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意味著什麼?(Pixabay)
【看中國2018年1月29日訊】大家好,我是一名養老行業的老兵,從事養老服務管理已經31年了。
我從1986年開始籌備和管理北京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和北京市第五社會福利院,2006年我退休進入了民營的養老企業。2006年我籌建了壽山福海養老服務中心和樂成養老旗下的多個恭和苑,並一直參與管理到現在。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在我在這31年多的和老人打交道的時間裏,關於服務管理的一些體會和感受。
老了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的身心靈都在發生變化。我們的心理髮生變化是因為我們老了,中樞神經和周圍神經都會發生變化。腦細胞減少了,腦萎縮了,容積也變少了。我們的血流量也比青壯年減少了1/5,所以腦功能下降了。
我們會面對各類人格心理的老年人,富有愛心是不夠的。對老年人養易,敬不易,使老年人舒服更不易。只有我們瞭解了老年心理特點、行為的由來,讀懂老年人,能夠真正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首先在認知功能方面,老年人表現的最突出、最常見的就是記憶力減退。記憶力分為遠期記憶、近期記憶,所以我們在評估老年人的時候常常會測近期記憶、即時記憶。因為老年人的即時記憶減弱了,所以他剛剛做過的事和說過的話可能就忘了,就會嘮叨。
我媽媽今年92歲,我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她都會反覆說,你上班去呀。我說是的。我穿完衣服,我說我要走了。她又說,你上班去呀。我說是的。我永遠都是像她第一次問我那樣去回答她。因為她已經忘了她剛剛問過我。
在認知功能方面,老年人會恢復到兒童時期那樣,憑直覺去思考,而減少了用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去判斷事物。所以有時候會顯得有點不大懂道理,或者是不講理。
記得有一年的除夕晚上,有一位老人不見了,我們上上下下都在找,通知了家屬,甚至報了派出所。這個年大家沒過好,因為丟了老人是養老機構的事故。第二天清晨我們在養老院頂層的電梯間,發現他蹲在那,大家很著急,噓寒問暖的,他卻樂著說,「嘿嘿,我就希望你們這樣」。
原來這位老年人是一個抗日的老紅軍,是個老幹部。我想,他年輕的時候享受了太多的前呼後擁,老了後逐漸沒了這種感覺。怎麼辦?於是,他就想了這樣的辦法讓大家都去找他,去關注他。我們一個除夕晚上沒過好,他反而特別享受。
但是,老年人畢竟不是孩子,遇事我們要引導他們進行邏輯推理的思維,雖然他們這個方面能力減弱了,卻沒有消失。
所以遇到任何事情,對老年人來說,我們一定要慢慢地講清楚事情的由來和結果。但是一定不要複雜化,要是兜好多圈子他反倒不明白了。還不能急於地求成,要給老年人留下思考的時間。
有一年我們要給老年人換地板,過去所謂的防滑磚是不防滑的,容易摔倒。這項工作我們花了好長時間。我們先告訴老人,為了不摔跤,我們要換地板。老人反應特別大,有的堅決不換。
對老人們的反應,我們總結出兩個原因。一是老人已經把這當家了,瓶瓶罐罐都搬來了,要換地板就肯定要把東西都弄出去,鋪完地板還要再搬進來,老人嫌麻煩,怕影響他的生活。二是老人說這個地膠一定有味兒有毒,所以我們怎麼說都不同意。
這項工作本來是個好事,但是推不動。那怎麼辦呢,我們最後沒辦法,就使用了老年人常常靠直覺思維的特點來說服。
我們選了兩位願意的老人,花了一天工夫,把東西搬出來,鋪上新地板,再把東西搬進去,收拾乾淨。傍晚的時候我們請其他老人去看,老人們就互相嘀咕,「這房間煥然一新啊,地板好看也沒有味兒」。這樣,終於解決了問題。
我們都知道老年人的體力、視力、聽力都在下降,對外面的事物接觸也不好,判斷不那麼敏銳了,處事的應對能力在減弱。所以老年人特別地脆弱。脆弱使得老年人不得不採取防禦性的態度來對待他周圍的人和事。所以老年人的另一個特點是「猜疑」。
