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宋代的《虎溪三笑圖》畫風奇特,畫面上只見落葉繽紛,飄滿地上,正是秋涼之季。在一曲流水旁,還有一僧一道一士,在板橋旁相擁話別,三人都仰著頭,張著大口開懷大笑。看看這畫中的三位主角,已經笑到好像不能喘氣了,彷彿都能聽到他們的笑聲。到底是什麼事情這麼好笑呢?
話說,在東晉時期,江州刺史桓伊在廬山(今江西九江)建造東林寺,讓禪宗法師慧遠在此修行。
慧遠在寺中專注修行三十餘年,潛心修行,「影不出戶,跡不入俗。」即便是送客,也從不越過東林寺前的那條「虎溪」。因為只要一過虎溪上的石板橋,老虎便會大聲吼叫。
一天,詩人陶淵明邀約道士陸修靜上廬山訪慧遠。陶淵明是一位儒學家,陸修靜則是一位道士,這三位釋儒道的高人碰到一起,相談甚歡,話匣子一打開就停不下來。後來,慧遠送他們下山。當到了虎溪,三個人因為談得太投入,竟完全沒聽到老虎的吼叫聲。直到越過虎溪,三人才驚覺,慧遠竟然不經意破了慣例,越過了虎溪!三個人驚訝半天,頓時悟到:原來送客「不過虎溪」就是一種執念啊!
三人隨即大笑,笑聲響徹雲霄。後世的人們因此典故,就在他們三人分手的地方修建了「三笑亭」。「虎溪三笑」自然成為了名垂千古的美談。
這個典故也令許多後世的文人墨客留下美文。比如,李白的《別東林寺僧》:「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在清代的唐英有一副對聯,題在廬山虎溪三笑亭:「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虎溪三笑」這個典故在唐代就已流傳,但據考證說,慧遠與陶淵明是同一個時代人,但實際陸修靜到廬山時,慧遠已經去世三十多年,陶淵明也已去世二十多年了。因此有人認為「虎溪三笑」這個典故是虛構出來。
即便這是訛傳,但可見在北宋末年此事就已經廣為流傳了,有許多畫家都採取這個典故用在畫中,比如宋代的李唐就畫有「虎溪三笑」,還有畫家石恪也畫了《虎溪三笑圖》。而到了明代,明憲宗朱見深更是根據「虎溪三笑」,親自畫了一副《一團和氣圖》。
雖然虎溪三笑的主人翁不是生活在同一個年代,但對於畫家來說,中國畫作的特點是寫意,所以畫家要表達的就是儒、釋、道三教互不衝突的內涵,和中國文化的包容。
參考資料: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