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路)
【看中國2017年10月25日訊】這幾天「陪孩子寫作業」上了熱門,爸爸媽媽紛紛吐槽。有的媽媽每天定時咆哮,鄰居還以為在鬧離婚,有的爸爸陪寫幾年積勞成疾,急成了心梗......真是家家都有本難寫的作業,在廣大家長群體中激起了強烈共鳴。
從積極的一面來說,如今的家長比過去要上心多了。以前的孩子主要放養,一是孩子多家長太忙,二是「起跑線」意識也遠不如當今濃厚。
但從消極的一面來說,如今的學校「減負」大撒把,把太多的責任推給家長了,早早放學回家寫作業,還特意要求家長簽字判卷,認領主體責任。以前呢,園丁真是園丁,正如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老師都在判作業......作業這件事主要靠老師抓,晚自習盯著寫,寫不完罰站打手心,那時候家長不得心梗,但是老師每天急火攻心。
當然,情況變了沒辦法,一方面家長願意多操心,一方面學校不讓體罰,老師也沒辦法,要保證學業,只能靠齊抓共管。
但是有些學校做得太過,常常佈置明顯超出孩子能力的家庭作業,一二年級就要弄PPT,擺明瞭就是給家長出難題。譬如幾天前清華附小的什麼「大數據分析蘇軾」,一看就是高科技行業父母的手筆......家校合力,都在做著拔苗助長的事情,同時也滿足了雙方的虛榮心,讓普通校的家長壓力更大而已。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下發「中小學減負意見」,明確提出「不得將家庭作業變成家長作業」、「一二年級不佈置書面家庭作業」、「推行作業免檢、每週無作業日」等,為學生和家長雙減負。
應該說這個意見和熱門話題只是巧合,實際上全國範圍內都在推行「減負」,但是像江蘇省這樣說得比較細的,算是補上了一些早期「減負」的BUG。
一些較早推行減負的省市,已經出現很多花式應對,譬如學校減負、家庭增負,實際上成了轉移責任。有的學校減負之後閑的發慌,就搞些PPT之類的花花腸子,讓家長焦頭爛額。更有甚者,校內減負、校外增負,早早下班的老師開輔導班、做私教撈外快,甚至有的地方出現「課上不講、課外班才講」的惡劣情形......亂象頻出,以至於很多家長都對「減負」政策產生了牴觸。
在高考競爭依然激烈的背景下,中小學談「減負」是不太現實的。只有高考指揮棒先轉向,中小學教育才能跟著掉頭,譬如成為像美國那樣綜合考察、自主招生的模式,否則只能堤內損失堤外補,傻子才真的讓孩子減負。
如今在國內只有985/211才是唯一出路,別的學歷那都等於失業證明。出國留學也得拼成績,如今海歸都得常青籐才好使,野雞大學沒法再糊弄了。所以,無論走哪一條路,起跑線上都是不敢輕易放鬆的。
所以根子不在中小學這裡,建議教育部門別輕言對中小學減負,更別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強行「減負」,那只能成為變相加負,把本該屬於義務教育的責任往社會輔導班上推,「學而思」等培訓機構都虎視眈眈地盯著呢,教育局一減負,就是人家的大蛋糕,價格立馬扶搖直上......只可憐家長又得破費了,義務教育搞半天,比私立學校還貴。
要想減負,盯著中小學沒用,必須解決出路問題,把重點放在高校招生改革上,放在就業市場的拓寬上。譬如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就是簡單直接,創造就業,但凡來個外國土豪談合作,第一個要求就是多少萬工作機會......努力到這個份上,也就省得像我們這樣號召大學生「創業」賣煎餅了。
不抓根本抓末梢,不光行不通,也很難獲得群眾理解。
家長該不該著急上火,他們看的是大學含金量,看的是就業市場,能看到什麼呢?——非985/211的普通大學畢業生,被諸多大企業輪著調戲,家長怎能不心驚肉跳?不玩命考名校能行嗎?
就業市場,像樣的機會根本沒多少,考公務員擠破頭、大企業只要名校生、學醫被人砍、讀研讀博嫁不出去……家長怎能不緊張?他們能做的,也就只有吼作業了。如果教育局再把作業一砍,那就只能逼著上課外班了,不然怎樣?減負下來的時間玩王者榮耀麼?
教育問題,實際是社會問題。就業市場不光要拓寬渠道,還要改善結構、縮小收入差距。
從總量來說,我國的就業機會不少,但是,好的機會那是真好,學編程、學金融的,畢業就拿好幾萬,而更多的職業則毫無保障,幾千塊不夠租房,還不給上保險……不同行業的差距太大了。
而邁入發達經濟體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行業間和行業內收入差距的縮小,讓普通勞動者更有尊嚴,讓高管階層也不那麼牛哄哄。一個分配相對均衡的社會,民眾的心態才能平穩,陪寫作業才不那麼要命。
目前的任務,不是讓青年有個坑就行,而是要讓所有的坑都變成好坑,上不上名校都能找到工作,有起碼的保障、有到位的收入,中小學減負問題即可不藥而癒。這是國家層面應該考慮的事,但是千萬別再忽悠大學生「創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