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已延伸至科技領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19年12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美貿易戰已延伸至科技領域,12月23日消息,已破產的前日本半導體巨頭爾必達(Elpida)原社長阪本幸雄,就任中國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令輿論嘩然。
據日本共同社12月23日報導,爾必達公司原專注於DRAM製造,但其在2012年破產。2013年7月,爾必達公司被美國美光科技以20億美元的總價收購。
中國紫光集團在今年7月稱將開始DRAM生產計畫,而原爾必達社長的阪本幸雄便被紫光集團相中,阪本幸雄也在今年11月5日成為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負責指揮紫光在日本的設計中心。
阪本幸雄受訪表示,自己就任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的原因,是不希望以失敗者的身份結束人生。
報導指出,紫光在日本的設計中心,預計將招攬約100名技術人員,並計畫量產DRAM產品,阪本幸雄也稱,紫光集團的報酬約比日企高出5、6倍,而日本還有許多開發存儲器的人才。
日本半導體業界人士則表示,資金是存儲器開發的勝負關鍵,而在目前的政治環境下,阪本幸雄決定加入紫光集團,是很大膽的決定。
對於阪本幸雄擔任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兼日本分公司CEO一事,臺灣媒體「震撼」一詞表達驚訝,並透露促成阪本幸雄擔任紫光集團高級副總裁一事的是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高啟全,而高啟全是臺灣人。
而在最新一期的日本《鑽石週刊》獨家專訪中,阪本幸雄也證實,他正是在高啟全今年春季和9月上旬的兩度邀請下才接下了這一職務。阪本幸雄還透露,紫光集團的目標是5年內量產DRAM,他的工作就是協助其達成目標。
政經分析人士任重道撰文《臺灣大選政見會亂成一鍋粥 中共統戰部竊喜》認為,臺灣藍營與綠營長期對立,甚至出現「只問立場,不問是非」的現象,殊不知中共中央統戰部等幾個部門暗喜:臺灣越亂越好,亂,才能渾水摸魚,因為,水至清則無魚。相關部門對臺灣長期的滲透,包括對政治、經濟、商業、文化等方面或明或暗的干預時日已久。
去年中興通訊被美國「一劍封喉」的時候,中國大陸沒辦法自製晶元、解決這個問題時,緊急挖角臺灣半導體人才,因為這是最快的方法。而挖人才不外乎幾個方式,第一:支付高額薪水,一般的工程師,如果他在臺灣可領五萬元新台幣的月薪,中國大陸就直接給他五萬元人民幣(2018年6月,1人民幣等於4.7新台幣);第二:提供生活、交通等相關的優惠:從中國大陸回臺灣時,給當事人機票等補貼。對於更高級的人才,就直接搬到中國大陸去。
臺灣半導體產業已經成為中國大陸最佳的人才儲備庫,過去幾年,中國大陸對臺灣科技業的人才挖角成果不錯,已經從臺灣半導體業挖走不少標誌性的人物。
雖然美中雙方在2020年1月將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是,各界認為美中新的冷戰開始了。
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美國將祭出更多非關稅手段,美中科技冷戰會加劇。未來一年,中國也將進一步努力實現科技上的「自力更生」,而這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不穩定,更多的擔憂。
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肖恩·羅奇(Shaun Roache)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採訪時說,來年,川普(特朗普)政府可能會祭出更多非關稅手段:「我想,未來一年,我們可能會看到美國採取一些非關稅手段,特別是在科技領域。2020年,這將會造成更多的不穩定和擔憂。」
這位經濟學家解釋說,這些措施可能是針對某些特定部門的特殊出口限制,限制中國公司投資海外以及獲得它們所需要的技術。這些措施將使得中國很難發展自己的供應鏈。羅奇說,非關稅措施更複雜,風險更大,對美中關係長期的影響也更大。
美國已經在考慮採取羅奇所說的非關稅手段了。11月底,《路透社》報導說美國政府可能會阻止更多使用美國技術的外國產品供應給中國華為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