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新中產,是除了財產方面之外,考慮了精神和價值層面的東西。(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9月24日訊】最近有一個2019新中產白皮書發布,這裡面有些數字還是挺有意思的,所謂新中產,是除了財產方面之外,更大的考慮了,精神和價值層面的東西。
其中,資產方面,新中產的家庭淨資產中位數是371萬元,平均負債是112萬元。新中產大幅度的負債來自於房貸,但負債率正在持續走低,去年是23%,今年是18.4%,他們的解釋是,因為新中產的年紀在30多歲以上,這時候他們早就已經買了房子,所以隨著還貸款,每年的負債率是在向下走的。
這裡面有幾個概念要解釋一下,中位數的意思就是劃分上下兩部分,中間的那個數,比如1234789,中位數就是4,但是平均數就是4.8,所以中位數更能代表中間水平,不至於被一些巨富階層給平均了。從這份報告裡,我們能看出,如果用平均數來算的話,那麼淨資產是496萬,中位數比平均數低不少,說明窮人更多富人更少,窮人更窮富人更富。
關於收入方面,報告指出,去年有50%的人覺得自己明年的收入會增長10%,但今年只有30%的人是這樣以為了,這估計是受到了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但現在兼職者已經越來越多,大家都在自己想辦法提高收入,數據顯示88.3%的新中產有工資以外的其他收入,也就是說,你身邊的10個朋友中有9個除了工資以外有其他收入。
他們幾份收入疊加,其實總體收入未必會下降。56%的新中產擁有房產,其中39%是自住房產,17%是投資房產。而在一個家庭的財產分布中,房產也是佔據了56%,17%是存款或銀行理財,14%是股票基金等金融資產,7%是公司股權,6%是冷門資產,覺得這個統計可能有問題,或者說樣本有問題,我們的資產結構可能70-80%以上都是房產,特別是越大的城市,房產配置比例越高。56%應該明顯低估了。這應該是富裕階層的資產配比。
新中產在育兒方面的花費巨大,2015年一年花2萬的佔52%,2016年一年花5萬的佔10%。到了2018年,新中產平均每年花在單個子女上的教育費用接近10萬,可見現在已經不光是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問題了,而是變成了一種教育恐慌,這錢要不花出去,父母都會覺得對不起孩子,所以其實他們是在花錢買安心,但是真的對孩子好嗎,這麼多開銷對孩子都有益處嗎?這個可能並不確定,至少很多家長想不明白。
綜合來看,新中產是最近幾年提的比較多的一個詞,但其實新中產,新就新在了時代特徵,這個時代什麼樣,中產階層就是什麼樣。這個時代快速發展,新中產就會頻繁跳槽更換工作,時代造就了高房價,新中產負債就會很高,房子就會佔據絕大部分資產比例,時代讓教育走出家庭,父母忙於工作不能在身邊陪伴成長,便會多花錢,企圖得到心靈上的安慰。這都是時代的結果,其實人性根本未變。用王陽明的話說,大家都在被習氣所染,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其實中產的定義已經越來越模糊了,你是不是中產,可能很多人都會有歧義,之前有一個標準說是年入5萬到50萬就是中產,拜託!年入5萬和50萬,差距巨大好嗎?年入5萬在一線城市,如果租房恐怕只能住合租房,每天地鐵公交,一日三餐盒飯,根本也存不下什麼錢。那麼50萬就是中產了。
之前有調查顯示,大概只有6成左右的人認為,年收入在20-50萬,算是中產階層,因為這個收入階層,想靠自己的力量買套房,至少要等10-20年,除非家庭中,夫妻雙方都是50萬收入,否則生活質量改善其實並不大。這部分家庭,可能只想住的好一點,所以通常會揹負數百萬甚至上千萬負債,每月收入的絕大部分用於還房貸,最後手裡的錢也並不多。
在一線特大城市,其實一些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層,如果他們要相互結合,基本就是這樣的家庭,家庭年收入即使沒有百萬,70-80萬應該問題不大,但是這部分家庭通常工作壓力極大,工作強度極高。其實生活也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幸福。甚至工作也並沒有那麼穩定,業績威脅隨時存在。
所以,中產本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意味著有車有房,能夠在一個城市扎根,可以給子女最好的教育,自己也能在社會中處於一個精英的位置,能夠獲得一定的社會競爭力。但這個中產也不好當,需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加班工作,還需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甚至揹負負債,犧牲掉很多家庭生活的時間才能維持這種生活。
永遠別忘了,中產是人的中產,也就是你在人群中的位置,所以這是一場人生的排位賽,永遠是不進則退。不可能給你原地踏步的機會。那些想安心過小日子的中產,35歲以後,很容易步入中年危機。現在任何新興企業,幾乎都不會給35歲以上的基層員工機會,所以如果你到這個歲數,還沒沒有成為公司骨幹,那就有點危險了。在35歲以後還能不能保持中產的生活方式,就不太好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