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鄭和下西洋,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規模最大、影響最為深遠的航海活動。(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一、明朝下西洋的鄭和
鄭和下西洋,是明初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航海活動。
鄭和,原姓馬,回族,生於洪武四年,雲南昆陽州寳山鄉和代村人,鄭和的先世是西域人。永樂十五年,鄭和出使西洋時,路過泉州,在泉州伊斯蘭聖地行香,乞求聖靈保佑。鄭和也信奉佛教,也是佛門弟子,並取法名為「福善」。明朝人以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寳來尊稱鄭和為「三寳太監」。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開始注重和四鄰建立友好的關係。到了永樂帝時期,對於下西洋的人選,永樂帝做了慎重的選擇。要完成這一重大的歷史使命,不但要有出色的才能,還要有機智的外交才能和敢於冒險、不怕苦難的精神,最後永樂皇帝在他周圍的人群中最後選中了鄭和。
時年34歲的鄭和,領受了下西洋的任務,這對他來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他想到,幼年時,父親經常對他講述去朝拜天方的航海故事,他希望自己也能乘風破浪到世界各地去。偉大的理想終於變成了現實。
明初大量的物資都聚集在南京和北京,在這兩個地方都建有庫藏。鄭和下西洋所用的一切物資大都從南京倉庫支取。從南京倉庫支取的貨物主要有絲織品、瓷器、鐵器、糧食、布匹、書籍、金、銀銅,錢財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明初,政府在全國的許多地方設立了造船廠。南京建立的龍江造船廠規模最大,鄭和下西洋的寳船大多在這裡建造。淮南的清江船廠的規模也很大。在當時的大船廠裡,分工很細,有嚴格的管理制度。
明初的造船業,既發展了前人的技術成果,又積累了很多的技術經驗。寳船的下水問題,採用船塢的方法,解決了大船造好後下水的問題。創造了水密隔艙,就是每一個船艙之間嚴格的隔開,如果有一處漏水,不致影響全船。寳船粗短,在海水中穩定性強,船體能抵抗海浪沖打。
鄭和歷經無數次的艱難險阻,在二十八年的航海生涯中先後七次下西洋,到達東南亞、南亞、伊朗、阿拉伯、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共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顯示了中國人在造船、航海等方面的高超技術,證明當時中國在世界航海事業中居於領先地位。
鄭和統率船隊下西洋,普通船隻一般每次達二百六十餘隻,大中巨型寳船六十餘隻,寳船估計為一千五百噸級,能容納約二萬七千人。鄭和下西洋打通中國至東非海岸全程的海上交通,約一萬五千英里。鄭和下西洋,比其他國家的航海家早了近百年。無論在人數、船隊規模、艦船與質量都遠遠超過了此後歐洲中世紀的航海艦隊。
當時,中國以南海為界,把通往各國的海路劃分為東洋和西洋。鄭和七次出使航海都是走的西洋航線,到達的國家大都是西洋國家,所以人們稱他的航行為「鄭和下西洋」。鄭和是明成祖永樂皇帝信任的太監,人稱「三保太監」,佛家語音轉為「三寳太監」。因此「鄭和下西洋」在史書上又稱「三寳太監下西洋」。鄭和下西洋,是明初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航海活動。
二、東晉時代意志堅定的法顯
法顯是中國東晉時代的高僧,也是中國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譯家。公元334年,他出生在平陽郡武陽一個龔姓人家。法顯在局勢動盪、戰亂不休的歲月中度過了他的前半生,也是在這種混亂的形勢下開始他的佛國之行的。
法顯有兄長三人,都在幼年夭亡。他的父母害怕他也遭到不幸,在他3歲時就把他送到廟裡當沙彌,以乞求佛祖的保佑。他10歲時父親逝世,不久母親也不幸身亡,使他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虔誠信佛中。法顯20歲時受大戒。他聰明、正直、有志氣,能嚴格遵守教義對僧侶的約束,受到人們的尊敬。但是當時還沒有完整的戒律典籍,僧侶們都不守清規,法顯對此深有感觸,便立志親自去佛國求法。
公元399年3月,已經65歲的法顯約了眾僧侶一行五人,從長安出發西行求法。他們沿著河西走廊西行,當時河西走廊一帶割據勢力林立,所幸的是,這些割據一方的統治者多寵信佛教,所以法顯一行得以順利通過那裡。後來求法隊伍逐漸增大,但是到了最後只有法顯一個人得以順利回來。
法顯在公元409年來到斯里蘭卡,被島上濃厚的佛教氛圍所吸引,他花了兩年時間抄集島上的經律。他在回國後撰寫的遊記中把斯里蘭卡稱為「獅子國」,他的描述引起了研究早期中斯關係的學者廣泛的關注。
法顯等人曾經離開敦煌後,出陽關西行,進入了著名的白龍堆大沙漠。他們之後所到的地方都是沙漠地帶,這裡的地域氣候極為乾燥,白天酷熱,夜裡則很寒冷,天氣變化無常,東北風一刮,沙子瀰漫天地。無論是人還是牲畜都會被埋沒在沙漠裡。
法顯一行人所到達的西域主要是今天的新疆和田一帶。他們受到了當時君主的熱烈歡迎和禮遇。他們在那裡對佛教有了更深的認識。
法顯他以65歲的高齡從中國的長安(今西安)出發,花了六年時間,過流沙(泛指今新疆中部大沙漠),穿越蔥嶺(帕米爾高原以及崑崙山、喀喇崑崙山脈之總稱),到達印度的北天竺和中天竺地區,當他抄錄了印度的佛經之後,不願再從陸路返回,而是聽從了一位船長的勸告,先到斯里蘭卡,在那裡等待回國的船隻。這就是他光榮並且偉大的航海經歷。
三、第一個抵達地中海的中國人──杜環
杜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唐代史學家杜佑的族子。天寳年間,他出征西亞。杜環在戰爭中被俘虜,從此,他漫遊了阿拉伯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到了地中海東岸,走完了古代絲綢之路的全程。
十一年過去後,杜環乘上商船,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踏上歸程,最後抵達廣州。唐代,由廣州乘船過南海,經越南南部南下,穿過馬六甲海峽,進印度洋進入斯里蘭卡,繞過印度南端,到達波斯灣,沿著幼發拉底河到巴士拉,這是當時海上絲綢之路最遠的一條航線。杜環就是沿著這條航線由大食國回到廣州的。
杜環是歷史上第一個到達地中海沿岸留下名字的中國人,也是第一個走完當時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全程的有名的旅行家,他的全部行程約八萬里。
杜環的旅途見聞,主要見於他的著作《經行記》。公元762年,杜環回國後,他根據自己的回憶,把在漫長的旅途中在各個地方的見聞寫成書,並且引起了當時人們極大的興趣。隨著歲月的流逝,這部書不幸失傳了。但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叔叔杜佑把他的書中的一些片段摘錄到了自己的著作《通典》中,所以,杜環的記錄得以在後代流傳下來。
在杜環所處的這一時期,唐朝和中亞、西亞以及非洲各國的往來極為頻繁,經濟和文化的交流及影響是非常廣泛和深入的。這種頻繁的交流和友好往來,大大加強了各國人民之間相互瞭解,促進了唐朝跟外國的經濟文化發展。這些都在杜環的《經行記》中有所體現,同樣,這部書為後人留下的許多珍貴的記載也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