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8年8月3日訊】閉關鎖國,是近代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首先,從軍事上來說,大清和俄羅斯進行兩次雅克薩戰爭,雖然最後以簽訂合約而結束,但戰爭的進程中,清軍依靠了很大的人數優勢:按清朝的記載,第一次雅克薩戰爭,清朝佔據6.7:1的人數優勢,第二次清朝佔有2.5:1的優勢。而俄方的記載則分別是33:1和9.7:1。無論大清還是俄方的記載,清軍都佔有巨大的人數優勢,讓清軍見識了西洋火器的威力。
清軍進關時,八旗精銳不過十來萬人,面對西洋火器的殺傷力,他們打不起這種戰爭,同時清軍不願意繼承明朝的火器。當無法應對這種戰爭的時候,只能利用海岸線作為天然屏障,地理上閉關鎖國的需求也就產生了。
其次就是文化。後金在關外是一種部落性質的文化,雖然清軍用武力統一了中國,但文化上與中原擁有很大的差距,如果西洋文化再大規模侵入,滿清就不具備統治中原的文化基礎。
再其次就是金融和財政的因素。
清朝在1660—1670年間,米價達到最低水平。然後,在整個康熙在位期間,米價都是震盪上升的趨勢,但上漲的很緩和,特別是康熙後期,米價小幅回落。在低通脹的時候,財政收入的購買力有保證,清廷的國家機器運轉正常,所以,康熙帝在位時,平三番、定臺灣、遠征新疆,社會也相對穩定,康熙皇帝在歷史上建立了很高的聲譽。
雍正在位時期和乾隆登基初始,米價開始上升,到1740年左右,米價劇烈上漲,這種漲勢一直持續到1760年以後才出現短期的回落。然後就是更加猛烈的上漲。1722年—1760年間,米價漲幅大約一倍,其中主要是在1750年前後完成的。
乾隆皇帝畫像(公用領域免費圖片)
這說明,在乾隆即位(1735年)後,發生了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脹逐漸上升,意味著財政收入的實際購買力下降。所以,雍正帝開始採取修生養息的政策,以勤修內政為主,這是非常正確的,所以,本人認為,從審時度勢來說,雍正帝在清朝首屈一指。在乾隆時期,不斷的通貨膨脹造成人民生活環境惡化,各地揭竿而起,雖然乾隆皇帝東征西討,但主要是鎮壓農民起義。乾隆沾沾自喜的十全武功,連火星人都會害羞。
嚴重的通脹意味著生產效率下降,白銀資本價格下跌。
明朝在張居正改革時期,金銀比價達到1:5.5,意味著白銀很貴,生產效率很高;當時歐洲的金銀比價是1:12左右,白銀便宜,生產效率低。所以,白銀流入中國。到康熙時期,中國的金銀比價在1:10上下小幅波動,英國的金銀比價在1:15左右,歐洲的白銀還可以繼續流入清朝。從雍正即位開始,中國的白銀價格開始下跌,到乾隆皇帝在位的1750年前後,白銀價格劇烈下跌,說明隨著通脹的不斷惡化,經濟效率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
相反,英國在18世紀中期,開始第一次工業革命,生產效率不斷提升,資本升值,雖然這時的英國已經是事實上的金本位,白銀逐步退化為普通金屬,但白銀的財富屬性不會立即改變。工業革命帶動資本升值的同時,白銀價格開始回升。
到1751—1760年,清朝的金銀比價是1:14.90,而英國的金銀比價已經回升到1:14.55,說明英國的銀價高於中國。白銀不具備繼續流入中國的動力,而是顯示流出的趨勢。也恰恰在1740∼1760年間,中國的米價上漲的最猛烈,通脹最嚴重,這說明白銀價格劇烈下跌,生產效率劇烈下跌,形成白銀流出的動力。
一方面,通脹不斷上升意味著清朝以白銀表示的財政收入的購買力下降;另一方面,白銀流出,經濟萎靡,意味著清朝的財政收入無法增長甚至萎縮。堂堂大清面臨「窮死」的威脅。
經濟效率下降,意味著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下降,貿易就會出現逆差;而白銀資本外流,形成資本逆差。明朝開啟的雙順差時代過渡到了乾隆皇帝時期的雙逆差。
生產效率下降,意味著經濟增長潛力耗盡,而通貨膨脹不斷發展,現代經濟學的術語就是滯脹。財政收入萎靡甚至下滑,而通貨膨脹不斷發展,財政收入的實際購買力就會出現斷崖,讓大清面臨窮死的威脅。基於崇禎皇帝剛剛上演過一樣的曲目,乾隆皇帝只能扒拉自己的算盤。
乾隆皇帝肯定不想到煤山上和崇禎作伴,這是一定的。那就只能想招:第一,提高經濟效率,也就是提升資本(白銀)的價格。可決定經濟效率的根本因素是國家的行政管理效率,讓乾隆皇帝放棄專制的封建體制,有點過於奢望,乾隆皇帝自然不同意。第二,管制進口,也就壓制了貿易項下的資本外流。同時,管制白銀資本外流。這些就控制了財政收入的被動收縮。這很省事,也不會威脅乾隆皇帝的集權地位,自然是開心的。
乾隆皇帝選擇是閉關鎖國,實際是選擇滯脹繼續深入,他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十八世紀末期,米價再次劇烈上漲,開啟新一輪通貨膨脹。
當然,最終選擇的是落後,是被動挨打。
閉關鎖國的措施在康熙皇帝在位期間的1717年就已經部分開始,此時的主要原因或許還是基於軍事和文化的原因。到了1757年,一道聖旨從京城傳到沿海各省,「一口通商」政策開始了,意味著閉關鎖國正式啟動。這樣的選擇,是清朝的國體所決定的。
很多人關注清朝在資本上的閉關鎖國,實際上大可不必,在古老的大地上,任何經濟上的選擇都是滯後的,打前站的一定是文化。文字獄是古老的發明,宋朝、元朝、明朝都有,不過不嚴重而已。到了清朝,大興文字獄,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可以說,既空前,也絕後。著名的《南山集》案件發生在1711年;呂留良案發生在1728年;「清風不識字,何事亂翻書」、「明月有情還顧我,清風無意不留人」,這個案件發生在1730年。但康熙、雍正時期的文字獄案件終歸不多。到了乾隆時期,文字獄的案件開始登峰造極(主要從1751年開始,資本的正式閉關鎖國發生在1757年),共發生一百三十多起,其中四十七起案犯的涉案人員處以死刑,而那些牽強附會、望文生義、捕風捉影的文字獄案件,多如牛毛、不可控制。
教科書一貫認為,康乾是盛世,這是要打問號的。乾隆時期,不斷爆發農民起義,這樣的時代可以稱作盛世?這有點像慈禧老佛爺嘴中的天朝上國,自欺欺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