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都姓李,個性卻不同。(繪圖:志清/看中國)
李德裕驚人之語
唐朝名臣李吉甫的小兒子李德裕,小時候長得很英俊,人又很機靈,所以全家老小和鄰里鄉親,沒有一個不喜歡他的。名聲傳到皇宮裡,皇帝傳令召見,皇上一見李德裕,也馬上歡喜上他,情不自禁地將他抱在膝頭上說笑。
由於兒子名聲大噪,李吉甫當然滿心喜悅,與同事們閑談之際,也就免不了有些洋洋得意,常常有意無意地誇讚李德裕,怎麼行,怎麼能。宰相武元衡聽說,便叫人把李德裕抱來考問。
「小裕,」武元衡彎下腰,笑瞇瞇地對站在地上的李德裕問道:「你在家裡,讀什麼書呀?」小德裕睜著一對滴溜溜的眼睛,望著武元衡一聲不響。
「喂,我在問你!」武元衡以為他沒有聽見,提高了聲音說:「你在家裡看點什麼書啊?」
小德裕乾脆微閉雙眼,抿緊嘴唇,悶聲不響。
武元衡問了三次,李德裕就是不吭一聲。
武元衡火了,便命下人送他回家去。
第二天,武元衡見了李吉甫,又是抱怨又是嘲笑地說:「你說你兒子怎麼怎麼了不得,別人也說他是神童,我看他是一個呆氣十足的小傻瓜!」,接著,便把昨天考問他的事,說了一通。
李吉甫聽了又羞又惱,一回家,就把李德裕叫來責問:「你平常何等機智伶俐,討人喜歡,昨天不能回答武大人的提問,豈非既蠢笨,又不禮貌?!」
小德裕聽了,咯咯一笑,說道:「武大人還嘲笑我呢,還是嘲笑他自己吧!他身為宰相,是皇帝最重要的助手,應該首先考問我治國安邦的大事,誰知他竟先問我讀什麼書。讀書的事嘛,是禮部和最高學府查問的。武大人問這些事,我覺得有點輕重失當,體現不出宰相的胸懷和身份,我是不滿的,所以拒不回答!」
李吉甫這才轉怒為喜,急急忙忙,趕往相府,將原委轉告武元衡。武元衡聽罷,不覺面有愧色,連聲叫好:「小裕一語驚人,真是奇童、奇才,日後定有出息!」
後來,李德裕果然做了太尉、宰相,成為晚唐一位名臣。
李母鞭兒息事端
唐朝李景讓,在浙西擔任觀察使期間,有一次軍隊內部,群情激憤,氣氛緊張,眼看就要發生兵變。
李景讓一籌莫展,嘆著氣,坐等事態的發展。這件事被他的母親鄭氏,知道了,走出內室一看,士兵們一個個瞪著眼睛,說話粗聲粗氣的,憋著一肚子的怨恨。她把一個士兵找到身邊,友善地和他說話。士兵看著李母十分誠懇的樣子,就告訴她:士兵的情緒都是對著她兒子來的。原來,李景讓性格暴戾,不懂得愛護士兵,軍中都有怨言。有一位牙將,當面頂撞了他,李景讓竟然命令衛士,用刑杖將牙將活活打死。此事激起公憤,還不知怎樣收場呢?
鄭氏在軍中生活多年,知道一旦發生兵變,不僅兒子的生命和前程丟了,而且對國家,還會帶來禍害。這可怎麼辦呢?事情都是自己的兒子,粗暴蠻橫,亂打亂罰,引起的,這帳首先要算到李景讓身上。她拿定主意,命人將兒子叫到庭前,當著諸位將士的面,大聲斥責道:「皇上把浙西托付給你,你理應把這塊地方治理好。可是,你卻濫殺無辜,激怒將士,萬一由此發生動亂,你如何對得起朝廷和浙西的老百姓呢?」
李母越說越來火,禁不住聲淚俱下:「你在任上發生了如此不光彩的事,叫我如何還有臉面活下去呢?你不是想活活氣死我嗎?這樣不忠不孝的人,留著又有何用呢?」說畢,命人剝掉李景讓的上衣,狠抽其背,直打得鮮血淋漓,傷痕纍纍。將士們看到李母這樣責罰兒子,氣消了大半,紛紛上前求情。
最後,李母饒了兒子,軍中的不滿情緒,也由此平息。
(均據清代康熙御定《淵鑒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