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言四起,說科創板明年1季度就開板。(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8年11月16日訊】市場傳言四起,說科創板明年1季度就開板,首批20家企業已經確定。導致明明是上攻的行情,突然急轉直下。就在14日晚上,上交所突然發布公告,主要一條內容就是闢謠,說上交所正加速推進科創板和註冊制試點的方案與制度設計,但目前並無所謂的「首批掛牌企業名單」,現在科創板還是在聽取各方意見的階段,科創板不能只看成一個板塊,應該是一個獨立的新市場。
這段回應,主要就是告訴大家,現在科創板的籌備進度,以及發展方向,現在剛剛開始收集意見,所以傳言的20家企業被敲定,顯然不靠譜。沒有想像的那麼快,也不可能那麼順利。這種資本市場建設的大事,必然是慎之又慎。
其實大家更關注的問題主要是兩個門檻:
首先,科創板的上市門檻,既然是科技創新,肯定會淡化盈利的要求,甚至虧損乃至巨虧的企業也能上市,那麼參考標準是什麼?有券商研究機構指出,很可能會對營收做出要求,利潤可以沒有,但營收得大,而且增長得快。如果既沒利潤又沒營收,那麼你說你是科技創新,顯然就不合適了。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給出4套方案,用三個維度來衡量,市值,利潤和營收,市值大,營收大,利潤可以不要,這個說法主要參考了戰略新興板的建議,主要考慮的就是那些虧錢的獨角獸。
其次,投資者的門檻,會像創業板那樣搞還是會像新三板那麼搞?這是兩個極端,按照創業板搞那就是沒有門檻,科創板也就成了一個新的板塊,上交所的回應是,要做成一個獨立的市場,恐怕就要避免與主板市場的交叉。
但搞成新三板那樣顯然也是不行的,新三板由於500萬的投資門檻太高,導致根本沒有流動性,上市的萬餘家企業,根本就沒有交易,所以變成了死水一潭。現在很多企業連退市都懶得退了。所以大概率科創板會介於創業板和新三板中間,讓高端投資者能夠參與,但又限制絕大多數投資者參與。之前有研究機構給出的數字是50萬的門檻剛剛好,這是股指期貨的門檻,95%的投資者持倉賬戶都不到50萬,所以基本就把一般散戶排除在外了。
科創板現在最難的就是在兩個門檻間進行利益權衡,一方面他要保護目前不盈利甚至巨虧的獨角獸上市,另一方面還不希望太多的散戶參與,這很矛盾!散戶不參與,流動性就會差很多,對於獨角獸們的吸引力就嚴重下降了。人家可以去美國和中國香港,為什麼要上一個沒有流動性的市場呢?但是如果你讓散戶參與,又是註冊制,還是科技創新行業,這個風險可就太大了。散戶喜歡的未必都是好企業。無論是早年的四大門戶,還是騰訊,阿里,百度,這些企業上市之初都是股價先跌後漲,最近小米,美團也是相繼破發,所以投資者並沒有特別的追捧。
相反一些忽悠的公司,很容易沒底線的炒作,比如前兩年最火的是P2P,最近最火的是幣圈的一些公司,這些公司營收巨大,市值巨大,你讓不讓他上市?如果讓他上市,後果不敢想像。那麼他們要跑路了,資本市場的損失該怎麼算?
在創投圈有一組數字,即使專業的風險投資機構,失敗率也是很高的,投100家公司5年以後,恐怕至少30家要失敗,倒閉,破產甚至清算,這些公司裡面有很多都是曾經很輝煌的。就比如昨天剛剛賣掉的人人網,2011年上市,這才幾年時間?最高市值高達94億美元,號稱中國的Facebook,當時的風頭蓋過了同期的騰訊,阿里!可以說如果站在2011年的時點,全國最接近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就是人人網,甚至沒有之一。但如今2000萬美元賣掉了,算上換股的價格也就1億美元,7年時間價值貶值了99%,有多少投資者能夠承擔這個損失?
所以科創板,並非都是灰姑娘變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更多的反而是白馬王子被打成小矮人的慘痛教訓。我相信制度設計也會重點考慮風險的問題,畢竟虧損可不是鬧著玩的,沒有一級市場的經歷,去搞創投的事,這個風險太大了。大到一般投資者根本承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