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與他的弟子。(繪圖:Mimi Zhu/看中國)
「言必信,行必果」,相信大家都知道孔子說的這句話吧。這句名言也被人們視為是君子誠信的典範,甚至是許多人的座右銘。然而,孔子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卻被誤解了千年呢!
「言必信,行必果」是斷章取義?
「言必信,行必果」這句話是出自《論語・子路》中。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孔子說「言必信,行必果」的人說到做到,但他們不分是非,只固執己見對自己的言行負責,這樣的人只能稱作普通人。
所以說,「言必信,行必果」,並不是君子做人的道德標準啊!後世的人往往只引用前面兩句,而最重要的話,還在後面。其實對於真正有智慧的人來說,「信」是有前提條件的,並非一味地固執守信。那麼「信」的前提條件是什麼呢?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說:「君子貞而不諒。」意思是說:「君子顧大節而不計小信。」孔子注重「信」的道德準則,但必須是在「正道」的前提下,如果離開了道德這個大原則,就不是真正的信。
孟子也說:「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意思是說,真正通達的人,說話不是一定要句句守信,做事不是非要有個結果,只要合乎道義就行了。就算之前答應過的事情,後來發現是不合義的,是可以不兌現的。
要挾下訂的盟約 神不認可
《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載,孔子有一次過蒲邑,被蒲人攔住。孔子的弟子中有一個叫公良孺的人,這個人身材很高大,才德又好,武功也很高。他對孔子說,「我以前跟著老師在匡的地方遇難,如今又在這裡遇到危難,這是命吧!如果再次遭難,我寧願戰鬥而死。」公良孺便跟蒲人打起來。蒲人害怕了,就對孔子說:「如果不去衛國,我們就放你走。」於是孔子和他們訂下盟約,蒲人就從東門把孔子一行放走。
離開後,孔子就說去衛國。子貢不解,問道:「剛剛訂的盟約,也可以背棄嗎?」孔子曰:「要挾下訂立的盟約,神是不會認可的這種盟約的。」
履行諾言 不一定都叫「信」
在《左傳》中記載了這麼一個故事,楚平王有個孫子,名叫勝,住在吳國。楚國大司馬子西,想把他召回國,但葉公反對說:「我聽說勝這個人狡詐而好作亂,恐怕會是個禍害吧!」子西說:「我聽說勝這個人誠實而勇敢,不做沒有利的事情。把他安置在邊境上,讓他保衛邊疆。」
葉公說:「符合仁愛叫誠信,遵循道義叫勇敢。聽說勝這個人務求實踐諾言,而又遍求不怕死的人,應該是有私心吧?不管什麼話都要實踐,這不是誠信,不管什麼事情都不怕死,這不是勇敢。您一定會後悔的。」
子西不聽,把勝召回來,結果子西後來就被勝所殺。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道德」是「仁義」的最高原則。也就是說,「信」是建立在道義的基礎上的,用道德來衡量這件事情應不應該去承諾守信。不過,這並不能成為喜歡食言之人的藉口哦!
參考資料:《左傳・哀公十六年》《史記・孔子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