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叔座薦公孫鞅
魏國的宰相公叔座,生病了,魏惠王去慰問他,說:「公叔,你的病這樣沈重了,國家大事將怎麼辦?」
公叔座告訴惠王,他手下的御庶公孫鞅,賢德有能力,可以把國家大事委託給他。如果您不用他,就不要讓他出走魏國國境。
惠王沒有回答,出來以後,對左右的人說:「難道不可悲嗎!以公叔座這樣的賢明,而今叫我把國事委託給公孫鞅。多麼荒謬啊!」
公叔座死後,惠王不用公孫鞅,也不管他。公孫鞅往西遊說秦國,秦孝公任用了他,秦國果然因此而強盛起來,魏國果然因此而衰弱下去。
(《呂氏春秋•長見》)
二、趙襄子游於囿中
趙襄子在園林中游玩,走到一座橋邊,馬後退,堅持不肯前進。青莽是襄子的陪乘。襄子讓青莽下去察看,看見豫讓仰臥在地上,裝做死人。豫讓見到青莽,大聲呵斥,讓青葬趕快走開,說自己將有事(指刺殺襄子)。青莽說:「小時候,我和您是朋友,您要乾大事(刺殺趙襄子),如果我說出去,這就違背交朋友的原則。您將殺害我的君主,如果我不告訴他,這就違背了當臣子的原則。像我這樣,只有死去,
才合適。於是,就走開,自殺了。
(《呂氏春秋•序意》
三、王孫圉,論「國寳」
楚大夫王孫圉,到晉國訪問,晉定公設宴招待他,趙簡子故意搖動身上的玉珮,叮壋作響,在一旁陪宴。他向王孫圉詢問:「你們楚國的白珩,還在嗎?」王孫圉告訴他,白珩還在。
趙簡子又問:「白珩作為楚之國寳,有多少代了?」
王孫圉對筒子說:「楚國從來沒有把白珩,當作寳物。楚國所珍視的,有一個名叫觀射父的大夫,他善於外交辭令,能到各諸侯國去辦事,使諸侯不能把我們國君作為話柄。又有位左史倚相,能陳述先王典籍,解說各種事物,早晚向我們國君提供前代興衰、存亡的事例,使國君不忘先王的功業,又能取悅於上界神靈,順導其愛好與憎惡,使鬼神對楚沒有怨恨。又有雲夢澤,是金、木、竹、箭的產地,又是龜、珠、角、齒、皮、革、羽毛等物資的來源。是備作兵賦之用,防範意外事件,又可作帛幣,供招待和饋贈諸侯之用。若是結好諸侯的禮品具備了,又用適當的外交辭令去疏通,又有預防意外事件的準備,而大神也能佑助他。我們國君,就可以與諸侯和睦相處,國家和人民也得以安寧了。這些才是楚國的寳貝!我聽說國家的寳貝,不過六種罷了。明智通達的賢者,能裁斷評議百事,能輔佐君王治理國家,就把它當作寳貝。祭祀用的玉器,足以庇護嘉谷的生長,使無水旱之災,就把它當作寳貝。珠能防禦水災,就把它當做寳貝。鋼等金屬能夠製作兵器,防禦戰亂的,就把它當作寳貝。山林藪澤,足以提供財物用度,
那就把它當做寳貝。像那玉珮,相擊的喧嘩之美,我們楚國,並非蠻夷之邦,不能把它當作寳貝!」
(左丘明《國語•楚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