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指數持續下跌。(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7年5月9日訊】對媒體來說,對於當前的股市來看,一場金融監管的風暴已經打得他們招架不住了。特別是中國股市更是如此。比如,從4月7日到5月5日,僅19個交易日,上海綜合指數就重挫了203點,將持續近1年的震盪緩上、百點平臺逐級上移的慢牛格局,頓時瓦解。上海綜合指數相繼跌破了五週均線3,192點、60天線3,220點,半年線3,193點,上個星期五最低點僅比年線3,089點高3點。有人認為,中國股市的大盤又重新回到了空頭市場。但是,歐美股市則節節創新高,而中國一季度GDP增長則達到了6.9%。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不得不認為,當前中國股市持續暴跌與當前國內掀起的一輪金融市場監管風暴有關。
其實,一個月以來,中國股市持續下跌與當前中國掀起的監管風暴是否有關並不是太大關係。因為,無論是從「一行三會」掀起中國金融市場的監管風暴,還是4月25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領導人就金融安全發表重要講話,與股市的漲跌根本上就沒有多少關聯性。因為,這些政府監管的行為及會議的精神就在於如何針對中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及金融安全的問題做出一些新部署與政策。如果說,當前中國金融體系問題叢生,金融風險巨大,政府監管部門要出臺一些政策來整頓中國的金融市場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到底有多高?中國金融市場的亂象到底有多少嚴重?為何政府一出臺整頓及監管加強金融市場的政策就會讓中國股市風聲鶴戾?是新出臺的金融監管政策過緊還是現在中國金融市場問題叢生?為何中國股市的一些監管政策出臺,市場的反映又會如此強烈?等等。
實際上,對於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問題,還是與當前中國金融市場還是計畫經濟轉軌觀念調整緩慢有關,還是與中國金融市場成熟度不高有關,還是與當前中國股市過度炒作,投資者把股市當作賭場有關,否則政府部門加強金融市場監管沒有多少關係。
試想,在政府權力全面主導的中國金融市場,政府權力在市場運作過程中起絕對的主導作用,市場的投資者及當事人,如果離開了政府權力的主導,不僅寸步難行,而且也會顆粒無收。而與政府的權力聯在一起,肯定是一本萬利,在市場看來,一些企業及個人暴利也是十分正常。這就是中國企業為何要拚命地在中國股市上市原因所在,即使已經在國外上市的中國企業也拚命地要從國外市場回歸到中國股市。而且,最近所披露出來的信息及案例表明,深圳發審委馮小樹的內幕交易案件,更是顯示出來中國政府對金融市場的無限絕對權力對市場的影響有多大。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金融市場豈能不亂象叢生?
正因為政府對金融市場絕對主導,正因為政府對金融市場具有無限之權力,那麼金融市場的投機炒作者或市場的當事人,豈能不視金融市場制度規則為兒戲而不投機炒作盛行呢?因為,在這樣的市場制度安排下,既然整個金融市場的資源為政府所主導,那麼整個金融市場的風險肯定也為政府所擔保或隱性擔保。在這種情況下,金融市場的當事人突破現在制度規則,投機炒作盛行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了。
比如說,最近中國股市瘋狂炒作的雄安概念股就是與這樣的觀念十分相關。4月初,中央做出了開發建設雄安新區的重大決策,並視之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當然是中國經濟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對於這件大事,則成了中國股市的投機炒作者瘋狂炒作的一個重大題材。所以,當該消息一出來,中國股市的投機炒作者就在市場上找出了38只所謂的「雄安概念股」,而不管這些上市公司與雄安概念有沒有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不問基本面、不問真假、不問業績、不問盤子規模、不問股價位置,就將20多隻「雄安概念股」連續拉了6個無量一字漲停板。從而也引誘股市的投資者也奮不顧身地湧入雄安概念股。結果是4月13日,38只「雄安概念股」成交量高達1500億元,超過了中小板成交量1100億元和創業板成交量700億元,達到了上海股市成交量的二分之一,從而讓雄安概念股出現極度瘋狂。但是,當華夏幸福、金隅股份、冀東水泥三隻「雄安概念股」老領頭羊放量暴跌了30%以上之後,致使38只「雄安概念股」全部構筑頭部,市場一地雞毛,炒作「雄安概念股」也就壽終正寢。
這個案例說明瞭什麼?說明瞭中國股市相當不成熟,它與成熟的金融市場相差太遠。由於中國股市現在仍然是完全由政府擔保,所以市場上的投資者都以賭徒的心態進入市場。因為,他們知道在這樣的市場進行瘋狂炒作,所面臨的風險可能讓政府來承擔,但其收益則可歸為個人所有。在這種情況下,股市投資者豈能不瘋狂炒作?
所以,對於當前中國股市或金融市場監管問題,並非是監管風暴多麼嚴厲的問題,而是在當前的制度規則下如何讓金融市場亂象減弱的問題,是如何理清市場與政府關係的問題。如果對於當前中國金融市場的亂象,政府以嚴厲的方式出手打擊,這並沒有多少錯,也是讓當前中國金融市場走向成熟的重要的一環,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政府要在治理當前中國金融市場亂象的同時,要建立起一系列的市場規則與制度安排。而要做到這點,不僅在於如何來平衡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問題,更重要是如何讓政府權力逐漸地退出市場。這才是問題之關鍵,而不是看中國股市指數的走勢。對於當前中國金融市場嚴厲監管,應該早就該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