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8月16日訊】8月15日,中國央行公布2017年7月金融統計數據:7月M2增速由6月的9.4%繼續降至9.2%,再創歷史新低;新增社融1.2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多增7,415億;當月金融機構貸款增加8,255億,同比多增3,619億。
然而,8月14日,中國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7月主要經濟數據全線放緩。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6.4%,不及預期;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0.4%,增速大幅下降;前7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8.3%,民間投資增6.9%,不及預期;7月房地產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重返下降趨勢,創歷史新低。
通常來說,廣義貨幣擴張領先於總需求增長,而在供給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總需求的變化又早於通脹。而值得注意的是,7月M2增速創歷史新低,這種情況下,一般會認為總需求降低,和7月經濟數據增速全線放緩相呼應;社會融資大幅升高,又會表明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強勁,所以這兩個經濟數據背離的情況下,中國實體經濟現在究竟又處於一個什麼樣的狀況?
7月的社融總量同比多增7,415億,社融餘額增速回升至13.2%,7月新增貸款同比多增3,619億,貸款增速回升至13.2%,無論社融還是貸款增速均在7月回升,與7月全面走弱的經濟數據存在背離。
海通宏觀姜超認為,有三種可能解釋「社融走勢和經濟背離的原因」,這背後的可能原因之一是社融數據不包含政府融資,但7月的政府債券淨髮行高達9,260億,同比多增4,300億,政府加社會融資增速同樣在7月份有所回升。
另一個解釋是融資對經濟存在領先性,通常領先一到兩個季度,因而當前的融資回升要過一到兩個季度才會經濟產生影響。
還有一個解釋是融資存在結構問題,短期融資對經濟作用不大,真正對經濟增長有影響的是中長期融資,而7月的居民和企業中長期融資增速均未上升,這也可以解釋7月經濟的再度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