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到處盛行潛規則 ( 圖片來源: pixabay )
【看中國2017年5月14日訊】到了東北,無論是經商,就業,辦事,升學,工作,幾乎都離不開「托關係「。到處都盛行潛規則,晉升要托關係,辦事要托關係,上班要托關係,上學要托關係,辦婚宴要托關係,看病要托關係,住院要托關係,甚至火葬場燒個爹媽也要托關係。
有個故事說四個老人打麻將遭遇煤氣中毒,被直接送到火葬場,一看前面排了十個老百姓,局長一個電話,直接第一個給燒了,處長的一個批條,第二個燒了,科長塞了五百塊錢,排在第六個燒了,等到燒完十八個的時候,這老百姓的親爹緩過來一口氣兒,活了。
你問最後一個為啥不是十四號?笨吶,前面又送來幾個有關係加急的唄….。因為在東北辦事如果你不找熟人,一切都走正規流程,那麼只有一種結果,你前面永遠有插隊的。
托關係行賄的結果是什麼,就是托關係是使用不正常的手段,為自己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這是文明社會公平發展的大忌,但是恰恰在東北就是盛行這一套。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結果只能導致東北各個領域都出現了「逆淘汰」的現象:
能做的比不上能說的
有能力的比不上會搞關係的
憑本事的比上送禮的
有資質的比不上有背景的
1
2003年以後政府部門就很少有憑本事幹上去的幹部,不是靠父母親戚背景,就是靠戰友同學背景,要不就是靠金錢開路。所以,就出現了一些掌握大權的官員子女大學畢業幾年,不到三十就當了處長,有的不到三十五就當了副局長,這些超常規的升遷靠的是其父母用手中權力給其他官員輸送的利益,最後損害的,是整個吏治的公平和晉升渠道的公平。
再說公務員,東北地區因為背景不同同樣年紀學歷的公務員被分成了三六九等,一等一是手握實權官員的子女,進的是最好的處室,幹的是最翹的活,晉升的前途一片光明。二等是父母認識點官員,通過其他渠道打點照顧的,他們可以干正常的活,熬到年頭也可以獲得晉升。
最末一等就是靠自己本事考上去的,干的最累的活,晉升的最慢,在單位最受排擠
一個辭職南下的博士朋友說,有專業需要的時候,領導請客,同事恭維,方案、論文上面不但要寫上領導的指示還得落上別人的名字,這單活兒幹完了,無論是升職還是分錢都沒你事兒了,人家去國外考察都不帶你這種窮鬼書獃子,嫌跟你聊不到一塊兒去,不合群兒。感覺自己就是一隻夜壺。
2
2005年以後,東北突然盛行起一個奇怪的政策,就是政府官員可以直接到國企任職,拿國企的高薪。一時間,一些晉升高級領導無望的處級,副局級官員,紛紛託人花錢以「調任」或者「挂職鍛練」的名義轉入到國有企業。
某製藥企業,近幾年領導班子幾乎全是政府派來轉變身份的,滿腦子階級鬥爭主義綱領的「紅又專」搖身一變,變成國企高管,拿起國企的高管的薪酬。這些領導待的年頭一般都不長,根本沒有耐心去做投資大研發時期長了藥品開發,只熱衷於政績工程和招標採購等,導致骨幹人員流失,也拿不出像樣的產品,結果就是連年虧損。
這種調任,是一種公權力對優質社會資源赤裸裸的掠奪,不僅違背了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而且壓制了原來企業原有人員的上升空間和積極性。
在某副省級城市一個幾十億資產的國企,其一把手才年僅30歲,原因是其父親是政府高官,其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手機遊戲。資產幾十億單位的兩位副總,一位是以前某副市長的司機,只有初中學歷,另一個以前是餐廳服務員,因為其老公是某領導秘書,所以得以調任到該單位。
還有大批因為上面或下面有人「一日成功」而身居高位拿高薪的男男女女們,也間接導致了東北人笑貧不笑娼的社會風氣。
