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的香火盒。
「台灣民族學博物館基金會」的收藏珍品
名稱:香火盒
族群:漢族
材質:木、礦物彩
年代:約200年/尺寸:長9.2公分 寬6.2公分 高3.8公分
漢人在特定的日子裡燃香祭祖,代代相傳,沒有中斷,若中斷,表示沒有後代了。
線香的灰燼,就是香灰。要離開故鄉遠赴外地定居時,就裝一些香灰在香火盒裡,攜帶到新居,將香灰倒入新設的香爐裡,表示香火從故鄉傳到新居。
祭拜的動作。
拜完,將線香插在香爐的動作。(以上圖片來源皆為台灣民族學博物館基金會)
曾聞西方世界離鄉背井的人身上總會帶著一把故鄉的泥土,以解思鄉之愁。而中華漢民族若離鄉背井到他鄉落戶,最重要的卻是帶上「香火」。
漢族最重視「香火」的傳承與延續。所謂香火,指的是祭祀祖先所點燃的線香和燃燒後的香灰。不知從何時起,漢人祭祖,除擺上三牲四果等供品外,還點線香祭拜,視裊裊香煙為子孫孝思的媒介。在古代,非常重視祭祖,子孫眾多,祭祖的人就多,香火興旺。反之,若是某戶人家沒人燃香祭祖了,則顯示此戶人家子嗣斷絕,沒有後人了。因此,香火的延續與否,在以前是大事,所以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台灣漢族源於中國黃河流域,歷朝各代,或因戰亂,或因人口壓力而一直向南方遷徙。南宋末期約13世紀起,陸續有漢族來台與原住民貿易,明朝約16世紀以後,更有大批漢族來台墾拓。簡單的行囊裡,最重要的就是攜帶些祖先香爐內的香灰。等到墾拓有成,一切安頓妥當,便可恢復祭祖。於是,經過一些儀式,將故鄉攜來的香灰,摻入新設的香爐中,如此,即表示香火綿延至台灣,自己的血脈有本有源,不是石頭蹦裡出來的。
文化與文物,就像靈魂與軀體。漢族人因為有重視香火的文化,所以產生攜帶香火的「香火盒」這麼件文物。這樣的民族學文物非常容易受到天災人禍、政經變遷而破壞遺失。比如:1895年馬關條約,清朝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台灣漢族、原住民族不願接受,各地掀起了悲壯的武裝抵抗事件,最後因武力過於懸殊,不得不接受。日人深知:要徹底消滅一個民族,最關鍵的就是讓他們不知自己是誰。1937年起,日本強力推行「皇民化運動」,要求台灣人改成日本姓氏;燒毀神像,說是送神,此外,還要燒毀神主牌(祖先牌位),徹底切斷與祖先的連結,這對台灣漢族來說,絕不能接受,因此,許多人家冒生命危險藏起神主牌,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才重新請出來祭祖,此事至今仍為80歲以上台灣人不可抹滅的記憶。
二戰後,台灣人原以為可以按自己的民族文化來生活了,豈料1949年蔣介石來台後,講閩南話、客家話等母語變成了可恥的行為,1980年代以前,在學校講母語是會受到處罰的。1983~2000年台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秦孝儀說:「故宮都研究不完了,還研究台灣……。」他們實在不知台灣漢語、漢文物源於輝煌的古文明--漢文化。政策影響至今,使台灣漢族後裔民族自卑感重,不願講母語,並且輕視自己的母文化。
台灣人口以漢族為最多數,當初攜香火來台者應不在少數,有能力用如此精製香火盒的人卻不多,而能流傳至今的,更是唯有這一件了。如此,這連結台閩情緣、漢人血脈的,豈不是台灣至寶、中華至寶?
站在教育的立場上,我們可以只讓孩子從3D圖片中認識動物,而沒有活生生的動物嗎?站在民族文化傳承上,我們可以只讓孩子從文字中認識自己的祖先和文化,而沒有實物嗎?祖父、曾祖父和別的東西一樣,只是個名詞?不,他們曾真真實實的在這片土地上奮鬥過,而且留下許多智慧。
在全球化、現代化的今日,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正快速消失,以致民族學博物館的設立更顯得迫切。尤其台灣,有動物園、植物園、歷史博物館、美術館……,卻沒有保存先民文物、傳承先民文化的民族學博物館,因此,「財團法人台灣民族學博物館基金會」以保存台灣民族學文物為宗旨,承接創會董事長李吉崑先生所捐,歷40多年購藏,包括宗教信仰、居家生活、農村器物、百工器物、雜項、原住民與平埔族文物等六大類二萬餘件珍品,發起籌建「台灣民族學博物館」募款活動,企盼大家共同為保存人類文明而伸出援手。
(撰文者:潘韶如/「財團法人台灣民族學博物館基金會」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