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24年,蔣介石在廣州黃埔建軍,到國民政府1949年退守臺灣,中華民國國軍英勇奮戰,浴血保衛中華民族。國軍在大陸這25年期間,歷經東征平叛(1925年-1926年2月),北伐統一中國(1926年7月-1928年),抗日戰爭(1937年-1945年),兩次剿共戰爭(1930年-1934年,1946年-1949年),湧現出眾多功勳卓著的王牌軍。
最傑出的國軍抗日剿共王牌軍如下:
第一名:第七十四軍(1937年9月—1949年10月)
代表人物:張靈甫、俞濟時、王耀武、施中誠、余程萬、邱維達、羅幸理
第二名:第七軍(1924年—1952年底)
代表人物:白崇禧、李宗仁、夏威、廖磊、張淦、徐啟明、鍾紀、李本一
第三名:第五軍(1938年11月-1949年)
代表人物:徐庭瑶、杜聿明、戴安瀾、邱清泉、鄭洞國、高吉人
第四名:新一軍(1942年10月—1948年10月)
代表人物:鄭洞國、孫立人、李鴻、劉放吾、潘裕昆
第五名:第十八軍(1930年8月—1956年5月)
代表人物:陳誠、羅卓英、周至柔、黃維、方天、胡璉、高魁元
第六名:新六軍(1944年—1948年10月)
代表人物:廖耀湘、闕漢騫、李濤
第七名:第五十二軍(1937年—1954年)
代表人物:關麟徵、張耀明、趙公武、梁愷、覃異之、劉玉章
在東北多次擊敗林彪共軍的國軍第52軍官兵。(網絡圖片)
1937年,第五十二軍在陝西咸陽建軍,軍長關麟徵,下轄鄭洞國第2師和張耀明第25師。臺灣有人稱52軍為蔣介石中央軍「第六大主力」,其骨幹師具有悠久的光榮歷史。52軍第2師的前身源於參加過東征、北伐的黃埔軍校教導第一團;第25師的前身則是1929年北伐完成後成立的黃埔軍校軍官教育團。這兩師在黃埔中央軍總指揮何應欽上將的指揮下,在30年代參加過中原大戰和圍剿中共紅軍,多次擊敗某些地方軍閥和中共紅軍,戰功顯赫。
關麟徵率領的第五十二軍善於長途奔襲,被譽為「千里駒」。1933年,關麟徵第25師和黃傑第2師參加長城抗日後,被擴編為第17軍,軍長徐庭瑤。此後,該軍隸屬湯恩伯指揮的第二十軍團,是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的主力軍之一,給日軍以重創。軍長關麟徵因作戰英勇有功,被譽為「關鐵拳」,1939年升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第25師師長張耀明繼任為五十二軍軍長。
1939年9月,在薛岳總指揮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日軍最精銳的第6師團及第13師團奈良支隊在飛機炮火支援下,向湘北新牆河中國陣地共發動8次進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關麟徵指揮三個軍,以張耀明五十二軍充當主力,在新牆河堅守三日,打退敵人多次進攻,陣地幾乎被炸平,自營長以下全體官兵全部戰死,無一生還。第3日拂曉,陣地失守,五十二軍官兵與日軍展開了極其慘烈的陣地爭奪戰,幾經肉搏,重新奪回陣地。其中以守草鞋嶺的三營官兵尤為悲壯。營長史思華帶領全營官兵500餘人與5000日軍展開殊死搏鬥。第2日,全營500餘人全部戰死殉國。
抗戰勝利後,第五十二軍和雲南滇軍到越南接受日本投降。接受美援後,成為半美械裝備的部隊,兩個師裝備一個美式輕裝步兵師的武器配備,師炮兵營配備七五山炮,非美式制式的105榴炮;並混用國產武器。此時,趙公武出任第五十二軍軍長,梁愷任副軍長,「光頭將軍」劉玉章出任第2師師長。
1946—1948年,東北戰事示意圖。(看中國視頻製作)
1946年1月,東北保安司令長官杜聿明奉命率領8個軍總計20多萬國軍精銳,自雲南開赴東北剿共。雖然第五十二軍是半美械部隊,「裝備與軍容,均不如友軍(指孫立人新一軍、廖耀湘新六軍、石覺第13軍等中央軍精銳)遠甚」(劉玉章評價),但劉玉章指揮第2師英勇奮戰,一舉攻克遼寧本溪。此後,劉玉章僅用兩天便攻克立陡峭壁的大小摩天嶺。在攻打安東(今丹東市)之戰中,劉玉章閃電進攻林彪共軍程世才四縱,以一師兵力完成了3個軍6個師的任務,五天奪取鳳凰城(今鳳城)。此後,五十二軍在軍長趙公武的率領下,一鼓作氣,再次擊敗東北林彪共軍,攻佔瀋陽和撫順。
劉玉章指揮第2師縱橫東北戰場,所向披靡,成為國軍在東北戰場的中流砥柱之一。「劉光頭」的名號令東北共軍聞風喪膽。
1947年8月,參謀總長陳誠接替剿共不力的熊式輝,出任「東北行轅主任」(東北軍政最高長官)。陳誠在東北大力擴軍整編,免去趙公武的軍長職務,先后晉升副軍長梁愷、覃異之為五十二軍軍長。師長劉玉章自己要求離開東北赴南京中央幹訓團受訓。1947年冬,林彪共軍發動冬季攻勢,佔領城市18座,消滅東北國軍8個師約15萬兵力,五十二軍第25師等國軍整師被全殲。
1948年2月,「東北行轅」改組為「東北剿匪總司令部」,衛立煌出任東北剿匪總司令。剛遭重創的五十二軍軍長覃異之請求辭職,於是在南京受訓完畢的劉玉章被召回東北,出任五十二軍第六任軍長。
此時,東北戰局已是風雨飄搖。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劉玉章指揮五十二軍,依然連克遼陽、劉二堡子、鞍山,在東北國軍中,獨創「遼南三捷」,給林彪共軍以猛烈打擊。
1948年10月,林彪共軍發動了遼瀋戰役(國民黨稱「遼西會戰」),原本隸屬第九兵團的劉玉章不願歸上校廖耀湘指揮,經上峰批准後,劉玉章率五十二軍迅速搶佔營口,以掩護國軍後方。林彪在指揮共軍佔領錦州和基本上包圍國軍最精銳的廖耀湘第九兵團後,驚覺劉玉章52軍竟然衝出了包圍圈,急令共軍向營口方向追擊,企圖全殲劉玉章國軍。在背靠大海的營口石橋子陣地,劉玉章指揮5個團兵力,向林彪追兵發動絕地反擊,血戰擊潰3倍於己的共軍;再率領五十二軍一萬多人登船撤至葫蘆島,再船運到江蘇常州。五十二軍成為唯一成建制撤出東北戰場的國軍。
1949年夏,劉玉章指揮五十二軍參加上海保衛戰,在月浦擊潰粟裕三野共軍一部。之後,在軍長劉玉章率領下,五十二軍先撤到舟山,後至澎湖,再撤退到臺灣。五十二軍成為唯一成建制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的軍級部隊,從此成為蔣介石和國民黨的頭號王牌軍。
1954年,第五十二軍的番號改為第八軍。
(未完待續)
點擊延伸閱讀:《中國傑出抗日名將 榮膺中美英法二戰勳章(視頻)》
點擊延伸閱讀:《國軍抗日剿共十大王牌軍(一) 第七十四軍 第七軍(視頻)》
視頻:國軍抗日剿共十大王牌軍——第五十二軍 (看中國原創視頻)
(看中國版權所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