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誤怒轉彎
宋代陸游《老學庵筆記》記載:
宋哲宗紹聖、元符年間,有個叫馬從一的人,擔任南京排岸司督察。恰逢漕運使巡視,馬從一跟隨眾官,一起去迎接、拜見。漕運使一見到他,就火冒三丈,當即叱責他說:「聽說你不稱職,正想查辦你,為什麼不趕快辭職回鄉?居然還敢來見我?」馬從一驚慌恐懼,訴說自己是湖南人,迎合父母的意願,竊居官職,享受俸祿。並不停地向他苦苦哀求。漕運使觀察他說的話,是湖南口音,這才消除怒氣,態度漸轉溫和,說道:「湖南也有司馬光的家族嗎?」馬從一答道:「我姓馬,監察排岸司。不與司馬光家族沾邊。(那時司馬光正失勢)」
漕運使聽了,就微笑著說:「這樣,那你努力盡職盡責就行了。」原來,他開始誤認為馬從一是司馬光家族裡的人,所以想迫害他。從那以後,馬從一以名片拜見別人,只稱「監南京排岸」。聽到這件事的人,都認為好笑。
【評點】
古代有所謂株連,一人之禍,牽累九族,以致朋友、鄉親的日子,都不好過。這則筆記中的漕運使,不知是誰,大概和司馬光不是一派,他趁司馬光失勢,遷怒司馬一族,無端興罪於馬從一,險些鬧成一場誤會。幸虧他知錯還能轉彎攺正,不然馬從一,就得蒙冤受難。
做上官者,第一要冷靜溫和,孔子曰:「溫良恭儉讓以待之(對待他人)。」
這個漕運使,比中共邪黨的歷代黨魁都好得多,他能接受意見,能改錯,能轉彎!
正是:
漕運使尚是好官,
自己錯了能轉彎。
中共邪黨壞到底,
心狠手辣腿腳軟;
鴨子死了嘴殼硬,
掉進糞坑堅持臭死:不洗臉!
二、「論菜」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記載:
真西山,即真德秀,字景元。宋代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曾任翰林學士、參知政事等職。學宗朱熹,人稱西山先生。
真西山曾經寫了一篇大文章《論菜》,其中寫道:「老百姓不能夠一天面有菜色,士大夫不能夠一天不知道菜味。」我(宋羅大經在《鶴林玉露》中說)認為,老百姓有菜色,是因為士大夫不知道菜味(經常只吃海鮮、大歺)。如果朝廷裡從芝麻官到公卿大夫,都是能夠吃素餐、粗菜的人,那麼,他們一定知道自己的職責在哪裡?老百姓何愁沒有飯吃?
【評點】
以「菜」論官與民,出語新奇。百姓不能有菜色,意在生活該富足,不要面顯飢黃。而士大夫不能光吃佳餚而不知素菜味。說的則是做官貴在儉約,要切實體驗百姓的活法。因此,真西山哪裡是在論菜,而是在論治國治民的原則和方法呢。
三、趙清獻徇私
元代盛如梓《庶齋老學叢談》記載:
趙清獻,趙拤,字閱道,北宋衢州(今屑浙江)人。曾任殿中侍御史、轉運使、參知政事等職。為政清廉,有「鐵面御史」之稱。謚清獻。
趙清獻未中迸士時,鄉里的大戶陳氏,請他教育自己的兒子。陳氏的妻子每年做新鞋送給他。趙清獻被地方上推薦去京城參加進士考試,陳氏贈送了一大筆錢財給他,使他能夠赴京應試。隨後,趙清獻因家裡貧窮,錢用完了,陳氏依舊又送了一筆錢給他,並帶著行李送他到了京城,一次就考中了進士,官漸漸做大了。
陳氏的兒子,後來因為人命案,被關在監獄裡。有人對陳氏說.「從前在你家作家教的趙秀才,如今在朝廷做高官,他可以幫助你。」陳氏就和妻子商量,妻子說:「你應當親自去,我仍然做鞋子送給他。」陳氏到了京城開封,趙清獻的守門人,不為他通報。陳氏就等趙清獻上朝後回家時,在馬前向他施禮。趙清獻請他進了家門,陳氏送上妻子做的鞋子,趙清獻拿著進了內室,過了很久,洗了腳穿著新鞋出來,詢問陳氏的來意。陳氏把原由告訴他,趙清獻說:「你暫時住在書院裡。」
過了十多天,陳氏沒有說話的機會,他一申述,趙清獻只是連連應承。
過了一個多月,陳氏告辭回家,趙清獻說:「你姑且放寬心。」又過了兩個月,趙清獻寫信告訴陳氏,他的兒子已經赦免一死。原來趙清獻只是派親信的僕人到衢州,每天送飯到獄中。掌管這件案子的官吏聽說了,就從輕發落了陳氏的兒子。衢州的人,至今還在說這件事。
【評點】
趙清獻有「鐵面御史」的稱號,暗裡也徇私情。和明目張膽謀私的人不同,他做得不動聲色:只派親信去獄中送飯,結果辦案人不能不給他面子。「鐵面御史」使殺人償命的國法,成為虛話。但是,「衢州的人,至今還在說這件事。」卻是很有深意感人。
四、周忱瑣記為公
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記載:
周忱,字恂如,明代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曾任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撫、工部尚書等職,謚文襄。
江南巡撫大臣,唯有周忱最有名。因為他的才能、學識本來就超過別人,而且,他留心公事,也不是別人趕得上的。
聽說,周忱有一冊日記,親自記錄每天做的事情,沒有絲毫遺漏。就是每天是陰是晴,是風是雨,也一定詳細記載。譬如說:某一天,中午以前晴,中午以後陰。某一天刮東風,某一天起西風。某一天日夜下雨。人們開始不知道他這樣做是為什麼。
有一天,一個百姓來報告:運糧船被風刮走了。周忱詢問他丟船是哪一天?午前還是午後,刮的東風還是西風?那人不知道而胡亂回答,周忱把實際情況一一告訴他。那人驚訝、佩服,使其行騙沒有成功!