我記得有一位孤老,她是新加坡歸僑。一天她跟我說,院長,我的錢丟了,一定是護理員給我拿走了。她著急,我們幾個人就上她屋裡去幫她找。為了不產生誤會,所以我們一般都倆人以上去找。
我們當著老人的面,把她所有能打開的櫃子都找了,沒有。最後就剩一個帶鎖的床頭櫃抽屜。我們就說奶奶,您把這個床頭櫃打開嘛。奶奶說這個不用打開,我找過了。但最後只有這個抽屜了,為了錢,她不得以打開了。
抽屜打開以後,抽屜底下壓了一個包,外頭用報紙包著,報紙打開,裡面是一個扁盒子,扁盒子打開,裡面又有一個牛皮紙包,牛皮紙打開裡面有一隻牛皮紙的信封。我們試探著打開,兩手指拎出了幾張新加坡幣,「奶奶,是這個嗎?」終於找到了。
我們不能怪老人,老年人的特點就是記性不好。他們放得非常地緊密,不讓別人找,還猜疑別人。在養老機構裡,我們為了減少老年人的猜疑,說話辦事都應該注意內容、方式、場合,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老年人的一旦有猜疑,必須及時解決,不要過夜。對待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是這樣,對待家裡的老人也是這樣。如果你發現你的媽媽爸爸或者爺爺奶奶今天情緒不對,你一定要及時解決。過夜它就會發酵,因為他們會琢磨這些事,一旦想偏了,就很難解決它。
有時候解決這樣的問題不一定靠自己,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比如老人之間,或者是家屬一起幫你解決。我記得有一個老奶奶她跟我說,院長,我的浴液少了那麼多,肯定是你們護理員拿的。
這怎麼辦?
在和老人們聊天時,我說,我今天碰到一件頭疼的事,誰誰說她那浴液變少了,說護理員偷了。我話還沒落音呢,有一位阿姨就說話了,這兩天她家女兒老來洗澡,能不少嗎?原來是這樣,那怎麼辦呢?阿姨說:「院長您放心,這事交給我了,她老糊塗了。」這樣的事只能由老人去解釋最好。
要解除老年人的一些猜疑,我們首先教育我們的員工遵守「八不准」紀律。八不准其中有兩條是不吃老人東西,不索取老人錢財,這是我們要求員工必須做到的。
老人家們有時候會拿一些水果,說吃不完,小張小李你們幫忙給吃了吧。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壞了扔掉,我們也不能吃。讓老人相信我們這個團隊是可以相信的。
因為老年人的能力在下降,老年人受不了打擊,不能接受挫折和悲傷,所以他常常迴避一些刺激。他們不喜歡談可怕的事或者傷心的事,或者看打鬥死亡的片子。喜歡看輕喜劇,平時講講可笑、好玩的事來適應自己的心理和情緒。
因此我們的活動都是愉悅的、開心的,應儘可能地要封鎖不良的消息,不應該要求他們去面對些可怕的事。要深入瞭解每個老年人的背景,避免觸及他的痛處。
我們現在服務的對象大多是20後、30後的老年人,他們經歷過抗日戰爭、國共內戰,「三反五反」、自然災害,以及「文化大革命」。前幾天我跟一個同行的老朋友聊天,她說她到一個養老院去,老人們天天唱紅歌,唱得很高興,但是有兩位老年人就不太唱,不那麼高興。
所以,所有的活動不能千篇一律,每位老人的背景、經歷不同,要畫出他們的時間軸,瞭解各自的喜好和憎惡。其實「文化大革命」對很多老人是有刺激的,這兩個老人一定是在「文化大革命」有一點難受的,所以他不願意唱紅歌。對待老年人服務要注意個性化,哪些可以說,可以做;哪些不可以說,不可以做。
記得有一位阿姨,最開始是她大兒子帶著她來看房間的,付了錢又看了好幾次。當她來住的時候,她的小兒子告訴我,我的哥哥最近出車禍走了。所以我們院裡上上下下在她面前都不提孩子的事。
可是在志願者服務的時候我們忽略了這件事。志願者與她聊天時談起孩子的事,使她痛哭流涕,非常傷心。我們吸取教訓,志願者服務前的培訓一定要有禁忌事項。
由於脆弱,老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在降低。我記得一位奶奶,她生活能自理,也是老幹部。聽說她來了一個月了,沒洗澡,所有要熱的食物都叫服務員。服務員不理解,小廚房離她很近,她為什麼自己不去熱呢?我去看望她,才瞭解她不會調洗澡熱水,也不會使微波爐。實際上從機械化到電子化到智能化,對老年人是非常有挑戰的。
脆弱也使老年人不願意交新的朋友,他們過去在年輕的時候不擔心的事現在擔起心來,特別是沒有基本安全感的老年人特別容易抑鬱和焦慮,所以我們要特別關注那些默默寡言的、內向的、沉悶的老年人,還有患病的老年人。
