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之世王道表現為合仁義,用公正,「以功勸民」等等。(繪圖:Winnie Wang)
人類是以道德屬性為其根本屬性的。直接與道德相關概念,如哲學,思想,精神,人格之類通常會被擺放在一個根本的,或者說優先的位置。譬如,哲學會被視為各類學科藝術的終極形態,又如,「我思故我在」,就是將思想的存在做為生命存在的實質。再如,沒有獨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即使活著,也會被視為行屍走肉。
以文明為主線看歷史
所以說起這些,是因這關係到我們如何去看歷史。對於歷史,讀史者通常會有幾個關注點:文明,制度,生產力,戰爭。嚴格來講,制度、生產力都可劃入文明領域。但此處所以分別提出,則是因為這些要點常常被讀史者單獨提出討論。
然而以不同的要點為主線去讀史時,會讀出全然不同的歷史,並對今天我們認實現實,解決問題產生不同的影響(這一點將在最後一章《大一統⑨回歸正統》再作展開探討)。
回到開篇所述之觀點,人類以道德為根本屬性,且直接與道德相關的事物一向被擺在根本或至高地位。應用於歷史,由於道德在人類歷史的過程中表現為文明運化(此一觀點在《大一統⑥文明一統》已詳細述及),故而,諸多讀史切入點中,文明則是一個根本的角度。以文明史的角度去看歷史,會看到制度是文明之產物,亦是文明運化之保障,而戰爭則是在文明運化的環境被破壞時,藉以恢復秩序的一種暫時非常之手段。
「大一統」的文明運化下,不同時代需要不同之制度
如上一章《大一統⑥文明一統》所述:「『大一統』的實質是一統於道,即以道德教化天下,而道的表現正是文明,這也就是古時王者授命,都要修文德,廣教化的原因。」所以,從此角度去看歷史的變局,會看到制度之變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那就是不同時代,不同的道德狀態下,需要不同的制度去保障文明之運化。
①三皇之世
如前章所述,三皇之世「以道化民」,彼時代之「大一統」即是「統於道」。而與此道德狀況相應的文明狀況則是「民亦以道歸之,故尚自然」,質樸無慾「與天地通靈」。且與此道德狀況、文明狀況相應的制度狀況則是無為而治,也就是無需制度之作。
②五帝之世
如前章所述五帝之世「以德教民」。彼時代之「大一統」即是「統於德」。而與此道德狀況相應的文明狀況則是「民亦以德歸之,故尚讓」。五帝之世被孔子形容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蓋夫子所說大道,非三皇之道,實則是對五帝之德的另一種描述。
然而,此時道德狀況已遜於三皇之世,所以,三皇時可以無為而治,到了五帝之世則行之不通,於是五帝之首黃帝「始作制度」,制度成為維護文明運化之需要。
然而說到制度,制度有大有小,有繁有簡,本文所關注之制度,則是從文明史角度為考量,對文明史進程影響尤著者有二:其一為天子傳位之制度,即禪讓制與世襲制;其二,姑且稱之為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結構制度,即封建制與郡縣制。五帝時,天子傳位因其道德之高勢而行禪讓制。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結構制度,則為分封制(亦稱封建制)。
③三王之世
如前章所述,三王之世以王道治天下,彼時代之「大一統」即是「統於王道」。王道表現為合仁義,用公正,「以功勸民」等等。
然而所謂「王道」之道又遜於五帝之道,孔子謂之「大道既隱,天下為家」,說的正是五帝時的「天下為公」已轉為「天下為家」,宗法觀念形成並確立。
而與此道德狀況文明狀況相應之制度狀況亦須隨之變化,此一歷史階段中,制度最顯著之變化則是天子傳位自此非由禪讓,而由嗣立,是所謂家天下者。此即《大一統①序》所提及的中國歷史三大變局之首:啟嗣禹位開啟家天下。
歷史變局之實質
所以,到此為止,我們看到,人類歷史說到底是一部文明史,文明是道德之表現,不同時代道德狀態下,有不同的文明表現,不同的文明表現需要不同的制度為之保障,所謂歷史之變局,其實質即是如此。
此外,我們亦可做制度史,戰爭史,經濟史,文學史,科技史等諸多研究,但這些都應作為文明史項下之細目,換言之,要在文明史史觀下,以文明為主線去做各種細劃研究,才是不離根本。(註:此處所說之文明是以道德表現為含義的,非是以生產力發展為含義的)
(未完待續)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