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社會的容錯率變得很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8年7月8日訊】現在中國社會的容錯率變得很低,一步走錯,過幾年再回頭,年輕人可能已經沒有了容身之所。很無奈,前世代覺得無趣的那種一眼看得到頭的生活,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恰恰非常奢侈。他們連「熬年頭」的機會都沒有,必須非常拚命才能勉強平庸。
有人說,要摧毀一個中年人非常容易。其實,當下年輕人所承受的生活壓力,一點也不比中年人少,甚至都能將大好青年提前逼進了中年危機。
青春,本該最是朝氣蓬勃,年輕人的內心應該永遠有一團火。沒有一個時代的時間成本,比現在更高。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社會分工更加細緻,個人選擇更加自由,年輕人看似有了很多機會。實際上,競爭已經異常激烈,而他們往往別無選擇。
今年4月,江蘇常州大學白雲校區有一間寢室很有名。這間寢室的8名男生全部考研成功,連宿管阿姨都拉橫幅以示祝賀。原本勵志的校園佳話,卻遭一些中國網友的冷嘲熱諷:本科雙非,考上985也沒用。這種心態,說明社會上的確存在學歷歧視潛規則。不少名校碩、博士在找工作的時候屢屢受挫,只因本科是名不見經傳的學校。
廣西人小韻,本科讀的是廣東某二本院校,後來通過加倍努力,考上了北京的985研究生。不曾想,因為本科學歷不好的緣故,求職之路比別的研究生曲折不少。小韻最終拿到的幾份offer中,月薪最高都不過6500元。這個薪酬水平,要在北京生存,多少有點捉襟見肘。
阿濤工作三年,自覺身材一直維持得不錯,直到那天公司體檢踏上體重計。他覺得,這個秤一定是壞的,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一年長了二十斤?!一年前,阿濤從悠閑的雜誌編輯,變成了工作起來昏天黑地的網路編輯。
睡眠時間無法保證不說,連吃飯也總是匆匆忙忙,並且都在工位解決。中午的外賣,下午6點還擺在那裡一動不動的情況時有發生。每個月的KPI懸樑刺股,壓力越大越想吃宵夜。
前幾天,微博上有一個視頻很火。一個蘇皖交界的高速公路收費站,監控鏡頭下的服務人員在狹小的空間裡,從收費到給票,整個過程如同流水線工人,一板一眼,全程面帶微笑。
有人在評論裡說看得心酸,還有一位網友說看到抑鬱。所有覺得心疼的人,都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日常。「過去我們讓機器人模仿人類,現在我們讓人類模仿機器人。」在現代社會,人類的分工越來越細,人就是擰進社會大機器裡的一顆顆螺絲釘。
有人深夜裡在微博上搜索「辭職」,發現每兩三分鐘就有一個人發微博吐槽說想辭職。大多躲在CBD格子間裡的年輕人,某種意義上都在做機械工作,可替代性也非常高。
「日常想辭職」的心態非常矛盾。年輕人既擔心每天都要重複徒勞無功的工作直到永恆;又擔心知識換代太快,自己競爭力下降,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比起工作壓力,更害怕自己的抱負無法施展。沒辦法,人工智慧日新月異,科技發展很可能將年輕人在職場上的積累,一夜清零。
最近,北京樓市調控升級,新房供應有限,讓部分居住需求轉移到租賃市場,房租一路上揚。據說,以北京平均工資9986元/月計算,北漂要不吃不喝26年才能買一套房。所以,一個北漂,要搬多少次家,才能真正在北京安家呢?答案各有不同。
但在高房租的擠壓下,年輕人的答案有一點相似:一年必須往外搬一圈——連碼農都從五道口搬到了回龍觀,工作幾年租住三里屯一室一廳只存在於電視劇裡。
曾經高喊不買房只租房的年輕人,有的正在承受著高租金對生活的擠壓。有的則靠父母搞定首付買了房,可是房貸佔比超過收入三分之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甚至連用的衛生紙都一擦就破。連工作不如意都不敢辭職,生怕房子斷了供。
哪怕從這個房子到最近的地鐵站要坐接駁巴士,顛簸之間,都市人最愛的週末驅車郊遊項目農家樂和草莓園,每天盡收眼底。
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在持續努力地工作,沒有停歇,沒有睡眠。像病痛、生死這樣的坎,其實早早就潛伏在他們身邊。很多人都沒想到,一場流感掏空了一個北京中產家庭,突然將生命的脆弱和中產的壓力暴露無遺。《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在朋友圈熱傳,每個人都感同身受,每個人都怕有同樣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