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發布藍皮書稱,中國新經濟的競爭力只約為美國的一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2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作為中南海智庫的中國社科院17日發布藍皮書稱,中國新經濟的競爭力只約為美國的一半。在內外環境均不佳的情況下,中國經濟明年面臨更大的挑戰。
在名為《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19年》的報告中(以下簡稱 藍皮書),中國社科院認為,中國新經濟的競爭力只約為美國的一半,「中國的新經濟面臨不平衡發展,中國在數字化和智能化領域具有較好的基礎和競爭力,但創新能力、綠色化和網路化能力的發展相對滯後。」
藍皮書建議具體到政策上應該優化政府服務,對拿不準的不要隨便監管,避免「撒胡椒面式」的監管和過度監管。
藍皮書課題組構建的新經濟指數包括創新能力、全球化、綠色化、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等六個一級指標,其中,美國囊括了創新能力、綠色化、數字化、網路化和智能化共五項指數的第一,全球化指數位列第七。
新經濟競爭力主要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機器人以及節能環保等產業的發展狀況和競爭力。具體到分項指數來看,發現近年來中國全國創新能力指數出現下降趨勢,從2015年的5.6下降至2017年的4.2。
2016年,「新經濟」首次被寫進「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彼時報告提出,「當前我國發展正處於這樣一個關鍵時期,必須培育壯大新動能,加快發展新經濟。」
藍皮書稱,「政府選擇性產業政策,在趕超時期有其合理性,但因為規定了產業發展的方向,會在一定程度上將創新限定在產業政策鼓勵發展的領域內」;「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選擇性產業政策的弊端日益突出,顯現出不符合生產力發展的趨勢,亟須對產業政策進行改革。」
在12月16日,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公布一系列經濟數據。11月工業和消費增速均優於預期,雙雙創下五個月高位,投資則持穩,11月份製造業PMI的指數是50.2%,比上月上升了0.9個百分點,在連續幾個月低於臨界點之後首次回升,達到榮枯線以上。非製造業的PMI是54.4%,服務業PMI的指數是53.5%,都比10月明顯回升。反映消費的零售額增長了8.0%,也創下自6月份以來的最佳表現。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美談判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經濟增速下滑態勢暫緩,內外環境改善將有助於經濟在四季度止住加速放緩的腳步。不過他們也指出,儘管經濟下行壓力暫緩,但2020年各種挑戰和不確定性猶存,基建和製造業投資仍處於低位,房地產投資雖有韌性但2020年下行之勢恐難以避免。
日前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必須清醒認識到……結構性、體制性、週期性問題相互交織,‘三期疊加’影響持續深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會議再次強調「六穩」,「要完善和強化‘六穩’舉措,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協同和傳導落實機制,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這是2018年7月中共政治局會議提出應對經濟下行的對策。
《路透社》12月17日的分析文章認為,展望2020年中國經濟,在內外大環境均趨緊下,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全力護航「六穩」,就猶如在穩增長與防風險間走鋼絲。就業優先仍將置於宏觀調控政策的首位時,經濟增長目標維持在6%左右的支撐以及赤字率控制在3%的警戒線尤顯必要,但要寄望繼續出臺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減稅降費恐不現實。
曾任職中國國家統計局總經濟師、現為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的姚景源認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大,建議明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目標仍應定在6%左右,赤字率目標提升至3%,降息降准仍有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