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川普總統發布聲明,重申美國在美中貿易關係中的立場。(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6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6月15日公布了準備加征關稅的中國商品清單,共計1102項產品。並宣布從7月6日開始,對其中的818項加徵25%的關稅。川普(特朗普)總統也於當日發布了聲明,重申美國在美中貿易關係中的立場。
隨即,中國商務部於北京時間週六(6月16日)凌晨在其網站上公布,對原產美國的大豆等農產品、汽車等進口商品對等採取加征關稅措施,7月6日起生效。並稱前期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都「失效」。
一切又回到原點,空氣中再次瀰漫著濃濃的火藥味。
自5月以來,美中雙方己就貿易相關問題經過三輪高級別磋商,但都未能達成妥協。雖然「川金會」期間表面上緩和,但雙方一直在暗中角力。有分析稱,中方更試圖製造「川金會」障礙,藉機給貿易談判增加籌碼。
這一點,川普看得很清楚。在川金會結束後的記者發布會上,被問及中美貿易的走向時,川普坦言:「很遺憾,有些事我必須要做。為了我們的國家,我別無選擇。」
《華爾街日報》消息說,據知情人士透露,川普對在此期間中國政府提出的額外進口700億美元美國農產品、能源產品等其它商品的提議無動於衷。
的確,增加700億美元額外進口不是川普總統的目標。撇開美中三千多億的貿易逆差,川普總統更想要的是為美國創造一個平等互惠、公平公正的貿易環境。這也是川普在競選時對美國人民許下的承諾。不僅是對中國政府的要求,也是所有與美國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包括美國的盟友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川普總統在接受福克斯電視臺採訪時表示,他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並不是與中國打貿易戰。「他們很多年前就啟動了貿易戰,美國打輸了。目前沒有貿易戰。他們拿了很多。」
川普說,對50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是美國依據301調查的事實後做的決定,旨在遏制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做出的一些傷害美國利益的行為。「美國不能再容忍通過不公平的經濟做法、讓美技術和知識產權遭受損失。」
一位川普政府的高級官員也向路透社記者表示,關稅旨在促使中國改變其技術轉讓政策,停止為發展高科技行業提供大量補貼的不公平做法。
對中方的報復,白宮表示亦在預料之中。川普在聲明中說:「如果中國政府採取報復措施,例如對美國的商品、服務或農產品施加新的關稅,提高非關稅壁壘,或對美國出口商或在華美國公司採取懲罰性措施,那麼美國將追加額外關稅。」
有消息披露,美國對第二批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清單,也已經接近完成。
川普總統的決定,得到了各方人士的支持,包括共和、民主兩黨議員的力挺。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康涅狄格州民主黨眾議員德勞羅(Rosa DeLauro)稱:「為了改善美國的貿易狀況,關稅必須成為美國可動用的眾多工具之一,好讓中國這樣不守規矩的國家承擔後果,並讓中國政府坐到談判桌前。」 但DeLauro也說,川普在和中國政府打交道時必須制定一套「綜合戰略」。
《美國之音》報導說,來自佛羅里達州的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對川普總統的這個決定表示歡迎。他在推文中說:「這是川普總統採取的一個很棒的舉動!在這些來自中國的技術產品中,大部分是用從美國公司那裡盜走的技術生產出來的。他們每年盜竊了價值3千多億美元的技術。因此這些不是關稅,它們是盜竊稅。」
針對川普政府的加增關稅決定,也有不同聲音。信息技術行業理事會的主席加菲德認為,美國產業的供應鏈高度一體化,對中國產品徵收的任何關稅最終都會轉嫁到美國消費者的頭上,而這會給蘋果、臉書和三星這些技術公司帶來問題。曾擔任過美國駐華大使的駱家輝,也對增收關稅是否會影響美國出口與就業表示擔心。
但長期關注美中貿易問題的艾倫.托納爾森(Alan Tonelson)則認為,在短期內,中國的報復措施會造成美國出口的減少,因此會影響美國經濟的增長與就業。但是他不認為此舉會對美國的傷害更大,「美國與中國貿易逆差之大顯然表明,美國的關稅措施將對中國帶來更大的傷害。」
美國企業研究所的經濟學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則認為,川普總統決定對中國產品徵收關稅對美國或是中國經濟並沒有影響,因為340億或是500億美元對於這兩大經濟體來說並不是很大的一個數字。但中國採取爭鋒相對的關稅報復措施是不明智的,這個舉動可能導致更多的關稅。
山雨欲來風滿樓。誓言為美國人民利益而戰的川普總統,是否已準備好迎接所有的狂風惡浪?誰又能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較量中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