某企業,全國同類城市這類公司只有40個人,東北某副省級城市裡員工多達300人,光綜合行政人員就幹了一百多人,裡面有四分之一人平時根本不來上班,有的人十年不來上班,工資福利勞保一分不少。某副省級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公司僅有2000人時,裡面就有800個「推薦」人員。所謂「推薦」人員,就是通過各種關係不經考試直接進入這家國有企業,而兩三年後,各類重要崗位大多被這些推薦人員所佔據。
而該單位大量碩士、博士學歷工作多年的幹部卻無法獲得提拔。
這種用人的不公平蔓延到各個領域,後果就是企業背著巨大的包袱逼走了真才實學的人才,在一個個走馬燈似的領導指揮下急劇虧損
3
在東北,民營經濟想發展起來,難於登天。不僅國有經濟成分龐大,而且政府抓權的程度讓人無法想像。還是東北某省會城市,該市44個委辦局居然有43個有行政處罰權,可見各個執法部門抓權的心思有多重
抓權的目的是什麼?還不是為了最後抓錢,抓誰的錢?當然是老百姓的錢,國家的錢輪不到這些基層部門手裡的。
某城市,停車位奇缺,政府不設法多建設停車場,卻將許多公共道路的停車位委託給了許多莫名其妙的公司,這些公司未經人大批准,就將許多道路原來可以免費停車的道路圈起來,收取一小時五元三元的停車費用,而且旱澇保收。發動全市數千交警每月一次或每年幾次「嚴打整治」,睜大眼睛專盯各類車輛壓線違停違規等,而且生怕交警罰的不夠,還給每個交警下達2000元每天的指標,罰不到反而扣發獎金。
這還不算,該市覺得交警大幹出動的人力物力太大,於是打起高科技的主意。於是,不到一年時間,該市大街小巷被裝上了數以萬記的違停拍照系統。這些系統政府一不用花一分錢建設,也不用出一個人維護,全部都是企業投資,企業維護,罰了款政府和企業一家一半。
數據顯示,年罰款金額百萬級別的攝像頭就有數十個之多。
再給有關係的相關人員團體「銷售」幾本違停罰款條子,「租借」幾套運管制服車子,一時間整個城市除了胳膊上帶著黑袖標出殯的,都有權對你依法的執法!城區的清潔工,超市商場的保安,城管,個頂個的拎著照相機拿著違停單滿大街的創收,管保要你下車走十步再跑回來都來不及!
雖然這種赤裸裸的趨利性執法讓人民怨聲載道,但也只能敢怒不敢言的在心裏罵罵祖宗。千萬別說出來,保安見了小偷不一定管得了,揍你還是有一定的心得經驗不需要動員的。
越是下級城市,縣城,驅利執法越是嚴重,三公里雙向八車道上二十多個信號燈不說,限速一段30一段80的,保證讓你開著導航提示都來不及踩剎車。老王在北京上海開車十年,加起來的違章也就十個八個,回東北買了一臺車開了三個半月,罰款三千多,扣分二十多。
當然,找找「關係」之後,可以看你「關係的遠近,靠山的軟硬,禮金的厚薄」來祈求折扣,價錢和分數都可以商量,因為很多違章都是站在罰與不罰的中間。
4
如果說這些趨利性執法是小菜,或者開車的並不是全市居民,採暖費一事,就更能看出東北與民爭利的嘴臉。
2009年以後,全國的煤炭價格開始逐年下滑,從2009年的高峰1000多元每噸,下降到現在的200元每噸。而東北各大城市冬季取暖費價格卻年年居高不下,直到2015年,迫於輿論和民憤,才進行了微不足道的下調之後又下調了供暖溫度標準,同時期煤炭價格跌了足足五分之四。甚至某縣建成的熱電站想要並入供暖管網都因種種理由被拒絕,只能讓熱力白白浪費掉。
而這一些的原因,是因為這些供暖企業,大部分都是有特殊渠道或者特殊關係才得以進入這個行業的,裡面不是有政府領導子女經營就是有領導親屬在裡面領取顧問費用或其他經濟利益。
這和許多城建、工程、綠化項目一樣,這些商人要麼是領導子女,要麼是領導子女親戚在裡名義任職,花錢養這些人,就是為了獲得特批的資質甚至就是為了公關逃避「檢查」。在工程建設領域領導插手招標財股等的就更多了,東北某市國有企業,才成立三年,就有四任高級領導因為招標等問題鋃鐺入獄,其中有的是因為受同僚請託,有的是受市領導暗示或指示。
順帶說一句,越窮的地方政府對於修路越是情有獨鍾。不管多好的路,每年必須翻新修一次。幾乎每一個產業單一的二三線城市每年春夏都會因為修路而發生交通擁堵。
所以在東北一直流傳著一個順口溜:
兒子修路孫子建橋,七姑八姨盡情刨!
