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和「一葉知秋」一樣,都是透發著古人對自然界敏銳的觀察力及其具備簡潔有力的解說能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諸君好,小編又來向大家介紹節氣啦!這一次,小編依舊是該節氣的日子一到才介紹當天的節氣。可是,今日不同的是,小編可要說得再精準一點:8月23日的18:02,正是處暑到來最精準的時間。此外,小編可要免掉描述節氣眾事的慣例,這次換來說說「七月流火」這一個成語。
處暑之時有機會欣賞「七月流火」星象
話說處暑這一個節日呢,鄰近七夕與中元節這兩大華人的重要民俗節日。再者,處暑所處於的秋季,還是個會讓人備加小心謹慎的時節。因為步入秋天後,炎暑消止,各地溫差漸大,雖然天乾物燥,卻也是個多颱多災的季節,故人人不可不隨「節」應變!
然而在這些秋夜涼風襲來的晚上,大家除了可以抬頭觀星以外,還能夠欣賞到天空中「七月流火」的星象。由於處暑是黃曆所示的七月中氣,古人早已於《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中提及「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
上述的「豳風」,乃是指《詩經》中的十五國風之一--古豳國(現今的陝西省邠縣南)的民俗歌謠。「豳風」總共有七篇詩,內容主要敘述了古豳國農民於一年中的農家生活,此亦是中國最早出現的田園詩。
只是,文中為何提及「流火」?其實,「流火」中的「流」字,是指「星宿西沉」,「火」則是指「大火」,也就是指涉「心宿二,天蠍座α星」這一顆恆星。此乃根據《宋史・志第三・天文三》所載:「心宿三星,天之正位也。」故可知,心宿具有三顆星,「大火」星居中,故「大火」又稱為「心宿二」。然「流火」即為:天空上的心宿二所出現的縮時(沉下)動貌。根據《堯典》所載:「日永星火,以正仲夏。」我們可知,鄰近「芒種」前的仲夏子夜,「大火」會由東向西運行,出現在中天上。當時間一達黃曆七月子夜,「大火」就已經西斜到快接近地平線了,看上去就是接近屋脊的位置,此即「七月流火」。古人認為這情景看似大火流過天際,代表著「暑退秋至」之意。
當處暑一過,你若觀察子夜時的夜空,將能發現「大火」會沒入地平線。當然,在後半年的夜晚中,你是再也見不著「大火」的。
你若欲形容秋天的炎熱,可別忘了運用「秋老虎」這一有趣的詞彙喔!(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因此,「七月流火」代表著「將寒之漸」此一星象。不過,在傳承的過程中,人們習慣將「流火」這一詞彙用來代表「黃曆七月」,也就是指:夏暑之氣漸退,秋季將至的時候。故「七月流火」和「一葉落知天下秋(一葉知秋的前身)」一樣,都是透發著古人對自然界敏銳的觀察力及其具備簡潔有力的解說能力。(欲知「一葉知秋」的典故,請參見:〈古人的智慧有多深?這四字告訴你!〉)
不過,雖然「七月流火」這一成語的本意是指天氣轉涼,但是現代人多不顧及其原意,反倒用來形容天氣炎熱。其實,若欲形容此時的炎熱,可別忘了運用「秋老虎」這一有趣的詞彙喔!((欲知「秋老虎」的起源,請參見:〈秋天與「秋老虎」究竟有什麼關係呢?〉)
無論如何,我們總能自「七月流火」以及一些出自古籍中的詞語看出古人的構思--反映自然天象與民生的緊密聯繫及對應。由此可知,古人的實際思維不但不古板,還挺靈活有趣又務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