老年人的人格有五種類型,其中有一類自責型,這類老人如果遇到刺激,很容易發生不幸,所以我們要特別關注這樣的老人。
過年過節我們關注哪些老人有家屬來看,哪些沒有。哪些人家屬來後高興,哪些老人家屬來過不高興。這些都可能發生意外。
我們應引導老人接受新環境新事物,慢慢適應。我們機構對每個老人都有一個適應計畫,帶他們熟悉周邊的環境,引導他們認識鄰居,教會使用房間裡的設備,如洗衣機、遙控器、呼叫器,有的甚至還要給他寫上,做好標記。
老人到了養老院裡,不能與世隔絕,應力求保持老年人的社會性,創造條件走進到社會。我們組織老人春遊、秋遊,天冷了我們會組織老人去看博物館。生活不能自理了的老年人,我們會推著輪椅,我們號稱「小車隊」,專門帶著不能自理的老人逛公園。
另外,我們還每個月組織老人上超市購物,逛逛市場,大型超市是社會的縮影,什麼都有。老人們都特別喜歡逛超市,有的老人就是不買東西,他也會去逛,瞭解市場的商品、價格。
還有就是創造條件讓老年人交流互動,比如說北方的老人愛喝咖啡,我們就有咖啡吧,每天老人都會來,喝喝咖啡,說說東說說西,談談國家大事,議論議論氣氛相當好。南方的老人喜歡茶道,我們就定期組織茶道。
我們雙井恭和苑的「恭和之家」有老人群。微信群可熱鬧了,為老年人開闢了新的交流空間。家屬也會參與進來,來自各路的信息互相交流,增加了和社會接觸互動的一個窗口。
你們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如果今天要考試了,或者不願意去上幼兒園,他會發燒生病,這是心與身關係轉變的心理特徵。老年人在自我能力減弱的情況下,會恢復到兒童期採用軀體的方式來表達。
有這麼位老人原來挺好的,最近不能吃飯了,路也不能走了。我們就通知他兒子,兒子一來什麼事都沒有了,飯也能吃了走路也好了。
這就是這位老人潛意識裡想要把孩子牽住在自己的身邊,以軀體的方式來表達。有的家屬懷疑我們,埋怨我們打電話,來這兒又沒事。我們也很冤枉,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
老年人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心理變化,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是自我為中心,不想父母的感覺,也不考慮別人的關係。老年人的心理又會恢復比較自我為中心的情況,主要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少管別人的影響。
當然,這種情況每個老人表現不一樣、程度也不同。心態積極,修養較好的老年人比較容易控制,比較隱匿。
老年人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變化,並非是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老年人,必要時還會替別人著想,有同情心和同理心的。而自私的人,通常不會。所以我們看到老人以自我為中心時,你要想,這不是自私。
老年人的這種心理特點的變化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我們在座的,等你老了,也是這樣的。我們對老年人都要認真地傾聽,認真地對待,儘可能地去滿足。如果不能滿足,也要盡快地去反饋,第一時間給予答覆,一定要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慮、去解釋。老人事無小事,不過夜。
老年人因為衰老了,對自己的將來逐漸感到不把握,只會作短期計畫,只能以有一年過一年的想法來處理,所以老年人喜歡回憶過去。
老年人的心理變化特徵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就分享這幾個比較突出的特殊。總之,老年人的心理有成年的成熟和多慮,有兒童的幼稚和無理。各類的老年人心理特點都不一樣,普遍都以自我為中心,但表現又不一樣的。原則是,不要把老人當孩子。
我舉個例子。老人老纏著我說事,我們的同事小孩就想個主意,看說了有半小時了,他就過來了:院長,那有個電話。老人說我還沒說完呢,甭來那套。
