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果挖礦(圖片來源:Flickr)
【看中國2018年8月4日訊】自安裝汽油引擎的汽車誕生以來的130年間,汽車產業一直受制在原油的動向。本來純電動汽車(EV)的普及有望解除「燃油緊箍咒」,但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制約因素」。作為車載電池主要原料的稀有金屬鈷出現了短缺,而在純電動汽車市場上躍居世界第一的中國正逐漸掌控鈷的採購網路。
據《日經中文網》報導,豐田汽車副社長寺師茂樹以及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CEO)西川廣人等各車企高層,7月24日在東京霞關的日本經濟產業省內出現。他們在這裡舉行汽車新時代戰略會議,並制定日本車的電動化戰略。
「鈷的採購將成為最大的瓶頸」、「政府不能想辦法支持嗎?」會上出現了對鋰離子電池的擔憂之聲。因為EV需要搭載很大的鋰離子電池,且鈷是製造電池陽極所必不可缺的材料。而鈷的主要產地集中在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佔了全球產量的60%。
一、在「上游」剛果「爆買」
「離中國那麼遠,常駐那裡很辛苦吧。」
「不會,最近還建成了華人街,我每天晚上都去喝點小酒。」
那裡指的是剛果民主共和國,日本國內大型商社的人員同剛從剛果回來的中國商人進行了以上的對話。
在剛果與讚比亞的邊境附近還有全球數一數二的銅礦帶「Copper Belt」。鈷是作為銅生產的副產品,目前剛果的鈷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約6成,中國資本正在「爆買」稀有金屬鈷,並開始控制鈷的採購網路。
例如中國的電池回收企業格林美(GEM)在2018年3月跟瑞士資源巨頭、全球最大的鈷生產商嘉能可(Glencore)簽訂了合同,將在3年裡購買約5.3萬噸的鈷,相當於嘉能可2018至2020年預計產量的三分之一。
二、「好像完全控制了中東的油田」
跟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搭載小型鋰電池不同,EV需要搭載較大的鋰電池。依據市場調查公司的預測,2035年全球EV銷量將達到1,125萬輛,是2017年的15倍以上。隨著EV的普及,鈷的價格持續上漲,倫敦市場交易價格與2年前相比上漲至4倍。
雖然開發削減鈷使用量的新一代電池技術也在推進,不過量產化需要時間。為了應對中國政府加緊向純電動汽車過渡戰略,全球的電池廠商跟汽車廠商目前不得不依賴剛果產的鈷。
在2016年初,中國洛陽欒川鉬業集團從美國的自由港麥克莫蘭銅金公司(Freeport-McMoRan)那邊獲得了全球最大的銅鈷礦(滕科.富古盧姆)超過一半的股權。日本經產省汽車課表示:「就像完全控制了中東油田一樣」。
情況更複雜是通過非法途徑開採的鈷從剛果流入中國,據稱在剛果開採的鈷中,非法開採佔到1成。根據國際人權組織大赦國際稱,露天開採僱用童工現象橫行,通過童工挖掘出的鈷流向中國的零部件廠商,最終可能用於全球銷售的IT產品和EV上。
三、掌控「下游」寧德時代
中國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CATL)為世界上最大的車載電池廠商,在2016年6月底從德國寶馬拿到了數十億歐元的大訂單;美國特斯拉CEO艾倫.馬斯克2018年7月10月與上海市簽訂了建立EV工廠的協議,生產規模超過普通汽車工廠的2倍,年產50萬輛。
日本經濟產業省汽車課表示:「日本企業單獨行動很難打入進去,將建立可以對鈷等資源進行聯合採購跟儲備的機制」,並與各國協調,通過建立國際性的框架,防止非法僱用童工開採的鈷流通到市場。
日本和歐美汽車廠商過於相信EV的時代不會一下子到來,所以自然也就沒關注鈷的問題,因此讓中國佔了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