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19年7月11日訊】自從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之後,歐洲的英、法、德三國不斷要求伊朗遵守伊核協議,甚至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創建了一個新的國際貿易結算機制。
歐洲央行重啟量化寬鬆
2015年,歐洲央行為推動經濟復甦並力保債務的可持續,曾開啟一輪量化寬鬆並導致歐洲主要國家的國債出現大面積負利率。
當時,美國、日本、中國等經濟體的經濟復甦勢頭良好,全球貿易爭端尚未爆發,歐洲央行順利辦成了這件事。但今天,全球經濟局勢已經截然不同。根據7月陸續發布的全球PMI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全球製造業達到了2012年以來最疲軟的狀態,特別是新訂單正在快速收縮,全球需求下滑明心。
眾所周知,50是PMI表示經濟強弱的臨界點,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榮枯線。當PMI高於50時,說明經濟總體在擴張,當PMI低於50時,說明經濟總體在收縮,是需求下滑導致經濟總體陷入收縮狀態。
6月份的摩根大通全球製造業PMI指數錄得49.4,跌至6年半以來最低,弱於5月前值49.8,也是2012年下半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個月不足50榮枯線。歐洲的製造業數據更是慘不忍睹,6月的Markit製造業PMI終值為47.6,低於5月前值47.7,不僅連續第5個月處於萎縮區間,也創三個月最低。
面對從去年到今年以來歐洲經濟的慘淡局面,歐洲央行開始不斷唱「鴿」。日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在葡萄牙辛特拉歐洲央行論壇上發表講話,他表示,除非歐元區通脹前景有所改善,否則將出臺新一輪貨幣刺激措施,有可能重啟2.6萬億歐元的量化寬鬆計畫。這直接導致歐洲很多國家的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出現了比2015年更大面積的國債負利率。
歐洲央行行長馬里奧•德拉吉(Mario Draghi)(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最新數據顯示: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394%,創下記錄新低,也就是說要把錢借給德國政府十年,每年要付給德國政府0.394%的利息才可以借出去;法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106%,為有史以來首次;比利時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暴跌至負值,目前歐元區超過一半以上國債已經是負利率。
據機構統計,到6月25日,全球負收益率債券規模達到12.9萬億美元,以歐元區國家的國債為主。
當今,以歐元、美元為代表的紙幣長期都在貶值,這是常識,可用這些不斷貶值的紙幣購買歐洲部分國家的國債,不僅沒有利息收入反而還要倒貼,這真的是一個荒唐到極點的現象,可以說是人類數千年文明史上的奇景。
長期低利率的隱患
所有常識性的謬誤都是不可持續的,引爆這一奇怪問題的導火索在何處?
歐洲普遍已經進入老齡化,導致內需不足,歐洲央行不斷打壓利率與匯率的目的無非是為了推動出口,同時給那些高債務國家的債務續命,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義大利等南歐國家。
可今天的經濟局勢已經與2015年截然不同,世界各個主要經濟體都在承受巨大的經濟增長壓力,這本質是次貸危機之後世界各主要央行不斷印鈔、導致債務規模高速膨脹的結果,也是如今製造業新訂單快速萎縮的根源。
為了應對這一險惡的經濟局勢,作為全球最主要經濟體和消費終端市場的美國已經拿起關稅武器,以保護自己的內需市場免受外部過剩產能的衝擊。7月1日,美國政府宣布計畫對40億美元歐洲輸美商品徵收額外關稅,這意味著,美方擬對歐洲輸美商品徵收額外關稅的規模擴大至250億美元。歐洲欲繼續通過擴大對美國出口推動經濟增長,可美國人卻說:此路不通!
這也意味著,歐洲央行繼續通過打壓利率(匯率)擴大向美國和世界出口的通道已經受到制約。所以,歐洲央行現在欲開啟新的量化寬鬆措施很可能只能實現一個目標——壓制歐債收益率,給義大利等國家的債務續命。
但長期的低利率是有嚴重後患的,比如,當存款利率為負的時候,人們會傾向於持有現金,這會破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威脅到銀行的安全等等。當歐洲央行再次開啟量化寬鬆之後,歐元區就類似一個僅僅會喘氣的病人,經濟增長難以提振,債務勉強維持,而銀行的隱患不斷加重。
可憐的歐洲!
兩種情形可讓歐洲這位病人病入膏肓,從而導致債務危機的迅猛爆發:
第一,國際金價開啟升勢。
如今的歐元區資本陷入困境,經濟增長不振,投資收益率就難有保證,相應也就無法吸引資本流入;歐洲央行不斷打壓債券利率,債券市場自然不是私人資本的好去處;資本收益率不足,上市公司的收益難有提升,股市自然無法吸引資本。因此,歐洲股市的表現一直弱於美股。歐洲國家普遍已經進入老齡化,這會導致房屋需求不足,再加上有些政府(尤其是德國)對炒房採取十分嚴厲的態度,這裡自然也不是炒房者的樂園。
所以你看,股市和樓市都不是歐元資本的好去處。這種私人資本困境,恰恰是歐洲央行敢於肆意進行量化寬鬆的根源,有利於歐洲央行「逼迫」歐元資本進行消費或投資。
但是,當國際金價進入升勢之後,就會吸引歐元資本持續購金,進而給歐元區經濟帶來通貨緊縮,推動經濟繼續低迷,於是,歐洲央行通過量化寬鬆提振經濟的意圖就宣告破產了。
第二,伊朗掌握了歐洲的命脈。
伊朗一旦擁核,沙特、阿聯酋、以色列等國必然進行軍事反擊,力圖消滅伊朗的核設施,這會是必然發生的事情。以色列和海合會國家在美國的幫助下對伊朗實施軍事壓力,伊朗預計會處於劣勢。
無論爆發戰爭,還是伊朗採取封鎖霍爾木茲海峽的反擊手段,都會導致國際油價暴漲,歐洲必然出現原油短缺、通脹暴漲、實際利率暴漲,讓歐元區陷入劇烈的經濟衰退,歐債危機也會立即爆發。
考慮到這樣的後果,為了安撫伊朗,避免伊朗進入戰爭狀態,歐洲國家力保伊核協議,甚至幾乎達到了跪求的地步。而伊朗也以加大核燃料生產、衝擊伊核協議規定的核燃料存量上限來威脅歐洲國家,目的當然是希望歐洲幫助自己對抗美國,進而擺脫困局。
可當伊朗真正突破核燃料存量上限之後,歐洲將面對十分現實的核危險,歐洲國家中以英國為首(它對中東原油的依存度相對較低),就會陸續採取更現實的態度,站在美國一邊,因為英美兩國本質上都不能容忍伊朗具備核打擊能力。
而無論是金價的漲勢,還是波斯灣危機,本質上都是一件事,因為戰爭和石油危機也必然推升金價,進而帶來歐洲的銀行業危機和債務危機。
可憐的歐洲,已經深陷債務危機和國際地緣政治的漩渦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