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一詞主要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之手。(繪圖:志清/看中國)
你早餐習慣吃甚麼呢?是否是豆漿、饅頭、油條等中式早餐之類的吶?!吃歸吃,你也要瞭解這些美食是怎麼被發明的。今次來說說與大名鼎鼎的諸葛亮有所牽扯的饅頭吧!
話說春秋時代,古人已經開始將發酵後的麵團蒸煮來吃,並稱為「酏食」。當時磨並未出現,所以並不流行。到了漢代,以麥粉製作的食物仍沒有發酵,故凡是片、塊狀的麵食,皆稱為「餅」。然而,關於中國人吃饅頭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事物紺珠》即載,秦昭王作蒸餅;《齊書》亦載,朝廷規定太廟祭祀時用麵起餅,即入酵麵中,令鬆鬆然也。
「麵起餅」,其實可以視為中國最早的饅頭。到了三國,饅頭才開始有了自己正式的名稱--蠻頭。明代人郎瑛在《七修類稿》中記載:「蠻地以人頭祭神,諸葛之徵孟獲,命以麵包肉為人頭以祭,謂之蠻頭。今訛而為饅頭也。」
綜合文史記載,饅頭一詞主要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之手。當時諸葛亮因為南蠻總是不斷侵襲蜀國南邊,故他決意帶兵親征這位南蠻王。當地有個習俗,大軍渡江前得以人頭來祭祀河神,方能獲得平安。那時候有個部下想出了個點子,說是要殺掉一些南蠻俘虜,這樣可以用南蠻人的人頭來祭祀河神。
雖說是要殺南蠻人,但是諸葛亮聽了卻相當不認同,所以他只得另想計策來鼓舞士氣。最後,諸葛亮想出一個妙方,他命人將麵粉捏成人頭模樣,隨後再裹上肉類來蒸熟,最後以此食物替換人頭,當作祭品投入河中來祭拜河神。
諸葛還替它命名為「瞞頭」,也就是具有欺瞞河神之意;另一說則是說諸葛亮取名為「蠻頭」,也就是指蠻人之頭的意思。不過,因為「蠻頭」聽起來怪嚇人的,所以大家就用「饅」字代替之,世稱「饅頭」。後來,饅頭這種麵食流傳到了北方,成為了北方人的主食。
饅頭一詞演變,至今已經演變成無餡製品的統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據悉諸葛亮憑饅頭來替代人頭祭祀瀘水神後,饅頭就開始成為宴會祭享的必備之物。到了宋朝,饅頭變成太學生不時享用的點心,其外觀大致與現今的饅頭差不了多少;到了清代,饅頭出現了地域上的差異,因為北方人將無餡的稱為饅頭,有餡的則稱為包子,南方人則恰恰相反,無餡的被稱為(大)包子,有餡的則稱為饅頭。
可是,時至今天,饅頭一詞已經演變成無餡製品的統稱,況且北方某些區域也將它稱之為「饃」,這應是音變的關係。不過,時至今日,在上海等地的方言中,無論有無餡料,一概統稱為饅頭的。
其實,無論麵團裡面有沒有餡料,饅頭總是擔負著祭供之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就記載著多種樣式的饅頭,並附上用處。明代李詡於《戒庵老人漫筆》中記載:「祭功臣廟,用饅頭一藏,五千四十八枚也。江寧、上元二縣供麵二十擔,祭畢送工部匠人作飯。」
話又說回來,饅頭不只是擔負祭供用途,還擔起了承傳民族文化的功效。除了中國,日本、越南、朝鮮亦紛紛出現了饅頭。看來,美食真是能跨越國際,不會輕易受到任何條件所圈限啊。
參考資料
〈饅頭是由他發明的?〉
琴心〈饅頭」是誰發明的?〉
〈饅頭是誰發明的?為甚麼饅頭是圓形的呢〉
《七修類稿》《事物紀原》(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