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將領陳納德創立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來華助戰,成就一代佳話。(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我和中國發生了如此密切的關係,大家共患難,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個中國人。」──《陳納德將軍與中國》
隨著備受爭議的電影《大轟炸》的演出風潮,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影視作品近年來也與日俱增,抗日戰史也是一直是個熱門話題。
在抗日戰爭中,美軍將領陳納德創立美國志願航空隊(飛虎隊)來華助戰的故事更是一代佳話,但是很少人知道,這位勞苦功高的飛虎英雄卻因為他堅持畢生的信念,曾被中共稱為「反動的飛賊」、「空中強盜」……
美國飛官 緣結中國
陳納德(Claire Lee Chennault)於1893年出生在美國德州的一個農民家庭,幼年時的陳納德就喜好閱讀,尤其是偉人的傳記。如拿破崙、南方名將李將軍,甚至是東方的成吉思汗。他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他於11歲時受洗,並一直保持著閱讀《聖經》及禱告的習慣,這影響到他日後的行為,在未來他投入中國戰場時,在部屬出發前總是要先祈禱,希望能得到神的祝福,進而戰勝敵人平安歸來。
高中畢業後,他便考入克里佛航空學校,並在畢業後投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任飛官期間他完成了一本戰術著作,強調戰爭中空軍的重要性,但當時未受到美軍當局的重視。然而蘇俄共產集團卻看上了他,更要以三倍以上的薪資以及豪宅、汽車及私人司機的代價,邀請陳納德出任蘇聯紅軍飛行教官。但這時陳納德就認為蘇共將是未來自由世界的敵人,所以拒絕邀請,以上尉軍銜默默退役。
不久,陳納德收到了蔣介石與宋美齡的邀請,希望他擔任顧問,協助中國發展空軍。他接受了這個邀請。同一年,對日抗戰爆發,陳納德獨自招募美國退役飛行員,組成了第14志願轟炸機中隊,並參與了淞滬會戰。會戰結束後,陳納德自願留下,與中國併肩作戰,即使日軍以外交手段威脅利誘,他始終不為所動。
飛虎成軍 揚名戰場
1940年蔣介石、宋美齡和陳納德合影。(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1938年日軍發動武漢會戰,一次任務中出動40餘架轟炸機空襲武漢,陳納德派出20架戰鬥機迎戰,結果日軍戰機幾乎全數被擊落,只剩3架落荒而逃。
1940年後,蘇聯空軍援華人員陸續撤走,中國空軍在數量上處於絕對劣勢,中日戰機比例達1:53,日本完全掌握了中國的制空權。有鑒於此,陳納德決意返美,在軍界、政界宣傳中國國民抗戰事跡,爭取各方支持,最後終於說服美國國會及羅斯福總統。
美軍為中國提供了100架P-40戰鬥機,陳納德同時招募了近300位航空人員前來中國,至此美國志願空軍大隊正式成立。在整個二戰期間,飛虎隊總計對日作戰31次,以損失500架飛機的代價,擊沉或重創223萬噸日軍商船、44艘軍艦、13,000艘100噸以下的內河船隻,擊斃日軍官兵66,700名,為中國的抗戰發揮了無可計量的貢獻,陳納德頃刻之間成為美國人人稱道的英雄,獲得「飛虎將軍」的盛名。
蔣宋美齡女士曾這樣說道:「在中國國運最嚴重的關頭,你們帶著希望和信仰飛越了太平洋來到中國。因為這個緣故,不僅我們空軍,而且我們全國都展開雙臂來歡迎各位……當你們翱翔天空時,你們無異是用火焰在空中寫出永恆的真理,給全世界都看到……」
左派當道 離華返美
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後指派史迪威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的團隊幾乎都由左派人員組成,他們嚴厲批評國民黨官員。史迪威曾對美聯社的記者說:「中國最需要的就是處決一百名高級領導人!」而另一方面稱中共為「民主的進步改革者」,並進一步要求美方將支援中國政府的資源轉向支援共黨政權。
個性剛直的陳納德,多次與史迪威發生衝突,最後第14航空隊的後勤被刪減了四分之一,到抗日戰爭即將結束的前夕,陳納德被解除了職務。在離開前,他說:「我已盡我最大努力,我已盡我的責任,我對別人也無怨恨,我只怕我們打贏勝仗,卻失去了一切,連帶真正的和平在內……」
當時,重慶成千上萬的群眾自發地前來為陳納德送行,百姓們親切地稱他為「老臉皮」,當時百姓們不讓汽車開動,而是把陳納德的汽車抬起來走上層層台階,一直抬到重慶中心廣場,在觀禮台上裝飾著飛虎隊的標誌,中國政府授予他最高榮譽的勛章。
當人們排成一隊爭相與他握手的時候,陳納德望著送別的人海,淚水淌流在他飽經風霜的臉上。一位多年來跟隨飛虎隊的國軍地勤人員說:「自從馬可波羅以來,還沒有一個外國人能夠如此博得中國人的心。」
返回美國後的陳納德有次參加了華人慶祝抗戰勝利的遊行隊伍,他看著隊伍中的華人,想到了在中國土地上那歷經戰火人民的臉龐,破碎的河山、家園,勢必有著更艱鉅的戰後工作,所以他決定重返中國。
一個戰士的道路
1945年12月,陳納德再次重返中國,這時的陳納德已意識到中共準備開始擴張的意圖,然而此時美國國內的輿論大多是支持中共,認為共黨是得民心的土地改革者。
1946年蘇俄開始大規模資助中共,共軍也開始在各地佔領軍事要點,盟軍統帥麥克阿瑟下令要求中共停止行動,但中共置之不理。陳納德成立民航空運隊,協助國軍運送救急物資。同時也回美國拜訪多位參眾議員,請求支援在中國奮戰的國軍部隊,他向華府提出警告:
國務院的對華政策是本末倒置!我發現僅1/6的計畫是用於急迫性的軍援。我一再的提及要給予中國有效的軍事援助,否則中共將會在未來六個月拿下華北!