不管你出門繞不繞,全家齊心賺鈔票。
在這種風氣下,每一個政府建設的大型項目,每一個政府出資成立的大型國有企業,都是打著發展本市經濟的名義,背地裏則是各委辦局官員輸送利益,安排子女任職就業的渠道,掌握了企業發展和組建、管理的話語權,就等於間接掌握了進人、招標、採購等一系列利益鏈的權益。
毫不客氣的說,東北地區政府組建的國企大部分人員都是非正規渠道由某些實權人員安排進來的。
奇怪的是,東北地區有很多官員因為工程、財政、建設、公款等項目落馬,卻很少有人因為安排人員而進監獄,而優質企業裡進一個人幾乎是明碼實價的,例如醫院系統,三甲醫院進一個醫生要30萬-40萬,護士要20萬-30萬。大學裡的工作人員和優質國企也是這個價格。
這種明碼實價導致進入的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既無法有效管理,也很難開除。除了很少一部分比較注重管理和效益的國企,大部分中小型政府企業就是因為無限制的安排人員,導致虧損和破產。而安排這些人員的人員,接受了巨額賄賂最後卻全身而退,只留下了一大堆遠遠超出編製違規安置的人員和千瘡百孔的企業。
如果查一查因為安排人收取賄賂的情況,估計東北保守又要有幾萬名官員要身陷囹圄。
在這樣官場、職場歪風邪氣的浸淫下,好的工作崗位和職位卻被許多能力平平托關係的人,用不正當的手段佔據,所以有才能的年輕人紛紛遠走他鄉到北上廣深等這些市場經濟和職場相對更為公平一些的地方尋找工作機會。
不久前一位朋友感嘆在瀋陽這樣的裝備業製造之都都招不到一流的工程師,原因一個是瀋陽地區的工資水平只有同行業北上廣深的一半都不到。另一個就是這些國有企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常年得不到合理科學的晉升,上升空間被堵死,無奈之下不少人選擇離開東北。
總之活在東北活著,要麼靠關係行賄,要麼潛規則行賄:
一,行賄獲取不當利益。
二,行賄爭取一個公平的機會。
三,行賄徇私枉法,逃脫懲罰。
四,你想活下去就得遵守無處不在的行賄。
現在東北籍的在北京北大清華畢業的高級人才,不願意回東北,因為在同學裡,回東北沒前途,沒發展,而且被親人朋友笑話沒面子。
試問,如果不是多年的潛規則,逆淘汰已經到了一定階段,東北地區何至於人才流失,年輕有才幹的人又為何背井離鄉的首選北上廣深?
東北的沒落始於改革開放,計畫經濟被市場經濟替代之後,整個以計畫經濟國資企業為發展核心的東北經濟被淘汰是必然的結果,如果十五年前認識到這一點,東北早已振興,如果八年前認識到這一點,東北也許還有希望....
而如今的情況是:振興東北=振興國企
6
前兩年一家老國企響應號召開展網際網路電商銷售,9月初開始提報雙十一(11月11號)促銷方案,直到11月份末才「批下來」,而且批下來後不去做促銷還不行,於是只能廢棄雙十一的方案又去申報雙十二年貨促銷活動,銷量可想而知的慘淡。
隨即物流和佣金的結算簡直讓人遊走在崩潰的邊緣,試想一下吧,一張對賬單走了一年的「財務核對流程」,三張發票又走了半年多「審核流程」,十幾萬元的金額,折騰你往返十數次,加蓋幾十個公章!
我是東北人,我當然知道怎樣去更加流暢和迅速的完成這個流程,非我不懂潛規則,是我不願被逼著就範!
直到超出合同週期三個月訴諸法律的時候,一紙律師函竟然比兩年的辛勞更加管用。
北京有霧霾,有堵車,還有生活成本和工作壓力,甚至還有一些就業生活上的歧視,但是北京就有一條東北不具備的,就是在北京工作在職場上大部分時候要比東北公平,基本的原則還是看中人的能力而非背景和關係。
逃離東北的東北人,其實就是想去一個可以憑真本事就能出人頭地的地方,也是大多時候可以拍著胸脯講自己的原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