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仍有阻力


【看中國2019年11月4日訊】(法廣RFI)東盟十國與中國、日本、印度、韓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六國4日將舉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議第三次峰會,希望盡快建成這個涵蓋全球近45%的人口,佔全球GDP總額三分之一、全球貿易近30%的世界最大自由貿易區。但相關談判進展似乎並不順利。

建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倡議最早於2012年由中國提出,談判始終未有實質進展。但在中美貿易關係漸趨緊張的背景下,中國政府開始積極推動談判,一方面,美國的關稅制裁使長期依賴出口貿易的中國經濟處境困難,廣大的亞洲市場不失為緩解困局的一個出口;另一方面,與亞太地區國家密切經貿關係,推動地區經濟融合,也有利於中國擴大地區影響,平衡美國在該地區遏制中國實力擴展的努力。而川普(特朗普)政府上臺後,立即宣布美國退出歐巴馬任內達成的<跨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協定>,也為中國在該地區推動自己的貿易體系打通了道路,並將美國排斥在這個亞洲區域經濟整合努力之外。

不過相關談判進展並不順利,協定簽署連續三年一推再推。泰國政府十分希望能在其擔任東盟輪值主席國期間完成談判,一再宣布談判取得進展。但隨著峰會開始,各種消息顯示,有關協議在本屆峰會上簽署的希望變得渺茫。東盟十國領導人2日在全體會議上再次呼籲建立開放的區域市場。有消息說,泰國政府想退而求其次,推動在曼谷峰會上達成共識,但將協議簽訂推遲到越南接棒東盟輪值主席國之後。但有分析人士認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未來能否變成現實,此次曼谷峰會談判最為關鍵。

綜合各方消息來看,印度的立場似乎是談判陷入困境的最主要原因。中國與東盟2010年起建立的自貿區已經一再升級,中國與東盟成員國也有雙邊自貿協定,但與印度並無此類協定。印度方面擔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一旦簽訂,將導致大批中國商品湧入國內市場,對國內經濟造成壓力。印度政府也對中方在談判中一家獨大的立場多有不滿。

但印度遠不是談判推進的唯一障礙。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希望未來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包含知識產權保護、勞工權益保護、環境保護等條款的立場,也未能在16國中贏得共識。

有媒體報導,急於求成的中國幾個月前曾提議先達成一項由13國參與的協定,將印度、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排斥在外,但立即遭到日本和多個東盟成員的反對。

中國努力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與此前歐巴馬政府試圖實現的「跨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最大的不同,當然首先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沒有美國的參與,而跨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中國不在其中。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集中商貿往來,而跨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協議則範圍十分廣泛,包含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業交流、勞工保障標準、環境保護等內容。

美國退出「跨太平洋貿易夥伴關係協定」之後,日本推動與相關國家修改原協議,簽字建立了由11國組成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日本同時也沒有缺席中國努力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談判。

文章來源:法廣RFI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