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研究機構發報告稱,另有20%的「錢」不在M2的統計範疇內。(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7年7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防控金融風險被中共當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監管部門也在不斷應對金融風險和資本外逃。截至6月底,中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已經到達163.13萬億元人民幣。官方研究機構發報告稱,另有20%的「錢」不在M2的統計範疇內,造成各社會階層財富洗牌。
金融系統是一個資金流動的體系,所以「錢從哪兒來、又到哪裡去」?這是所有人都在討論和關注的一個話題。近幾年,中國金融產品日趨豐富,結構日益複雜,出現了剛性兌付、網際網路金融跑路、多層嵌套、槓桿疊加等種種亂象。
7月25日下午,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浙商銀行發布《錢去哪了:大資管框架下的資金流向和機制》報告,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峰及其研究團隊創設了一個新的宏觀金融指標——信用總量,詳細闡述了中國金融系統資金流向之來龍去脈。
所謂信用總量,在金融部門的資產方,這一指標涵蓋金融部門為包括政府、企業、居民在內的整個非金融部門創造的債務融資工具;在金融部門的負債方,這一指標則對應著銀行的負債,也對應著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為資產業務融資而發行的各種契約型或者准契約型金融工具。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高佔軍認為,信用總量的指標比央行公布的社會融資總量指標可能會更全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後者並不包含政府部門的融資情況。
該報告顯示,M2早已不能反映中國「錢」的全部規模了。2009年信用總量只有M2的88%,到了2016年,信用總量已相當於M2的1.2倍,即有20%的「錢」不在M2的統計範疇內。
截至2016年底,中國M2為15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按照該報告估算,共有超過180萬億元在中國全社會流動著。
「錢」從哪兒來?
報告作者之一的殷劍鋒表示,「錢」還是主要來自銀行。
報告分析了銀行信用創造的各個渠道發現,一方面,作為傳統銀行業務,銀行信貸規模佔整個銀行信用創造的比重下降;但另一方面,隨著銀行非信貸業務的發展,傳統信貸之外的信用創造活動成為銀行資產業務增長的動力。
「錢」去哪兒了?
報告顯示,政府部門為36.8萬億元,佔比約20%,較2009年上升5個百分點;非金融企業為110.8萬億元,佔比從2009年的71%下降到2016年的61%;居民部門為34.3萬億元,佔比從2009年的15%上升到2016年的19%。
雖然企業仍然是資金流向佔比最高,但危機是「錢」更多地流到了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包括與此直接相關的房地產企業貸款、個人按揭貸款和與此間接相關的基建項目等。
報告估算,在目前非銀行金融機構給實體部門提供的25萬億元資金中,至少有30%,即8萬億元左右與地方政府基建和房地產項目相關;除了非銀行金融機構資金偏好基建房地產,傳統的銀行信貸資金運用也是如此,總的敞口近80萬億元,佔銀行資產規模的40%。
中國各階層民眾的財富正在洗牌,判斷居民部門風險的一個指標是居民部門負債與勞動者報酬之比,2016年中國這一指標已經達到90%。中國居民部門的可支配收入只佔國民可支配收入的60%,低於美國的70%。報告稱,所有收入和財產分配的指標,其含義只有一個:負債向收入中低端家庭累積,資產向收入中高端家庭積累。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報告測算,2011年至2016年,中國平均每年通過私人銀行業務流出的資金規模約為340億美元。以香港為例,中國大陸居民通過理財業務,在香港進行資金配置的主要方式有高端保險、投資銀行以及私人銀行業務等。
7月26日,據《財新網》報導,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表示,中國統計在案及未統計的資本外逃的規模仍不容小覷。
余永定認為,資產外逃是指未經批准的、違法違規的資產外流。資本外逃同資本外流的最主要區別在於它的不合法性。某些資本的流出雖然經過合法手續,但目的是洗錢、鯨吞國有資產,因而實際上也是資本外逃。
近年來,中國金融系統內的風險越來越高,中共當局多次發聲「要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最主要的風險點就是房地產泡沫、地方政府及相關聯的國有企業的債務,疊加資本外逃的問題,正是中國金融系統亂象叢生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