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7年11月23日訊】沒啥可掩飾的,很直白的說吧:東北經濟至今沒有任何好轉跡象,未來也不可能有任何好轉的希望。以國有重工業為基礎的地區,想要往前走,唯一的道理就是走向精細化之路。煤炭工業的精細化生產,就是將煤礦中的20多種礦元素全部分解提純出來,而不是我們現在這樣燒成一坨渣,浪費寶貴的煤礦資源;鋼鐵的精細化,當然是生產與加工特種鋼材,今天中國的高檔汽車用彈簧鋼幾乎全部依賴進口,這簡直是奇恥大辱。至於將加工精度提升到千分之一毫米,萬分之一毫米,這種事中國的重工業連想都沒想過,同一批次的螺絲與螺母相互扣合不上的事,在中國恨不得算是常態,所以稍微精細一點的汽車零部件,中國就需要從日本德國進口。明明重工業有著簡直是無窮無盡的進步空間,一個簡單的「精細化」生產,就足夠東北再奮鬥兩個世紀,然後東北竟然號稱自己走到了重工業的極致,沒有了發展空間,然後心安理得地衰落了下去,這簡直是豈有此理!
好吧,現在回頭來看哈爾濱。作為黑龍江的省會,哈爾濱的財政也早已處於入不敷出,高度依賴中央補貼的狀態。2005年,源於哈爾濱的全口徑財政收入(包含上繳給中央的部分)165億,當年度財政支出164億。這意味著中央將從哈爾濱收繳上來的稅費全部以轉移支付方式還給哈爾濱之後,哈爾濱能夠實現收支基本相抵,不至於再從富裕地區要錢。然而,2005年是哈爾濱能夠實現收支平衡的最後一年。2006年哈爾濱全口徑財政收入192億,支出195億,缺口3億;2010年全口徑收入410億,支出453億,缺口43億;2016年全口徑收入681億,支出877億,缺口196億。哈爾濱這種日益龐大的財政缺口,當然需要中央從東南富裕省份收取更多的稅,拿來轉移支付給哈爾濱,以填補虧空。2017年前三季度哈爾濱的全口徑財政收入同比增幅6.3%,然而支出增幅高達11%,收入增幅比不上支出增幅,這當然意味著今年哈爾濱的財政缺口將會加大,從富裕省份吸血吊命的依賴程度在加深。
東北名城——人稱「東方巴黎」的哈爾濱市鳥瞰(網路圖片)
今年前三季度,哈爾濱的財政支出增幅最快的分項分別為:社保與就業支出增長22.9%;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即政務開支)15.2%;住房保障支出14.1%;公共安全支出13.4%。新增支出基本上都花在了窮人和政權維持方面。
在實體經濟方面,截止今年三季度,哈爾濱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39個,其中虧損企業308個,虧損面高達23%;而2016年底哈爾濱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虧損面也就是16%(220/1351)。今年以來,由於供給側改革帶來的原材料價格飆漲,事實上給以各類礦產粗加工為主業的哈爾濱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壓力,這種成本壓力又無法向產業下游傳導,其結果就是哈爾濱的企業虧損面出現了顯著上升。與此同時,哈爾濱的國有產業體系已經很難繼續維持了,龐大的國企體系必須要裁員了。2015年哈爾濱的國有單位總就業人數133萬,2016年下降到130萬,到今年三季度已經下降到了124萬人。不知道這些人在失業後去了哪裡,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定是哈爾濱財政今年的社會保障類支出大增的原因。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從2012年以來,哈爾濱的國有單位職工人數一直都在持續下降,2012年的數據為138萬,對比今年3季度的124萬,已經減少了14萬人。與此同時,哈爾濱的總就業人數(包含全部國有及私營單位)同樣也在下降之中,從2012年的560萬下降到了2016年底的506萬,減少了足足54萬。在月度數據中沒有總就業人數的統計,所以我們還不知道今年前三季度哈爾濱的整體就業萎縮情況,但至少我們可以確認一件事:國字號單位人員失業之後,是不可能在就業同樣萎縮的私營企業找到活干的。
在這樣的背景下,毫無徵兆的,哈爾濱的地產市場突然就爆發了。2015年和2016年,哈爾濱的樓市一直維持著平靜,均價就在6000塊左右。然而2017年的前三季度,哈爾濱的房價直接飆升到9000以上,整體漲幅超過5成。我不知道應該怎麼形容這種事情的荒謬性。當一個城市的財政為了養活越來越多的窮人而焦頭爛額,當一個城市近四分之一的企業陷入虧損之中不可自拔,當一個城市的失業人群在數以十萬計的持續上升,這個城市不好好的反省,對重工業走向精細化毫無興趣,卻興致勃勃的開始了全民炒樓!
對這種荒謬到極致的事,筆者唯有呵呵以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