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觀察》報告發布。(圖片來源:metamorworks/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7月28日訊】有求職機構近期發布了一份報告,叫做《2019年高校應屆生專業就業競爭力觀察》。其中數據顯示,2019年應屆畢業生期望工作的前十五強城市,依次是北京、廣州、成都、上海、杭州、深圳、武漢、鄭州、西安、南京、重慶、長沙、天津、合肥、蘇州。其中,除合肥外全部是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另外,新一線城市成都僅次於北京與廣州,超過上海與深圳位列第三。而作為直轄市的天津,竟然落到了長沙下面,也是讓人沒想到的地方。
這幾年大學畢業生的選擇,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首選一線城市的應屆生比例,已經從2013年的51%,降到2019年的31%,而首選新一線城市的應屆生比例則已經達到了39%。大家在看重工作機會的同時,也會不由自主的衡量一個城市的生活成本,另外,更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大家會考慮是否能夠在一個城市扎根下來。
像北京、上海這兩座城市,高校最多,畢業生也最多,但是這兩座城市扎根下來的成本最高,希望也最渺茫。從數據上看,北京目前還是畢業生的首選地,但報告也指出,這只是一個暫時的選擇。很多大學生畢業生,由於剛剛畢業,仍然希望在一線城市碰碰機會。如果再過幾個月,仍然找不到心儀的工作,那麼這些畢業生就會轉戰廣州,成都,杭州,深圳,武漢這樣的城市去找機會。收入雖然有所降低,但支出的下降幅度更大。而且也有希望留下來。
還有一組數據也印證了這個觀點,2013—2015屆畢業後在「北上廣深」就業的本科畢業生,工作三年後,其中37%的人去了新一線城市。可見現在新一線的競爭力在持續增強,大學畢業生在政策的指引下也是蜂擁而至。企業的競爭,其實本質上就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流動必然會造成企業布局的改變,在新一線設立分公司,招到同樣品質的人才,卻可以少付很多薪水,少支付不少房租成本,企業何樂而不為?所以大量明星企業,都會在新一線落地,甚至把業務逐漸向新一線城市傾斜。上面那15個城市,未來必然具有很強的經濟競爭實力。
另外,從本身的經濟發展來看,廣東和江蘇這種貿易為主的省份,強勢領跑全國,這兩個省份正好代表了兩個地理方向,廣東是南,而江蘇是東,也代表了兩個重要的發展區域,廣東是珠三角,而江蘇是長三角。2018年廣東的GDP是9.7萬億,江蘇也有9.26萬億,兩個省份今年超過10萬億,是大概率事件。而從均衡來看,江蘇更強,江蘇有23個百強縣,廣東只有2個,這也就是說,江蘇是整體強,而廣東是局部爆點,深圳,廣州,佛山,東莞,惠州這幾個城市太突出了。
廣東,江蘇之後,就是山東和浙江,但是這就有點分化了,山東是經濟總量很高,但是增速下來了,而浙江是總量雖然跟山東有差距,但增速很快。類似的還有四川和福建,這些地方都是,經濟有很強的基礎,但是經濟增速依舊很快。
從今年上半年的經濟來看,增速快的基本都在南方,而增速慢的,不及全國的基本都在北方,最低是天津只有4.6%,陝西和山東,只有5.4%,內蒙古是5.5%。所以很明顯,之前的東西差距逐漸被現在的南北差距所取代。以長江劃線,長江穿越的,以及長江以南的省市,現在上升勢頭很猛,雲南貴州這種經濟總量落後的地區,最近都能以9%的GDP速度增長,而長江以北,特別是華北和東北,現在有點找不到經濟的方向。人才不愛去,自身也找不到新的增長點。還是處於吃老本的狀態。
而一些重工業省份,能源地區,這幾年更是已經開始收縮。比如東三省,山西,還有內蒙,甘肅,這幾個地方原來都是靠重工業和能源發展,能源品價格大幅下跌之後,這幾個地方的人才開始大量流失,收縮的跡象相當明顯。
跟過去不同,原來全國人民都是在北漂,海漂,但是總體受到政策限制,很難扎根下去,所以才有外來人口和流動人口的稱呼,一到過年就人口大搬運。現在我們新一線全面開放,就是要讓人才穩定下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去經濟發達,增長更快速的地方去尋找工作機會,然後順便落在當地,再也不回老家了,甚至反向把父母帶過去。這種變化,將加速城市間的經濟實力對比。最後會讓強者恆強。
十幾個新一線城市,將繼續擴張,直到接近一線水平,而北方的能源城市和工業城市將繼續收縮。不出十年,南北差距,將比東西差距還大。這種趨勢已經不可阻擋,所以年輕人,應該盡早決斷。即便你能力再強,留在收縮的地區,也是沒什麼希望的。要努力的趕到風口上去,才能夠順風而行。
30年前的深圳你沒趕上,現在的新一線崛起的機會千萬不能再錯過了。否則不但是你自己,甚至給你的家人,你的後代,都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我們之前也說過,一開始是先知先覺者離開,最後城市收縮的厲害,會讓後知後覺者也被迫離開。先走的你的資產還能盤活,房子還能賣掉,後走的固定資產就很難再有價值,而且別的城市已經發展起來了,機會也就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