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思想遠播世界各地。圖為1687年巴黎發行的《孔子生活與成就》一書,Prospero Intorcetta著。(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論語・憲問》中記載,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譯文:拿恩惠來回報怨恨,怎麼樣?)孔子反問道:「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譯文:那麼拿什麼來回答恩惠呢?應該以正直來對待仇怨,以恩惠去回報恩德。)
「以德報怨」乃天下至聖,如釋迦、耶穌、老子之思想境界方可達到,非凡夫俗子所能企及。而孔子極力提倡的面對怨憤冤屈,出以公平,報以正直,正是有德之人--君子之所為。孔子還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篇》)以孔子之見,人保有正直之信,常作是非之辨,排除險陂之念、詐偽之行、誕欺之語,遂得以安身立命、頤養天年。至於背離正直為人準則的生存,不過是僥倖罷了。可見,正直也是中華傳統道德的重要因素。
儘管歷史上很多賢達名士因正直付出了代價,然而,襟懷坦蕩、心地磊落畢竟是絕大多數人嚮往、願意遵從和努力追求的道德理想,業已成為文化傳統,薪火承傳,永世不息。
君子懷德,恆久莫變。也許,平平淡淡地懷抱一顆方正之心並不太難,難的是在貧困潦倒、顛沛流離的境地以德潤身;難的是在生死存亡、危在旦夕的關鍵時刻守正不撓。譬如面對政治的強大壓力,面對無辜的迫害,必得捨棄一己私利,克服一己好惡,執正義而忍辱,秉和善而不曲,要達到這樣的道德要求,何其難哉!
惟其難,方顯君子人格的高潔。惟其難,方見君子風骨的挺拔。若能夠「臨大節而不可奪」、以大善大忍面對威脅與逼迫,熔鑄光風霽月、松柏後雕的人格風範,其境界已非聖賢君子之所及,令人思之心悅誠服,盪氣迴腸。
有道是:「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為與不為,都是一種人生、一種抉擇。君子臨事,必置於心靈的天秤稱出是非曲直、善惡美醜,稱出「為」或「不為」。為與不為的價值標準,正是有德之人與無德之人在精神境界上的分別。正派為人,公道處世,應當成為一切有德之人所共同遵循的生存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