——我們幹的事人家都幹過,人家吃過的鹽比我們吃的飯都多。所以老年人不能像小孩那樣去哄,他啥都明白。
老年人身體狀況越來越衰弱,日益需要我們的關心關注以及照顧,但是他處人處事方面更加地世故、成熟,甚至是狡黠,在經驗、知識積累方面處於人生最豐碩的階段,需要被尊重、被請教的。
對待老年人的尊重我們應該敬重,起碼是平等尊重,而不是居高臨下地關愛。
我舉個例子。我老到高端體檢中心去檢查,態度可好了。您來了,您先坐著哈,我先跟您排隊哈,你別著急啊。我整個一上午就跟孩子一樣被呵護著。體檢完了我出來我才覺得空氣太新鮮了。那種真的不是發自心底裡對你的尊重,而是把你當小孩,令人很難受。
有的養老機構為了讓老人家高興,就把八九十多歲的喊叔叔阿姨。我說不能這麼喊,這有點像進了美容美發院,進去喊我姐,我說我是你姐嗎?所以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老是從一個極端跳到另外一個極端。
除了分享正常的老年人的心理特點以外,還要說一下老年性痴呆即認知症。它是一種起病隱匿的病因不明的進行性發展、不可逆的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疾病。
根據國際阿爾茲海默協會的2014年公布數據,目前全球已有4個多億的病哩,2050年將達到13.5億,平均每4秒鐘增加一例,每年新增約7700萬例,而且62%病例在發展中國家。目前我們中國患者超過1000萬,居世界首位。
認知症三大症狀:認知障礙,行為異常,精神問題。是養老服務的一大難題。
有一位奶奶患有認知症,是不能獨立外出的。一天她背個包要外出,問她幹嘛去呀,她說單位來電話了,通知開會。於是我們就跟她說,奶奶,您單位剛才又來電話說會議改日了,然後她就回去了。
認知症的老人不能否定他,一定要順從他的意思。要進入他已經發生變化的思維空間,他才能接受你的意見
在我國快速發展的老齡化進程中,我們護理員隊伍是嚴重不足的,不夠專業,也還不穩定。靠家庭?我們的家庭已經小型化了,平均每家只有3.1個人,所以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嚴峻的問題。
那麼我們就說說護理員。護理員在對老人服務當中不僅要付出體力勞動,而且要情感輸出。他面對周圍和自我感覺有兩面性,一方面他要肩負社會責任、道德,付出緊張、疲勞和情感透支。
另一個方面他們身處社會地位低下,失落,被不信任,產生職業自卑,如果他們長期奉獻,套取得過多,付出得更多,種種壓力,得不到及時排除,長此以往會極度地身心疲憊,感情枯竭。患上身心衰竭綜合征這樣的職業病。
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排除,長期以往,會變得焦慮、抑鬱、敵視。將敵意發泄在弱者(老人)身上。因此為什麼有虐待老人,作為管理者要分析原因。
養老服務管理者在以老人為中心得同時,也要以員工為中心。服務業是情感勞動,護理員在長期照護老人中要付出得很多,面對各類的老人非常不容易。有愛心,對我們來說是不夠的,還要有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有我們自我情緒調節的能力等等。
養老服務是為人服務的,也是靠人服務的。我們在關愛老年人的同時關愛照護者,要關心他們的工作、生活,關心他們的心境。創建愛的氛圍,我們給照護者愛,照護者才會給老人愛,這就是愛的傳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們老了,我們也在老。我們也會是這樣的老年狀態或者是那樣老年狀態的,誰都不好說自己將來是什麼樣。所以,我們懂得他們也就懂了我們,到那時候你希望得到什麼樣的關懷和支持呢?比如當你老了,你坐在輪椅上、你二便失禁,那時你想得到什麼樣的服務呢?
所以我用同理心培訓我們的護理員,最好的服務是不等拉鈴的服務。不能做完事就在服務站等呼叫,其實有的老人是不會呼叫的。想想,我們小時候生病的時候,媽媽聽你呼叫嗎?媽媽一定是一會兒來看看你,餵餵水,一會兒來摸摸你,問問難受不難受。這樣培訓的效果非常好。我們消滅呼叫,定期對失禁老人「把尿」,讓尿不濕不濕。
所以,我們要想得到什麼樣的照顧,我們現在就開始做。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