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10月9日訊】北京公布了未來20年的總體規劃,其中將圍繞2020年,2035年和2050年三個目標,重點治理大城市病。其中規劃給北京劃定了三條重要的紅線。
首先,就是人口,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中心城區的人口控制在1,085萬。北京去年的統計常住人口2,172萬,也就是說這5年增加的空間極小,而且基本都得用在遠郊區縣上,從中心城區人口來看,其實已經超標了,所以我們提出的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未來北京的人口一定是從中心向遠郊疏解,從北京向河北疏解的過程。其實這個轉變可能已經發生了,只是還不明顯,數據顯示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只增加了2.4萬,這和前幾年動輒幾十萬的人口流入相比,已經踩了一腳急剎車。很多人預計2017年,可能北京人口就將徹底負增長。
其次,是生態控制線。到2020年,北京市生態控制區面積佔市域面積的比例要達到73%,到2035年提高到75%。202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的水耗、能耗、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分別降低15%、17%和20.5%。
第三條紅線是城市開發邊界。規劃提出,要實現全市城鄉建設用地總量、中心城區城鄉建設用地、平原地區開發強度的「三下降」。到2020年,全市城鄉建設用地規模將由2015年的2,921平方公里減到2,860平方公里,2035年減到2,760平方公里。而中心城區則分別是910平方公里、860平方公里和818平方公里。很多人看到這,以為是又沒地方蓋房子了,不是這麼回事,之前的規劃是住宅建設用地供給增加的,而這裡說的城鄉建設用地規模,指的是北京不能再繼續攤大餅了。要控制北京的城市規模。
都說樓市遠期看人口,中期看金融,短期看供需,人口肯定是大趨勢,那麼現在問題的關鍵是,人口能不能離開大城市。很多人之前都說過,不能!確實,在全世界人口離開大城市都是個難題,我們以房控人控制了這麼多年,一線城市的房價都上天了,人也沒有控制住。還有人舉例大阪和東京的例子,說希望把東京的人口分流到大阪去,結果高鐵修通,大阪的人口反而流向了東京。這些都沒錯,這些論據起碼都說明瞭一點,讓人離開產業,離開福利聚集地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還是抱著只往外轟人,或者用標準卡人的態度,那麼疏解人口的政策最後一定會失敗。
那麼就不要疏解人口了嗎?顯然不是,北京和上海這樣的超級大都市確實太擁擠了,大城市人太多,必然形成虹吸效應,讓年輕人口都往這跑,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中國城市發展失衡,特別是在北方尤為明顯,北京在華北中間,讓其他城市根本就發展不起來,有點好東西就都往北京流動。人才會走,產業也往北京跑。其他城市發展越來越困難。那邊還吃不飽飯,這邊要環保要生態,所以京津冀發展水平差的太多,根本就無法同步。這種發展水平的差距必須要通過人口回流解決,否則根本無解。
剛才也說了,人口是不可能離開產業,不可能離開就業機會的。而大城市就代表了就業機會,代表了產業集中區域,更代表了社會福利,所以這時候就給我們提醒,人口是沒辦法離開北京的,你要讓他離開,必須先讓產業離開。疏解人口,必然是要把產業搬離北京,把福利疏解出去。把就業機會放到北京周邊區,這樣人口才能疏解。
所以我們看到,在疏解人口前面,現在加上了一個疏解非首都功能,也就是要把北京的蛋糕切出一塊放到河北去,這就需要有勇氣和魄力了,這就好比讓你往外捐東西,找些廢舊的衣服,一點都不費勁。但真讓你拿好東西,就有點心裏打鼓了,挑來撿去哪個都是寶。而且這不光是北京市的問題,還涉及中央機構和各大部委的問題,所以調動起來很難,割舍利益更難。把央行搬到河北去,整個金融街就都會跟過去,金融機構也全都會過去。但問題是這事央行肯定不干。同樣道理,國資委搬到河北,二環一圈的央企總部也就都搬過去了,但國資委也肯定不干。所以真正的難點就在這。到底給河北什麼東西,光拆幾個批發市場是遠遠不夠的,你的消費人群沒有離開,做生意的人也就不會根本離開。要想真正的疏解人口,我們需要更多的看到首鋼搬到曹妃甸的案例,搬走一個首鋼就帶動了幾萬人離開。但即使這個案例,我們也難言成功,甚至問題很大,首鋼到曹妃甸後,連續4年虧損,也是元氣大傷。而且曹妃甸的配套根本上不來,讓首鋼員工也是怨聲載道,有的不得不為了生活往返於北京和曹妃甸之間。這些人其實也並未真的離開。
綜合來看,我們要讓人口離開大城市,光把目光盯在人的身上是肯定不夠的,我們需要讓整個產業遷移,甚至讓整個生活福利整體遷移。這真得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和魄力。下一步就要仔細思考,到底北京該拿點什麼放到河北去。是CBD還是中關村,又或者是學院路,還是金融街?如果都捨不得,那這事估計就真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