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柿子味甘、澀,性寒,歸肺經。《本草綱目》中記載「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
柿子有三寶,中醫研究認為,柿蒂、柿霜、柿葉均可入藥,三者在治病上各有奇效。
柿果味甘澀、性寒、無毒;柿蒂味澀,性平,入肺、脾、胃、大腸經;有清熱去燥、潤肺化痰、軟堅、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能,可以緩解大便乾結、痔瘡疼痛或出血、乾咳、喉痛、高血壓等症狀。
柿蒂,性溫、味苦澀,能下氣降逆,噯氣等有奇效。柿蒂是降逆氣、止嘔吐的常用藥。降氣止呃,用柿蒂30克、丁香15克、生薑10克,煎湯送服,每日2次,可迅速見效。
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動脈硬化、內外痔瘡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如果用柿葉煎服或沖開水當茶飲,也有促進人體新陳代謝、降低血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及鎮咳化痰的作用。可以補虛、解酒、止咳、利腸、除熱、止血,還可充飢。
柿葉具有止血作用,有助於降低血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柿葉具有止血作用,能顯著增強毛細血管彈性,降低血壓,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肺結核咯血、功能性子宮出血、外傷出血、紫癜等。
用柿葉3克~10克,煎湯內服,每日2次,亦可研面外用。青嫩柿葉晒乾,研成細末,取50克與凡士林50克混合調勻,臨睡時搽患處,晨起洗去,一般連續搽15天,黃褐斑就開始消退。
取秋季柿葉晒乾,研細內服,每次5克,重病者10克,每日3次。治療胃潰瘍出血、肺結核出血、支氣管擴張咯血均有效。
買回來的柿餅往往有許多白色的粉末附著在表面上,這就是柿霜。柿霜含甘露醇、葡萄糖等,能清熱、消炎。將柿霜溶化,倒入模具中製成柿霜餅,其性味甘、涼,有清熱、潤燥、化痰的功效,可治肺熱、燥咳、咽乾喉痛、口舌生瘡、吐血咯血等症。
口舌生瘡用此外敷效果特佳。取柿霜、硼砂、天冬、麥冬各6克,元參3克,烏梅肉1.5克共為細末,煉蜜為丸入口中含化,治療咽喉嗽痛效果顯著。
柿餅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等功效。
療方精選
1、治寒瀉、水瀉:柿餅2個,放飯上蒸熟食。
2、治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乾咳、咽痛:柿餅3個(去蒂),清水和冰糖適量,蒸至柿餅綿軟後食用。
3、治乾咳咯血、久痢便血、小便帶血:柿餅3個去蒂切小塊,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
4、治泌尿道感染、血尿:柿餅2個,燈心草6克,同煮湯,加白砂糖調味飲用,每日2次。
5、治小兒百日咳:柿餅1枚,去皮生薑4克,先將柿餅橫切成兩半,生薑切碎夾在柿餅內,以文火焙熟,去薑吃柿餅或用柿餅15克,羅漢果1個,水煎服,每日2~3次。
6、柿餅3個焙焦研末,沖開水服下,亦治吐血咳血。
7、柿餅焙焦研末,每服1.5克,一日三次,開水送服,治消化道潰瘍出血。
8、柿蒂5個,燒炭存性研末,用黃酒沖服,治血崩(忌食辣椒、酒等)。
9、柿餅燒炭存性研末,每次6克,用陳米湯送服,治血淋(尿血)。
10、柿蒂6個,水煎服,一日兩次,治呃逆或頑固性呃逆,若加地榆炭15克,同煎服,治痔瘡出血。
11、柿蒂燒成炭研末,成人每次服2克(小兒減半),一日3次,開水送服,治泄瀉腹痛。
12、柿蒂焙乾研末,搽患處,治小兒臍中流水。
13、鮮柿葉燒炭存性和川椒,共研細末,搽患處,治瘡。
14、柿餅粥:柿餅2~3個去蒂切小塊,大米100克,同煮粥,用冰糖或白糖調味食用。有健脾潤肺,澀腸止血作用,適用於體虛吐血、乾咳咯血、久痢便血、小便帶血、痔瘡下血等出血症。有胃寒病的老人忌服;忌與螃蟹同食。
15、冰糖蒸柿餅:柿餅3個(去蒂),清水和冰糖適量,蒸至柿餅綿軟後食用。有潤肺、化痰、止血作用。適用於高血壓、痔瘡出血、慢性支氣管炎乾咳、咽痛等症。
16、燈心柿餅湯:柿餅2個、燈心6克,同煮湯,加白糖調味食用。有清熱止血,利尿通淋作用。適用於尿道炎、膀胱炎、小便黃赤短少、排尿不暢、尿道刺痛、血尿等症。
17、柿葉3克、花生衣少許,研末,用溫開水送服,連服兩個月,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18、柿餅一兩個,搗成泥狀,每次10克,開水送服,或蒸熟連食數日,治反胃嘔吐。脾胃消化功能正常的人適合食用。
19、每天中等大小1個(約100克),治高血壓、咳嗽痰多、口乾吐血、痔瘡出血、肺癆咳嗽日久不癒等。
20、棗柿餅:軟紅柿子肉100g、紅棗30g、白麵粉200g、植物油少許。紅棗洗淨去核。將柿肉、紅棗碾爛,與麵粉混勻,加清水適量,製成小餅。用植物油將小餅烙熟即可。可作早、晚餐食用,1 週1~2次。
作用: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潤肺通便,用於輔治肝陰不足導致的耳鳴、耳聾、口苦目眩、食少、倦怠、乏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