指揮自己的軍隊才能得心應手,不然就會造成巨大的犧牲,事實也的確如此,這個兵家大忌從「萬歲軍」那裡得到了驗證。但毛澤東在意的是自己的權力,人民會付出多大生命代價,他是不在意的,而且「志願軍」死的人越多,才越符合他的本意,也就是他的第三個動機。
借韓戰消耗原國軍兵員
本文著重闡述的是第三個動機,就是借韓戰消耗原國軍兵員。
在冷兵器時代,戰爭殺俘是個規則,這是因戰俘能構成反叛因素,商王朝就是被驅趕到前線的奴隸(戰俘)倒戈斷送掉的,毛澤東當然明白這個道理,他肯定也想消滅戰俘,但現代戰爭需要炮灰,毛打內戰的高招是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即以幾倍的兵力搞人海戰術圍殲打援,大量的兵員空白只能以戰俘來填補,好在國軍的士兵都是農民,在整編過程中進行洗腦和奴化教育後就迅速投入前線,所以,中共軍隊在內戰中迅速膨脹壯大,是大批國軍投降和收編俘虜的結果。
特別是四野,它的前身東北民主聯軍後稱東北野戰軍,是1945年從山東軍區和冀熱遼部隊調進的八路軍6萬,新四軍3萬,連同黨政軍幹部總共才13萬餘人。到年底時,總兵力就發展到27萬。1947年7月至1948年11月間,遼瀋戰役結束,殲國軍47萬,大批俘虜士兵補入部隊,為主力部隊輸送兵員37萬。至此,東北野戰軍總兵力已超過百萬。其建制是:第38、39、40、41、42、43、44、45、46、47、48、49軍,長春投共的國軍第60軍整編為第50軍。平津戰役後,改編國軍52萬餘人。1949年3月,東北野戰軍改稱第四野戰軍,南下參加渡江戰役,6月,殲白崇禧部主力21萬餘人。在向中南進軍過程中,又以80%的兵力清剿收編土匪。7月,以國軍第19兵團叛變的4個師改編為第51軍。10月,長沙叛變的國軍第1兵團改編為第52、第53軍。至1950年1月,成立中南軍區時,四野兵力已達130萬人。
在韓戰中,「志願軍」主力是以四野為主的部隊,先期入朝的是38軍、39軍、40軍、42軍以及66軍,和東北邊防軍炮兵司令部所屬地炮兵第1、2、8師。但實際上,早在金日成南犯時,一支中國軍隊就已加入戰爭了,這支隊伍是共軍中的朝鮮族士兵組成的三個師,是金日成組建人民軍時向毛澤東討要的,成為人民軍的主力。那麼共軍哪裡來的這麼多朝鮮士兵呢?原來,他們是四野收編的關東軍余部。日本關東軍在投降前尚有七十萬人,但並非全部是日本軍人,這是因為太平洋戰場幾度抽調其主力,不得不從朝鮮和臺灣徵集兵員,所以後期的關東軍組成,有相當一部分士兵是「滿洲國」偽軍、朝鮮軍和臺灣軍,老一輩人東北人都知道,甚至在偽滿警察中,也有很多朝鮮人,被稱謂二鬼子。蘇軍出兵東北後,關東軍八萬多被擊斃,六十萬投降。投降的日軍一部分被蘇聯人押解到蘇聯境內服苦役,其餘被遣返日本,非日本藉的俘虜就被四野的前身──東北民主聯軍收編了。這些非日藉的原關東軍士兵,受過嚴格的正規軍訓練,所以戰鬥力很強,和日本軍人也差不多少,雖然打不過打蘇軍機械化部隊,但打國軍和韓國軍隊還是沒問題的。
原國軍「投誠起義」,一小部分是因將領被中共策反統戰,或者本身就是中共的人,而大部分都是在形勢逼迫下不得已而為之,前者是可以繼續帶兵的,比如曾澤生,就要帶著他的50軍親自上朝鮮戰場。而後者是不能帶兵的,比如陳明仁,只能給個高官厚祿養起來,他的52軍、53軍也全部開進朝鮮。中共為防止軍隊反叛,保持黨指揮槍的高度原則,在原國軍叛變部隊被整編後,加入了大量政治幹部和黨員骨幹,所以在朝鮮戰場就能有效地挾持士兵或戰俘。
顯然,比較有政治頭腦的原國軍士兵,特別是青年軍這類知識化的國軍士兵,四野中早期收編的國軍兵員,大部來自國軍青年軍,還有原關東軍的中國藉士兵,都具有高中以上的文化,他們對兩種社會制度會有明確的比較,即使是農民出身的士兵在朝鮮戰場被俘後,也會很明顯地認識到:吃炒麵和吃罐頭絕對是不同的生活,聯合國部隊的飛機大炮與步槍刺刀也是絕對的武器差別,兩相對照的結果,自然要選擇投奔自由這條路,甚至百分之八十的「志願軍」戰俘都是這個選擇,這可能是中共始料未及的。毛澤東不怕「志願軍」戰士被炮火炸飛,怕的是他們被俘,更怕他們反叛,他的本意是將那些原國軍戰俘們從肉體上消滅在朝鮮戰爭中,所以他要力爭將戰俘們弄回國內管教,不能讓他們跑到臺灣去替國民黨反共。
儘管兩萬多戰俘有近一萬五千人投奔了自由,毛澤東發動抗美援朝戰爭的這三個險惡動機還是如願以償,特別是第三個動機,他免去了內戰後裁軍的風險,因為裁軍通常是軍隊反叛的主要原因。當然,在政權穩固的條件下是沒有這種危機的,比如鄧小平在八十年代也大量裁軍,但沒有造成軍隊的激烈反彈,因為一部分軍隊改編為武警部隊了,一是降低了常規武器的軍備投入,二是沒有影響軍人的切身利益,這也等於是裁軍。
毛澤東想搞家天下,為太子立本
最後,第四個動機,就是毛澤東想搞家天下,為太子立本。
但毛太子岸英的閱歷太淺,除了當翻譯和搞了幾天土改,沒有一絲戰功和太多政治資歷,太子親征應該是毛搞世襲的如意算盤,韓戰打下來,太子就有了戰功,就能掌握軍隊,使共軍成為毛家軍。如果真正的想保家衛國,他應該命太子下連隊去當普通士兵,一級一級的靠戰功提升,但安插在司令部裡,顯然一方面是為了監督彭大將軍,另一方面是提高戰功的起點,這個資歷就不是從士兵開始的,而是從指揮官開始的,那麼彭的所有英明指揮,都應該有太子親征的一半,料他彭德懷到那時候也不敢不承認。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太子違反了戰鬥紀律暴露了目標,葬身於汽油彈的火海中,毛澤東這個最自私的動機失敗了,從此彭大將軍也成了他的奪子仇敵,不除不快。
從毛澤東以發動所謂「抗美援朝」戰爭為始,到後來的中越邊境衝突為終結,中方的對外局部戰爭都不是以真正的民族利益為出發點,而是借對外戰爭來平息內患鞏固政權,出於這樣的動機,所以每次戰爭都沒有值得誇耀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