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代人急功近利,總想做件大事,一蹴而就,一夜成名、一夜致富。從不把「小事」放在眼裡,卻不知道大事是從小事積累而來,同時,不重視小的錯誤也會造成大的失誤,成「千古之恨」。五千年傳統文化給後輩留下很多典故,闡述了「滴水穿石」的道理。
古人認為:「小」中有「大」,「小」水滴不斷滴下,力可透石;「小」火星足以燎原;「小」不忍,即足以亂大謀;每日一件「小小」的善行,足以廣結善緣,任何「大善」都是從「小善」積累而成的,誰也不能一蹴而為英雄,成大事者,必先從小事做起。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選自《後漢書》)
陳蕃欲「掃天下」的胸懷固然不錯,但錯的是他沒有意識到「掃天下」正是從「掃一屋」開始的,「掃天下」包含了「掃一屋」,而不「掃一屋」是斷然不能實現「掃天下」的理想的。
如果連小事都不願意做,怎能幹大事業呢?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其《勸學》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這些古聖先賢的智慧告訴我們,不管幹甚麼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沒有人可以平地起高樓。因此,只有從小事做起,積累一點一滴的進步,最終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個成語出自《老子・六四章》。老子用了許多事例,來說明事物總是從小到大發展而成的。他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意思是說,用雙臂才能合抱的大樹,生於細小的幼枝;很多層高的亭台,是從第一筐土壘起的;千萬里那樣遠的路程,開始於腳下的第一步。
清代文學家彭端淑在《為學》中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在四川邊境有兩個和尚,一個貧窮,一個有錢,兩個和尚都準備去南海朝聖禮佛,富和尚對窮和尚說:「我幾年來一直打算僱條船順江而下去南海,還未能實現,你依靠甚麼去呢?!」
一年之後窮和尚已經從南海朝聖歸來,可是有錢的和尚卻沒有做好出行的準備。窮和尚告訴有錢的和尚,經過一年的長途跋涉,我只憑手中一個喝水的瓶子和一個裝齋飯的鉢盂,就完成了我的心願。有錢的和尚聽過之後羞愧得無言以對。窮和尚篤志力行,而有錢的和尚只停留在口頭上,所以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古時候有些讀書人學識淵博、才華出眾。這並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寒氈坐破、鐵硯磨穿,才能學成。因此「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表示一個人立志立事,須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既不能好高騖遠,更不能誇誇其談,只有一步一個脚印才能實現夢想。
愚公移山是記載在《列子・湯問篇》中的一篇古代故事。在冀州的南部,黃河的北岸,有兩座高山叫做太行和王屋,這兩座山占地方圓七百里,高有數萬尺,北山住著一位叫做愚公的老翁,他年紀已經將近九十歲了,他就住在這兩座高山的正對面。由於這兩座高山阻擋了往北的通道,無論進出都要繞很遠的路,愚公對這個情況非常的頭痛。
這天他召集全家人一起商量,為了使這條路一直暢通無阻直到豫州南部,漢水南岸,他決定動手將這兩座山剷平。第二天愚公就挑了三個比較能夠挑負重擔的子孫,跟著他一起去鑿石頭、挖泥土,然後他們把挖下來的土石,用畚箕運到渤海的邊上。
河曲智叟譏笑愚公,認為他們人力小,山這麼高大,怎麼可能剷平這兩座山。愚公則說:「我就是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但是這兩座山又不會長高,又不會長大,我有甚麼可擔心挖不平它們的呢!」河曲智叟聽愚公這麼一說,啞口無言。
愚公以九十歲的高齡不因為自己的力小而無所作為。他認為積少成多,哪怕每天只能移走一點點土石,日積月累,總會將大山移走。而他的精神感動天帝,天帝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兒子將兩座山移開,從此以後,冀州的南部,漢水的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就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秦朝李斯所著《諫逐客書》)。任何一件小善都是土壤都是細流,從小善做起,日行一善,一句善語,一個微笑,一杯熱茶,一次關燈……積小善成大德。老子說:「夫唯嗇,是謂早服,是謂重積德」。假如我們在任何場合都能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就一定能夠達到漸臻大成的最佳之境。同樣「勿以惡小而為之」,小的惡行不以為然,日積月累也會釀成大禍。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