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逝後,口含七粒米。因為他的丞相地位當屬於大夫一級,含米自當符合他的身份。(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你知道孔明為何在逝世後,要求部下讓他口含七粒米嗎?這是有原因的。
孔明逝後口含七粒米
《三國演義》第一百十四回「隕大星漢丞相歸天見木像魏都督喪膽」寫到諸葛亮因魏延踏滅了明燈,借壽無果,最終薨於五丈原。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蜀國丞相,在身後都還不忘盡最後的綿力--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後,寫完上表,交代遺囑,為了蜀軍能夠全身而退,諸葛亮又囑咐楊儀:「我死後不得大張旗鼓地馬上發喪,你們作一個大龕,讓我的屍體坐於其中,口中給我含米七粒,腳下點明燈一盞,軍中安靜如常,切勿舉哀:如此則將星不墜。我的陰魂自起鎮之。司馬懿見將星不墜,必然不敢輕舉妄動。我軍可令後寨先行,然後一營一營緩緩而退。若司馬懿來追,你們將我先時所雕木像,安於車上,推出軍前,令大小將士,分列左右。他見後必驚走矣。」
果然不出孔明所料,司馬懿夜觀天文,見一大星,赤色,光芒有角,自東北方流於西南方墜於蜀營內,三投再起,隱隱有聲。他驚喜地說「孔明死矣!」即傳令起兵追之。但是剛出寨門,又起疑心:將星閃爍並未奄然隕落。遂又懷疑是諸葛亮施展「六丁六甲之法」作怪,以為誘兵之計。最終還是勒馬回寨。只派夏侯霸暗中探聽消息。
得到回報「蜀兵已盡退矣」時,司馬懿急忙跌足下令追擊:孔明果然已經死了!然而追上後,蜀軍依照丞相遺言把供有他屍體的木龕擁上前,嚇得魏兵魂飛魄散,紛紛棄甲曳兵而走。司馬懿狂奔了五十餘里,驚魂甫定之中問部下:我的頭還在否?
於是天下傳為笑柄。蜀人戲謔之「死諸葛能走生仲達」,如今已引申為一句俗語,意謂一個人死後餘威尚存。
不過,諸葛亮為什麼要在死後讓部下給他口含七粒米呢?
孔明自己解釋說「如此則將星不墜,吾陰魂自起鎮之」,但並未澄清為何含米即能使將星不墜。晚唐年間有一個叫陳蓋的文人,為時人胡曾的《五丈原詩》作注,記述了一個故事,與今本《三國演義》有所出入:諸葛亮囑言「足下踏土」、「鏡安心前」;口中含七粒米和適量水,表示還能飲食;手裡握著筆和兵書,又有明燈安於頭前,表示還在籌畫軍謀……
古有「琀」之儀
其實,這一禮儀由來已久,將死者口實以物的殮葬習俗,古稱「含」,也稱「琀」,文獻中則有稱「飯玉」、「含玉」、「飯含」等,指放入死者口中珠、玉、貝、穀、米之類東西,若以穀米食物,一般稱為「飯」,若以貝玉,則稱為「琀」,但也可混用。
《禮記檀弓下》云:飯用米、貝,弗忍虛也。
《公羊傳》文公五年:含者何?口實也。孝子不忍虛其親之口,故以米、貝、珠、玉實之,謂之飯含。
《白虎通崩薨》中對飯含的具體等級也詳加表述:「所以有飯含何也?緣生食,今死,不欲虛其口,故含。用珠寶物何也?有益死者形體,故天子飯以玉,諸侯飯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貝也。」
諸葛武侯並非諸侯,丞相的地位當屬於大夫一級,含米符合他的身份。這裡的飯含,當與孝子無關,也許只是因襲喪葬傳統,更多的當如陳蓋所說的那樣,表示自己尚能飲食,雖死猶生。
至於為什麼偏偏放七粒,概數字「七」在我國喪葬禮儀中具有深刻的文化含義。黃曆七月半是中元節,亦俗稱「鬼節」,是古代百鬼夜遊的日子,我國民間素有在道路兩旁燃插香燭的習俗。此外,人死後七天要做「頭七」,因為據說死者七天後會還魂返家,家人則需要預備下飯菜以饗死者。此後每七天都要做相應法事,做滿七七四十九天才能為死者超度亡靈。放七粒米,也是借用「七」這個數字背後古老神秘的文化深意以襯托出諸葛亮的高深莫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