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4月19日訊】中國第一季度GDP數據公布後,市場仍陷入口水戰,有人認為經濟新週期已經建立,也有人認為投資回彈是舊的經濟模式的重新回歸。事實上,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看中國經濟的表現。
理論上來說,經濟增長與信貸供給是存在著高度相關性的,而這在中國經濟過去幾年中的表現尤為典型——否則我們就不會總是為「錢荒」所困。中國經濟的槓桿率高企也帶來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中國貨幣當局必須要為信貸增速設定一個目標(也可以認為是緊箍咒),而在中國經濟中,另一個讓人迷惑的現象是,大家都好愛借錢,原因無它,經濟快速發展,大規模的基建最有成效。
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原因,則讓人有些沮喪,很多人的想法可能是,錢是可以「印」的,你不花別人會花,你不借別人會借。
所以,不管經濟如何轉型,錢袋子是一定要管住的,否則經濟發展將會一騎絕塵,接下來就會一地雞毛。因此,中國在設定M2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速時,都會十分謹慎。當然,歷史上不是所有的貨幣增速目標都被視為「硬目標」,比如說2009年的「四萬億」,實際貨幣增速就遠超目標,此後帶來的問題也不少,這也為後來的經濟政策制定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按照今年12%的社會融資增速目標,在未來的三個季度內,新增社會融資總額為11.87萬億元人民幣,而去年後三個季度的實際新增社會融資總額為11.24萬億元。換句話說,如果按照計畫,整體經濟和金融部門將只能比去年同期多得6300億元的資金,時間跨度為9個月,平均每個月是700億。在過去的一年中,社會融資總額新增大約17.85萬億元,假設年息4%,這部分的新增利息每年為7000億元,而全年新增的社會融資總額為8700億元(而這一增速在2016年為2.57萬億)。換個角度想想,多增的社會融資,也基本上只夠還新增利息。
所以,從貨幣供應角度來看,未來的幾個季度,過苦日子的概率還是相對較大。當然,有兩個變數會改變這樣的判斷,首先,信貸進一步衍生化,通過各種金融創造來「虛擬」出信貸增長,這種方式在過去幾年已經出現,所以才造成了M2和社會融資總量增速之間出現了明顯的剪刀差,儘管監管當局意在控制金融資產的過度「衍生」,但在「to be or not to be」的命題面前,多數金融機構仍舊願意選擇「創新」。第二,投資的效率出現改善,尤其是過去幾年的投資開始產生正向現金流,因此投資對資金的依賴度出現降低,這樣的概率一般而言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