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中國內地和香港正式啟動債券交易互聯互通機制。(圖片來源:Fotolia)
【看中國2017年7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7月3日,中國內地和香港正式啟動債券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但暫時只開通「北向通」,即從香港可以購買中國內地的債券。不過,資本市場的反應卻很平淡,但這不是中國央行所關注的事情,其最終目標是中國被納入全球債券指數。
從目前來看,中國金融監管層依然沒有放開資本管制的意願。雖然中國正在推進債券市場開放,但目前只打算開放境內市場,將資金引進中國內地。在5月16日,中國央行與香港金管局發布聯合公告稱,將開展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即「債券通」,初期先開通「北向通」。
7月3日,中國債券通「北向通」正式上線。港交所當日上午9時舉行開通儀式,香港特區新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持儀式,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等港府官員、港交所主席周松崗及行政總裁李小加等出席儀式。
據中國央行在3日收市後公布的統計數據,在債券通開通首日,共有19家報價機構以及70家境外機構達成142宗交易,交易額超過70億元人民幣,其中,買入交易128宗,交易額近49億元人民幣。
綜合媒體報導,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債券通的啟動標誌著內地與香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開啟了新篇章,令境外機構可以通過這一機制進入內地債市。她預期,這將增加境外對內地投資的需求,債券通正是提供了更便捷進入內地市場的窗口,可以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很多獨特優勢,是內地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和橋樑。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債券通的啟動,將增加境外機構配置人民幣資產的需求,內地近年促進境外機構參與內地債市,相信債券通將可吸引更多境外機構參與到內地債市。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由於內地債市未能與國際接軌,內地使用一級託管模式。國際則使用多級託管模式,透明度較高及監管較完善,因此債券通做好風險管理,可能會影響債市的流動性。
雖然香港為債券通舉行了高規格的啟動儀式,但中國內地債券價格前市大多持平。有在上海的債券交易員稱,香港的啟動儀式肯定是觥籌交錯氣氛熱烈,但在上海一切照舊,沒有一點兒感覺。
此前,境外投資者主要有四條途徑進入境內債券市場: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三類機構(境外央行、人民幣結算行、人民幣參加行)和中國央行相關文件規則下的金融機構直接進入內地銀行間債券市場。
在匯率風險對沖方面,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師陳健恆指出,目前尚未放開「北向通」投資者進入境內外匯衍生品市場,所以投資者雖然可以用在岸人民幣匯率(CNY)換匯,但風險對沖仍需要在離岸市場完成,對沖成本因此會明顯高於在岸市場。
「債券通」和目前已在香港、上海和深圳之間運轉的股票互聯互通機制「滬港通」和「深港通」有相似之處,這也是中國央行最終的目標,它很可能會有助於中國被納入全球債券指數。中國A股上月獲准進入MSCI的旗艦新興市場指數,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滬港通」和「深港通」的出現。跟蹤該指數的基金估計有1.6萬億美元。
分析師們預計,大型債券指數提供商會在下半年考慮這個問題。果真如此的話,跟蹤這些基準指數的數千億美元資金,將不得不開始將部分資金投向中國內地市場。
在中國內地的分析師們則更為樂觀,他們普遍預計,「北向通」的推出將給中國帶來一定的資本淨流入。落地初期資本流入趨勢平緩,隨後規模將逐步擴大,預計未來五年外資流入人民幣債市的規模或達7,000-8,00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