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食物黑名單你吃了多少?(圖)


致癌黃曲黴素,主要存在於霉變的堅果、糧食等。
致癌黃曲黴素,主要存在於霉變的堅果、糧食等。(圖片來源:pixabay)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調查數據顯示,癌症發病因素中飲食習慣的影響越來越高。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公布的致癌食物黑名單,熏製類、醃製類食物赫然在榜。它們的「致癌等級」如何?我們一起看看吧!

致癌食物黑名單你吃了多少?

致癌物的4個等級

致癌物是指能誘發人患癌的「壞物質」,它的範疇包括任何能增加人類患癌風險的化學、物理物質及生活、工作方式等。1965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開始了確定致癌物的工作,並於每年發布更新致癌因素的信息,最終,將致癌物分為了4個等級,其中不少與食物相關。具體等級:

1級: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很明確的,簡單說就是,真的致癌。

煙草、酒精飲料、黃曲黴素、檳榔、中式咸魚等明確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煙草、酒精飲料:大家生活中可能覺得吸煙喝酒沒有大礙,但是日積月累就可能成為癌症的「元凶」,煙草導致多器官癌症,煙草煙霧中至少有69種致癌物,人體30%腫瘤發生與吸煙有關,其中主要是肺癌。吸煙人群比不吸煙人群肺癌患病率高出大約10-30倍,女性吸煙患肺癌的概率高於男性,二手煙比一手煙對人體的危害更大。

酒精主要導致肝癌。另外,如果飲酒,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分別相當於:啤酒不超過一瓶;葡萄酒不超過250ml;38度的白酒不超過2兩;高度白酒不超過1兩。成年女性:一天飲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分別相當於:啤酒半瓶多一點;葡萄酒150ml;38度的白酒不超過1兩。

黃曲黴素:主要存在於霉變的堅果、糧食、玉米、土榨花生油等,吃這些食物時一定要注意清洗和儲存得當。

檳榔:主要導致口腔癌

中式咸魚:主要是有亞硝胺類化合物,導致消化道癌症。

太陽輻射、紫外線、美容院的日光浴設備:主要導致皮膚癌。

苯並芘:常見於烤肉中,無煙烤肉相對好一些,它也是汽車尾氣中的成分之一。

砷、鎘、苯、二噁英、煤焦油:主要來自工農業污染和職業病。

另外,室內燒煤、橡膠工業、木屑等也被列入1類致癌物。

2級: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不明確的,簡單說就是,不一定致癌!其中,2類致癌物也分為2A類和2B類,致癌可能性2A>2B。

鉛、4-甲基咪唑等可能性較高的致癌物質。

這類物質在動物實驗已證實有明確的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的證據還比較有限。還有一類是2B級致癌物,指的是可能性較低的致癌物質,其可能性在動物和人群的證據都不足。

黃曲霉毒素M1:常見於牛奶,主要是牛的飼料被黴菌污染。

鉛:主要來自工農業污染,過去含鉛汽油是城市鉛污染的主要來源。

咖啡:燒焦後,苯並芘(多環芳烴類的分解物)會增加20倍。

紅肉: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稱,吃紅肉與結直腸癌有密切關係。也有證據表明,吃紅肉與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有關。

4-甲基咪唑:焦糖色的副產物,常見於醬油、可樂等,不過含量極低,致癌概率可以忽略不計。

汽油:可能是因為其中含有的少量芳香族化合物。

3級:指導致動物和人致癌的證據都不明確,其實這一類可能性非常小。

丙烯酰胺、蘇丹紅色素、膽固醇、咖啡因、三聚氰胺、糖精等尚不能分類的致癌物。

汞、皮革加工、蘇丹紅、三聚氰胺、二氧化硫、雙氧水、次氯酸、印刷油墨、氨苄西林、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玻璃纖維、煤粉、鐵鏽、咖啡因、膽固醇、靜態磁場、茶、維生素K等。

另外,丙烯酰胺從2類致癌物降至3類:生活中如果經常採用高溫油炸、高溫油煙烹製食物,接觸到丙烯酰胺的機會就比較大,常見於薯條、薯片、油條等高溫處理的食物,不過主要來源是炒菜(爆炒),應儘量避免。