於是,人們知道周忱記錄風雨,也是為了公事,不是隨便寫寫的。
【評點】
曾任工部右侍郎、江南巡撫、工部尚書等職的周忱,留心世事,每天寫日記,大小必錄,雖嫌煩瑣,終歸有用。周忱就以這,見了成效。不過,這只是一個方面。它同時說明:為官,理應心細,體情察物,久而久之,自然會增長學識、才幹。周忱的學識、才幹過人,也許這是原因之一。
五、清除異己,生死互忌
明代陳洪謨《繼世紀聞》記載:
劉瑾:本姓談,因投靠宦官劉氏,故以劉為姓。興平(今陝西興平)人。自閹入宮,性狠善辯,深得明武宗寵信,大小政事都由他一人處置,後圖謀不軌,被殺。
張永:人名,明武宗初年,掌管神機營,和劉瑾一派。後與劉瑾分裂,並深惡劉瑾行事,劉瑾圖謀不軌時,上書請誅殺劉瑾。
劉瑾想獨掌朝政大權,就盡力清除排擠自己的人。一天,他乘空對明武宗說,把張永調到南京,武宗批准了,劉瑾當天就驅趕張永,逼他上路。並在各處禁門張榜,不許人進出。張永發覺後,直接跑到武宗皇帝面前,訴說自己無罪,是被劉瑾陷害。武宗把劉瑾召來,當面說清楚。兩人言語不合,張永就揮動拳頭打劉瑾,谷大用等人勸解,並要各位近臣備下酒菜為劉瑾、張永說和。因此,張永才沒有被貶出京城,但從此痛恨劉瑾。
【評點】
權勢、利祿的誘惑,使朝廷大臣爭權奪利、彼此傾軋,這是很平
常的。劉瑾與張永之爭,是封建社會政治黑暗的一個側影。清除異己,生死互忌。中共邪黨,與此不差毫釐!
六、小人諂態,千奇百怪!
明代於慎行《谷山筆麈》記載:
蔡京,字元長,北宋興化仙遊(今屬福建)人。曾任開封知府、戶部尚書、右僕射、太師等職。在位時排除異己,搜刮民財,後被宋欽宗放逐到嶺南,死於途中。
小人諂媚的樣子,無所不至,古今是一個道理。蔡京在位的時候,他的黨羽有個人叫薛昂,因為蔡京援引,得以執掌朝政,於是,他全家都為蔡京避諱,有人失誤,說了蔡京的名字,沒有避諱,就用鞭子抽打。他曾經失誤說了蔡京的名字,就自己用手打自己的嘴巴。諂媚到了這樣的地步,真是可悲。
張居當宰相,正在位時,有個朱御史,是外來的幕僚。張居正臥病在床,滿朝的士大夫,都為他設立牌位,祭祀祈禱。朱御史甚至在馬上,用頭頂著香盒,跑到寺廟裡去。不久,刺史出京巡視,京城長吏照舊例送上祭祀後的牛羊豬,朱御吏大吃一驚,罵道:「你沒有聽說我在為張丞相(張居當)吃齋嗎?為什麼把肉食送給我?」這又比薛昂諂媚得更厲害了。唉!諂媚的人,真要能夠以趨附、侍奉權要的心,來侍奉君主,一定是忠臣;來侍奉父母,一定是孝子。但他們心甘情願這樣巴結權貴。小人諂態,千奇百怪!把他們作為奴才,圈起來餵養,也沒有玷污他們。
【評點】
喜歡諂媚奉承的人,在強者面前,彷彿是溫順的羊,一副奴才模樣,唯恐恭敬得不夠而生冒犯,於是有種種醜態。在他們自己是一片虔誠,實在是讓世人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