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珍貴的藏書——《卡爾•威特的教育》(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美國哈佛大學的圖書館裡有一本珍貴的藏書——《卡爾•威特的教育》,這本德文原版的藏書堪稱是教育史上的奇書,據說是美國的惟一珍本。這本書於1818年寫成,作者卡爾•威特是一位清貧的牧師,他記述了弱智兒子在14歲以前的成長過程及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方法。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博士賽德茲說:「把一個低智兒童培養成了聞名全德意志的奇才,這是證明《卡爾•威特的教育》一書神奇和偉大的最好例子。」
作者在第二章「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不同」中告誡父母應該從孩子出生那天起就要承擔起教育者的責任。作者在52歲時滿懷喜悅盼望兒子的出生,並給兒子取了和自己相同的名字——卡爾•威特,決心要將兒子培養成優秀的人才。然而孩子出生後,他發現兒子竟然是個癡呆兒,這給他們夫妻帶來極大的苦惱和憂傷,但是短暫的悲傷之後,他們就全身心的投入到培養兒子之中。
在孩子的天生稟賦與後天教育上,法國教育家愛爾維修強調後天教育而忽視孩子天賦的不同,而教育家盧梭則強調命運是由天賦的大小決定的,認為後天環境的作用是次要的。作者雖然傾向於前者的觀點,但是不完贊同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孩子的天賦千差萬別,可是後天的不完全教育,使孩子的稟賦連一半也沒有發揮出來,所以實施可以發揮孩子稟賦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才是最合理的。
他講述了天才教育失敗的原因是父母極度催逼孩子導致的。有些孩子生下來就具有高超的稟賦,但是父母只著眼於天賦,不注重全能的培養,對孩子過於挑剔、要求過高,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壓抑甚至怨恨的心理,使很多天才半途而廢。他的一位牧師朋友看到他的癡呆兒子後,就建議他為了孩子的前途,對孩子採用嚴格的訓練,甚至可以犧牲孩子童年的幸福。但是他立即否定了這位牧師的觀點:「任何的催逼和急功近利的做法只能帶來一種結果,那就是毀了孩子。」另外他也反對另外一種極端做法:聽任孩子的自然發展,父母不再去做任何努力。
作者把人比作瓷器,人在幼兒時期就如同製造瓷器的粘土。一個人的品質如何,主要取決於幼年時期的教育。他認為培養孩子需要足夠的耐心,更需要足夠的智慧,並且堅信幼兒時期的教育足以克服孩子天賦的不足,合理的教育能夠改變一切。他的教育理想是使兒童的潛能達到十成,對兒童的教育必須與兒童的智力曙光同時開始。很多人認為:兒童教育應該從7、8歲開始,早期教育有損於兒童的健康。但是作者面對早產一個月、大腦發育不健全的兒子,雖然傷心著急卻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仍然按照計畫進行早期教育的試驗。
他認為早期教育能夠造就天才。因為根據生物學、生理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人生來就具備一種特殊的能力。不過,這種能力隱秘的潛藏在人體內,表面上看不出來,我們稱這種能力為潛在能力。這種潛在能力就是天才,因此,天才並不是我們平常所認為的那種只有少數人才具有的稟賦,而是人人內心都潛藏著的。教育的理想是能夠使兒童的潛在能力達到十成,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及早挖掘、誘導孩子自由的發揮出這種潛在能力——天才。
作者提醒大家:兒童的潛在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遞減的法則,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就是杜絕這種遞減。要不失時機的給孩子發展潛能的機會,也就是說讓孩子盡早發揮潛在能力,所以作者從兒子出生那天就開始教育。面對別人的懷疑時,他都會自信的說:「我們的小卡爾雖然現在的起點很低,但如果得到了合理的教育,他的潛能一定會充分發揮出來,最終會超過其他的孩子,超過所有人,他一定會成為德國最優秀的人才。」
他為甚麼如此自信呢?因為他知道後天教育有多麼大的力量。孩子從生下來到3歲之前是最為重要的時期,孩子依靠直感具有在一瞬間掌握整體模式的識別能力,可以說具有一種不需要理解或領會的吸收能力。對3歲以前的孩子教育就是「模式教育」,也是「硬灌」時期,一方面是反覆灌輸語言、音樂、文字和圖形等,另一方面是輸入人生的基本準則和態度。俗話說:三歲看到老。孩子3歲時就已經形成了長大後一些基本性格的素質,所以「模式教育」決定了人的一生。(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