其實這類物質動物和人群研究的致癌證據都不充分,或動物實驗證據充分,但人群研究則明確無致癌作用。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這些食物可以不顧數量放心吃,因為它們雖然不致癌,但會給身體帶來其他健康風險。

4級:幾乎不可能致癌。

致癌物中還有第4級,指相關研究中沒有充足證據證明其具有緻癌性的物質,食物中屬於此類的物質較少。

「4個等級的致癌物,在飲食中的『傷害』不可一概而論。」鐘凱說,1級和2A級致癌物要儘量避免,2B級致癌物無需過度緊張,對於3級和4級致癌物,更加不用擔心,因為目前的研究中沒有發現它們可以致癌。

致癌食物的認識誤區

如今,食品安全問題堪憂,老百姓對於致癌食物可謂是「談癌色變」。鐘凱說,大家對此其實不用過於恐慌,有緻癌風險並不意味著一定致癌。

第一:「劑量」決定毒性,食物中的致癌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才會使身體「中毒」。比如,吃了一個爛花生,不可能馬上得肝癌,但如果油炸食品、燒烤天天吃,時間長了勢必會導致身體「起火」,這就很可能會和癌症挂上鉤。

第二:很多「致癌傳言」經不起推敲。比如傳言「牛奶致癌」,「帶飯引發胃癌」,「微波食物致癌」等,這些都是科學性錯誤引起的。癌症的成因是基因遺傳、不良的生活方式等多種因素造成的,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一種致癌物。

防癌飲食模式:「一二三二」

雖然說吃了肯定致癌的具體某種食物並不存在,但不當的飲食習慣確實會增加癌症風險,而這恰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

相關研究表明,30%的癌症是飲食不當造成的,常見的有:蔬菜水果吃得少、烹調方法不科學、進食方式不合理、高脂肪食品吃得多等,而這些都會增加患直腸癌、胃癌、肺癌等的風險。因此,鐘凱推薦,防癌的飲食模式應是「一足量、二不、三少和二堅持」。

一足量:是指每天攝入足量的蔬菜及水果,吃夠25種食物,儘量多吃全穀類和豆類。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推薦每日攝入5份果蔬,每份蔬菜100g,這裡的每份水果就是一個自然計量單位:如一隻蘋果,一根香蕉,一個橘子,一個梨子等。

二不:是說要控制自己,做到不吸煙和不飲酒,遠離煙草製品、二手煙及酒精。

三少:是指少吃或不吃加工過的肉類,如醃製肉、肉罐頭等,並在日常飲食中少油少鹽。

二堅持:要堅持鍛練,每天規律運動,將體重保持在健康範圍。BMI=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中國成年人的標準:18.5-23.9為適宜;24-27.9為超重;28以上為肥胖。鍛練的方式因人而異,只要動就比不動強。堅持體檢,進行合理的癌症篩查。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先明確飲食抗癌的常見誤區。

飲食抗癌的三大誤區

不要過咸。如果減少食鹽、鹽醃製品,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那麼胃癌發病率就會下降。亞硝酸鹽是導致腫瘤的第一殺手。不新鮮的蔬菜、醃製的火腿、泡菜都含有這種致癌物。通常條件下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只有過量攝入亞硝酸鹽,體內又缺乏維生素C的情況下,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如果吃的過咸,會破壞胃黏膜,促使硝酸鹽還原成亞硝酸鹽。

不要過細。現代人吃的糧食過於精細,使得纖維素的攝入量大大降低。纖維素能吸附大量水分,促進腸蠕動,加快糞便的排泄,使致癌物質在腸道內的停留時間縮短,對腸道的不良刺激減少,從而可以預防腸癌發生。粗糧、麥片、芹菜、木耳等都是富含纖維素食品。但過量攝入纖維素會影響諸多營養素的吸收,使體力下降,故每天10—30克為宜。

不要過油。調查顯示,如果油、動物蛋白的攝入量增加,大腸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的發病率就會上升。高溫煎炸食物會產生苯並芘、雜環胺類化合物和丙烯酰胺,與婦女肺腺癌可能相關,而水煮及微波爐蒸則不發生。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