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5月19日訊】近日,大連某飯館發生的「女大學生飛踹4歲女童」的事件引發輿論熱議,在完整視頻發放出來後,輿論繼續發酵。
說起來,不過是一件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次衝突。一個4歲女童在飯館內大喊大叫,惹惱了鄰桌的年輕女食客,她便上前去踹了女童的椅子一腳,然後女童的媽媽就上前與年輕女食客扭打到一起,接著勸架的服務員也被裹挾進衝突之中,場面一度失控。
女大學生踹女童(視頻截圖)
事件中的情景之一,小孩在公共場所肆無忌憚地大吵大鬧,這是在中國社會人們熟知的一種現象。別說是小孩吵鬧,一些小孩亂翻別人的包,對路人指指點點,都不鮮見。一般情況下,被騷擾的其他客人或路人看在小孩子的份上,也就忍了。
事件的情景之二,鄰桌的年輕女食客,報導中稱其為女大學生,被激惹後直接就沖女童踹了一腳。這位年輕的女食客沒有像大多數被騷擾的客人一樣,能忍就忍了,而是怒不可遏地用踹女童一腳的方式表達了出來,雖然不多見,但能夠理解。
事件的情景之三,女童母親在自己女兒被踹一腳之後,立即衝上去與年輕女食客扭打成一團,並且服務員介入干預的情況下,場面一度失控。中國父母護犢情急,做出這般舉動,挺常見的。
我不想去評判事件中的是非曲直,這只不過是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生活常見情境之一種。這件事之所以會引起輿論熱議,可能與大多數人對此都有感同身受的代入感有關。事件中有誰無辜嗎?恐怕沒有,哪怕是哪些沉默的被騷擾之後忍了的其他食客。
簡單地說,我們社會的文化欠缺了公德教育的一環。縱容自己的小孩在公共場所騷擾其他人的父母欠缺了起碼的公德教養;沉默的大多數被騷擾的其他人,沒有意識到自己應該譴責或制止騷擾公共場所的行徑;年輕氣盛的女食客怒不可遏地去踹女童,顯然也是缺乏必要的規訓;護犢心切的母親與女食客扭打成一團,並且不顧服務員的勸架,也明顯反映出根本不顧忌這是公共場所的心態和做派。
在公共場所,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給別人添麻煩這是起碼的公共道德修養;作為父母,不僅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也要約束所攜帶兒童的言行不騷擾別人。那些默許或者縱容兒童在公共場所放肆的父母,當然是欠缺了起碼的公德教養。不僅默許和縱容,中國許多父母甚至會鼓勵和指使自己的小孩在公共場所隨地便溺。其實在任何一個城市,任何一個公共場合,都不難看到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指使自己小孩露天隨地便溺,哪怕廁所就在咫尺之遙。我見過最誇張的一例,在某快餐店的門口,一個打扮入時的年輕母親讓自己4、5歲的兒子在店門口衝著外面就直接撒尿,不遮不掩。
幾乎在任何一個中國大陸城市街頭都能看到指使孩子隨地便溺的父母
父母對自己小孩肆意擾亂公共秩序不以為然,而受到騷擾的其他人也同樣缺乏維護公共秩序的公德心。大多數人「成熟」的方式就是容忍、忽視,側身而過,罕有當面譴責、干預的例子。像汽車駛入非機動車道是違反公共交通秩序的行為,但無論是中小城市,還是北上廣這樣的大都市,出現類似情況絕大多數人最多嘟囔幾句,從來就沒有看到過有中國人去幹預、制止這樣的失德行為,反而是見過有外國遊客將自行車橫在違規的車輛前面,告知其不應該佔據非機動車道。
北京街頭一位外國遊客將自行車橫在違規穿行非機動車到的汽車前,要求司機駛出自行車道。
某種意義上說,縱容熊孩子的父母,與沉默容忍被騷擾的路人,其實一體兩面,不認為自己對於公共道德負有責任。即便是有所反應,也不是訴諸維護秩序的動機,而只不過是宣泄憤怒。上前去踹女童的年輕女食客就是如此。她其實算不上最過分的,北京就曾經出現過待停車的青年與推嬰兒車的年輕母親發生口角,因為後者佔據了車位,然後駕駛人就衝上去將嬰兒車裡的嬰兒抱起來直接摜地上的事例。
其實,如果要對這些缺乏公德心的行為人有所反應,應該針對的是他們破壞公共秩序的行為。年輕的女食客首先應該提醒並且告知女童的母親管束好自己的小孩;如果無效則可以要求飯館服務人員來協助維持秩序,而不應該用缺乏教養的方式來暴力相向。
更令人沮喪的是,在這個事件中被年輕女食客踹了一腳的女童,她在缺乏公德心的母親教養下,不難想見她成年後與踹她的年輕女食客其實不會有什麼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