然而陳納德的努力未能改變美國的對華政策,這時中共的正規軍人數較前一年擴大了七倍以上,他們大規模向國軍進攻,陳納德運用航空隊協助國軍運送了高達七百萬噸的物資,但難以扭轉情勢的發展。
中共將陳納德定位為「反動的飛賊」,完全否定他抗日時期的功跡,不斷進行負面宣傳,面對記者的追問,陳納德僅做簡單的答覆:我對於黨派之爭全無興趣,我僅是為了中國人民而戰。
1948年3月陳納德回國做最後的努力,他與議員們討論美國的外交政策,他不斷強調:蘇俄背棄了中蘇友好條約中的承諾,它正扶植一個武裝叛亂的政黨反對國民政府,陳納德要求國會要全力支持國軍對抗中共,因為目前共產黨已控制了華北的大半部分,局勢已對國軍大為不利,部分參眾兩院的議員們雖對陳納德的信念給予支持,但也未能改變當局的政策。
這時中國的情勢也不斷惡化,中共最後奪取了政權,中華民國撤退臺灣。這一年陳納德自傳《一個戰士的道路》及專著《論美國對華政策》陸續出版。
至死不渝的信念及未盡之路
陳納德專心於著述,想為這一段歷史留下見證,並期望日後美國政府別再重蹈覆轍,在《論美國對華政策》的前言中,他寫道:
我們美國不得不承認我們將中國的土地拱手讓給了共黨,在對日本的戰爭中,我在重慶見識到了蔣委員長不斷地號召他那衣衫襤褸的軍隊去抵抗那日本野蠻的進攻。
他是在極大不利的因素下英勇領導著國軍走向勝利,然而作為盟軍的美國對他的作為如同芒刺在背,想到這點我就感覺到可恥……
我們美國怎麼可能容忍,甚至幫助蘇聯共產勢力,來替代在中國被粉碎的日本帝國主義!到今日我們中美二國六萬萬的民眾,以及全世界自由社會的人們正受著這一連串對華政策失敗的悲劇結果。
不久後韓戰爆發,共黨也陸續滲透中南半島地區,美國當局至此逐漸意識到陳納德的建言的重要性,開始關注了臺灣及在中南半島的情勢。中情局資助了陳納德的空運隊準備讓其作為東亞反共的堡壘。陳納德的空運隊在韓戰中,運送了近三萬噸的物資及一千餘傷兵,同時讓中情局的情報人員得以穿梭在韓國及東南亞之間,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1953年夏天開始,陳納德在美國各地進行巡迴演說,提及共黨滲透東南亞的危機,這期間共產國際開始向全世界擴張,陳納德除了與麥克阿瑟將軍一同支持中華民國反攻大陸的計畫外,更主張要建立一支國際志願空軍作為反共陣營的滅火員,只要哪裡出現可能遭遇赤化的危機便前往協助滅火。然而這計畫始終未得到國務院的支持,最後只能無疾而終。陳納德繼續經營民航空運隊作為戰場上的後援及情搜機構,他反共的信念一生未變,直到生命的最後,陳納德仍不斷的努力為他的信念奔走。
1956年初,陳納德長久以來的肺病逐漸惡化,歷經多次的治療,病情仍時好時壞,陳納德感到自己可能將離開人世,因此用這剩餘的時間好好陪伴妻子陳香梅和兩個女兒。他寫下了遺書:我不知未來會如何?一切都掌握在神的手裡,但是女兒們,要記住:要誠實、有道德、忠貞與(感恩)所有人們的仁慈對待。
艾森豪總統為了向這位勞苦功高的英雄致敬,於1958年7月15日要求國會晉升他為中將,該建議三日後即獲得通過。在住院中的陳納德知道自己被晉升的消息沒太大的反應,以他在二戰的功績即使晉任上將也絕不為過,他在意的已不是世間的名。面對來訪的老友他一一點頭致意,此時的他已骨瘦如材,要說話已相當困難。
即使在臥病期間,他仍不間斷的寫信給參眾院議員,請他們務必關心共黨在世界的擴張以及支持在臺灣的中華民國。陳納德將軍人生的大半部分與中國緊密相連,就如他曾說過的:「我雖然是美國人,但我和中國發生了如此密切的關係,彼此共患難,同生死,所以我也算是半個中國人。」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關心著他曾奮戰過土地上的人們,希望他們能早日脫離共黨的統治。
陳納德將軍於1958年7月27日逝世,終年65歲。各國大使、軍政高層及飛虎隊成員們都陸續趕來參加他的喪禮,他被安葬於華盛頓特區阿靈頓軍人公墓。他的墓碑正上刻著他所獲得的各種獎章;背面是用中文寫的「陳納德將軍之墓」,這是阿靈頓公墓中唯一的中文字。
參考資料:
《陳納德將軍與中國》陳納德原著 陳香梅譯 傳記文學出版社
《論美國對華政策》陳納德原著 申報館編輯發行
《陳納德》(美國)傑克・薩姆森著(前飛虎隊隊員)石繼成、許憶寧譯 東方出版社出版
責任編輯:辰君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