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肩痛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肩部疼痛,有時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頸肩痛的發病人群越來越年輕化,高發年齡已降至30歲以下。肩部疼痛,有時也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兆,切不能掉以輕心!
肩關節結核與肩周炎均有肩痛和功能受限,但肩關節結核起病緩慢,常有午後低熱、夜晚盜汗、全身乏力、面色蒼白、顴部桃紅等全身症狀。肩關節結核早期感局部隱痛,休息時減輕,勞累時加重,一般無放射性疼痛。從單純骨結核轉變成全關節結核時,疼痛加重。
全關節結核早期,由於炎性滲出液增加,關節腔內壓力升高,疼痛比較嚴重。以後,膿液穿破關節囊,並向周圍軟組織間隙內流竄,關節內壓力下降,疼痛又減輕。當發生混合感染,則局部又腫脹,疼痛隨之再加重。至晚期,關節呈纖維性強直,疼痛反而消失。X線片有助診斷。
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
長時間保持一個固定姿勢,例如伏案工作、開車,都會使頸肩部位的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得不到放鬆,長此以往會造成慢性勞損。因此出現肩膀酸脹、疼痛。年輕人肩膀酸痛多屬於這一類。
頸椎病
頸推跟肩膀相鄰,因此預椎病發作時,頸椎和肩膀酸痛常「結伴」出現。此外,如果頸椎病較嚴重,壓迫了神經根,還可能出現肩膀或手臂麻木。
頸椎病引起的頸背酸痛、頸部活動受限,往往都是由於神經根受壓刺激導致的。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症、頸椎間盤脫出症的總稱,主要由於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症。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鬆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並引起各種各樣症狀和體徵的綜合症。
肩周炎
50歲左右是肩周炎高發期,如果頸肩部夜間疼痛、上舉手臂疼痛、肩關節活動受限,且在勞累、受涼後出現,那很有可能是肩周炎。老年人的肩膀痛六成是肩周炎導致的。
猛提重物
猛提重物、摔倒時肩部支撐、外來暴力牽拉,可能造成急性啟袖(肩關節周圍的肌腱)撕裂;長期打網球、棒球,經常游泳的人,慢性肩袖勞損比較常見。60歲以上的人群,約三成患有不同程度的肩袖損傷。
左肩痛要留意是否心臟有狀況
心絞痛、心梗心肌缺血時疼痛不單單是在心前區,也會放射至左肩等部位。心絞痛常因勞累或興奮誘發,休息後疼痛可緩解。心梗則常在睡眠或安靜狀態下發病,常伴有面色蒼白、大汗淋漓及呼吸困難、心衰等嚴重表現。一般冠心病病人除了肩痛外,還會有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樣不適。
另外,冠心病發作時疼痛一般持續時間不長,且肩關節活動不受影響。肩周炎的疼痛歷時較長,並常伴有關節活動受限。
右肩痛可能是膽囊炎
膽囊和右肩等部位的感覺神經有重疊部分,所以,膽囊發炎會引起右肩及右肩胛下隱痛。如果除肩疼之外,還有反覆發作的胃灼熱、噯氣、反酸、腹脹、噁心等消化不良症狀,
急性膽囊炎症可刺激右膈神經末梢,出現右肩部皮膚反射性疼痛。右肩疼痛難緩解時,應及時到醫院做彩超檢查,看看是否有膽囊炎。
莫名疼痛可能是腫瘤
肩部莫名疼痛找不到原因,有可能是腫瘤導致的。當頸肩部出現莫名的強烈疼痛感時,不要錯以「肩周炎」對待,可到醫院做CT排查。
肱二頭肌肌腱炎及腱鞘炎
和肩周炎不同,雖然都有肩前疼痛,但患者常有肩部牽拉或扭曲等輕微外傷或過勞史,部分患者因受風著涼而發病。疼痛可向上臂和頸部放射。
「養肩」運動是最好的「藥」
無論是勞損引起的肩痛,還是肩周炎導致的肩關節活動受限,「養肩」運動才是最好的「止痛藥」。
1、時鐘運動
身體挺直站立,收下頜並挺胸收腹。雙手側平舉,像在鐘錶中時針、分針在9點15分的位置。雙手從側平舉(9點15分)舉到10點10分處,反覆練,以感到頸部肌肉酸脹為宜。
2、雙肩繞環
自然站立、屈肘,手指觸肩,兩手同時向前繞環。繞環時速度盡量慢,充分向外用力。也可手臂伸直做該動作。每組20~30次,做3~4組。
3、聳肩運動
挺胸抬頭,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挺胸抬頭,兩臂垂直於體側,然後兩肩同時盡量向上聳起。讓頸肩有酸脹感。兩肩聳起後,停1秒鐘,再將兩肩用力下沉。一聳一沉為1次,8次為1組,每天可做3~5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