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黃易(1744—1802),字大易,號小松,又號秋庵,秋影庵主、蓮宗弟子,黃樹轂之子,浙江仁和人。能詩、工書、善畫、精篆刻。曾任監生,官濟甯同知。其父工篆隸,通金石。黃易繼父業,以篆刻著稱於世。隸書摹《校官碑額》,小隸有似《武梁祠題字》。精於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廣搜碑刻,繪有《訪碑圖》,並著《小蓬萊閣金石文字》等。故隸法中參以鍾鼎,愈見古雅。師事丁敬,篆刻相較於丁敬更有創新,與丁敬並稱爲「丁黃」。最早丁敬、黃易、蔣仁、奚岡四人齊名,稱爲西泠四家。人們一般習慣稱呼他們爲前四家。他的「小心落墨、大膽奏刀」,深得「字正、法正、刀正」之篆刻三昧。當時還有「蔣仁尚拙,黃易尚巧」之說。此後,陳豫鐘、陳鴻壽、趙之琛、錢松等人相繼崛起,合稱「西泠八家」。西泠八家都是浙江杭州人,故又稱為浙派,是清代以杭州爲中心的篆刻流派,直接開啓了近代篆刻。雖稱「浙派」,但其輻射遠不限於浙江一隅,對篆刻史的影響極爲深遠。其治印宗漢法常參以隸意,講究刀法,善用切刀表達筆意。方中有圓,蒼勁質樸,古拙渾厚,別具面目。
「西泠八家」雖以精湛的篆刻藝術揚名,但他們大都精通書法、擅長繪畫,在書畫創作上成就斐然。如丁敬擅長隸書,繼傳統自成一家,善寫梅、蘭、竹、水仙,筆間瀟灑,別有韻致;蔣仁書法師顔真卿、孫過庭諸家,行楷尤擅;黃易隸書筆劃圓潤平實,氣勢宏大,覺得古法,是爲大家,山水畫冷逸幽雋,以淡墨簡筆取神韻,有金石味;奚岡四體皆工,尤精行草,山水畫瀟灑自得,花卉有惲壽平氣韻,蘭竹超俗,爲浙中畫家巨擘;陳豫鍾楷書端莊秀麗,兼篆書,工畫山水、松、竹、梅、蘭,
嘗以篆法寫墨筆松、竹、梅卷;陳鴻壽書法長於行、草、篆、隸諸體,從漢碑摩崖中汲取養分,隸書具有「狂怪」的特點,結體自由,力透紙背,是「八家」中書法成就最高者,並善畫山水梅竹;趙之琛書法精篆、隸、鍾鼎文,尤具自家面目,畫山水師倪、黃,以蕭疏幽澹爲宗,花卉筆意瀟灑,間作草蟲,隨意點筆,各種體貌,無不逼肖;錢松隸、行書功力深厚,畫山水調色蒼古,有金石氣,亦善梅竹。
「西泠八家」的書畫篆刻藝術,對浙江的書畫印學發展影響巨大,尤其八家所領「浙派」篆刻,在歷史上綿延近150年,開啓近代篆刻之先河,並在江浙一帶薪火相傳,1904年西泠印社的設立,其與「西泠八家」文脈相連,淵源極深,印社中人無不對八位先賢推崇敬仰,其間效法研摩者,舉不勝舉。縱觀西泠印社的發展全過程,「西泠八家」之影響貫穿始終,並在其歷史沿革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