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漢武帝北征匈奴,西通西域。(手插繪畫:Winnie Wang/看中國)
說起漢武大功,其實並不止於武功。但僅就武功而言,有人提出,漢武帝開疆拓土是不是窮兵黷武。特別是關於北征匈奴,西征大宛這兩件事,是不是一部分人所認為的窮兵黷武,其實還是要看其原因,為什麼要征匈奴?為什麼要伐大宛?考慮到當時的環境,背景,會有助於做出理性的思考。這一篇僅就漢武帝為什麼要征匈奴而試作闡述。至於為何要伐大宛,放在下一篇來談。
回顧一下,漢武帝北征匈奴,西通西域,開西南夷,平南越……秦始皇未竟之事業,漢武帝不僅完成,且走到更遠。漢武大功,直至民國時代,仍為主流學者所稱頌。而到了近代,特別是中共打著中國之名,內行專制暴政,外行霸權滲透,又將中國歷史上開疆拓土時代的武功拿來為其所為做註腳,使得人們不能對這些過往的歷史有一種客觀的看待。
漢武帝征匈奴的國防意義
其實,對於這些事情,如果換一個角度,放到今天,也許會容易理解一些。比如今天的美國,如果美墨邊境的大蓬車衝入美國,並且燒殺劫掠,理由是我家太窮要住你家,川普會怎樣做,當然會出兵。如果出兵一次解決不了,會怎樣,就會繼續出兵,直到大蓬車遠離邊境為止。相信沒有人會不理解。那麼,漢武帝征匈奴也是如此。
在漢武帝征匈奴之前,匈奴一直為患邊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漢武征匈奴之前,匈奴一直為患邊境。戰國時匈奴就在為患秦趙燕等國,秦始皇一統六國,對匈奴大加撻伐,邊患得以解決。但秦祚不長,秦二世時,天下大亂,楚漢之爭繼起,匈奴趁亂南侵。到漢初時,河內之地已為匈奴所佔,樓蘭,白羊是也。之後連年入侵,殺害官吏士卒,少則幾百多則數千,又劫掠人口財貨,搶完就走,來如疾電,去如飄風。匈奴一直令漢朝很頭痛。
所以,從劉邦開始,漢朝就試圖解決匈奴之患,遂有平城之敗,白登之圍。所以然者,一來是彼時漢匈國力差距不大,二來是劉邦的對手冒頓單于是匈奴前古未有之雄主。最後,劉敬獻和親之策,這場危機以和親方式解決。想說一點,和親本身並無好與不好。就如同結盟。結盟是好的,城下之盟就不一定了。和親也未必不好,但兵敗和親,效果通常不佳。所以從漢初直至文景之世,匈奴不時南侵,漢朝用和親,用互市,用財帛都不能使匈奴嚴守和約,不相侵犯。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漢武帝征匈奴,是十分必要的。
但在當時,漢武帝面臨的阻力也很大。幾乎沒有多少人同意征匈奴。董仲舒,汲黯,主父偃,公孫弘,司馬遷,今天我們能叫得上名字,比較熟悉的漢武一朝的名人中,除了幾個文學之士與武將之外沒有多少是贊成征匈奴的。所以,漢武帝雖然從即位初就想一變和親之策,舉兵抗匈,但真正付諸行動已是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雖然漢匈首次交兵,漢朝衛青就取得龍城大捷,但漢朝上下在抗匈問題上達成一至,是直到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衛青擊走樓煩白羊,收復河內秦故地。此一戰使得帝都長安遠離匈奴勢力範圍,漢朝終於擺脫了動輒烽火傳至甘泉的危險狀況,之後漢朝罷蒼海郡,罷西南夷,專建朔方郡。而朔方郡於國防意義之重大,絕非當時俗儒所以為的「罷弊中國以奉無用之地」。
漢武帝征匈奴的文化意義
上述是從國防角度上講,從一國之君至少要保護本國子民土地的職責角度上去看漢朝征匈奴的必要性。這個道理就如同川普要讓美國偉大一樣,無可厚非。除此之外,超越其上,還要看到其於文化上的影響
說到這裡,我們首先,並且至少,要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誰的文明程度更高,所謂文明程度非僅指技術,而基於敬天信神而演生出的道德體系下所具有的文明表現。那麼誰的文明程度更高,誰的強大才是作福而不是為禍。
就如當今,美國強大了,世界不會感到威脅,北韓強大了,連它的中共老大哥也會坐如針氈。說到底,因為美國是個有信仰的國家,美國人的道德水準相對會高,所以相對來講,他有了核武器也不會亂來,而北韓沒有信仰,那裡所呈現的秩序是一種高壓下的奴役與服從,並與道德無關。那麼沒有道德沒有信仰的北韓有了核武器,就會對世界構成實質的威脅。
所以,北韓揚言要炸美國,這就是邪惡挑釁,美國把航母開到北韓門口,就是維護世界和平。此間的合理性與正義性是說到底是由文明基礎,亦即道德基礎決定的,而並非信口開合。同理,再看漢朝。匈奴來犯只是為了搶奪人口財貨,這是他們的謀生方式之一。當時的匈奴不會真的有一幅鴻圖想到要如何治理這個地方(一旦有了這種鴻圖,元朝可能會提前登場),事實上當時的匈奴在自己的生息之地上亦無所謂文明教化方面的治理,所以匈奴只會貪漢財帛,卻不懂得漢地有財帛是因為漢地有文明與教化,才會有相應的文明表現。
再看漢朝一方,漢朝鐵騎長驅深入匈奴,不是為了殺戮而殺戮,那是和親,互市,財帛都不足以解決問題後,所採取的以武止戈的不得已的辦法。而一旦匈奴人臣服,願意接受漢地文明教化,漢武帝對其的態度則是接納與優待,如渾邪王來降,漢武帝封他為萬戶漯陰侯,四萬降眾被分別安置在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五郡,仍使居匈奴故地,不改其俗,且保留其國號,從屬於漢朝,是為大漢屬國,這在今天看來也是極為仁道,大度,且予以尊重的。且漢武帝對匈奴人與漢人是一視同仁,而不是心懷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之類的偏見。如休屠王太子金日磾,能成為漢武帝的託孤之臣就是一例。這一點也是當時的政治精英(漢朝名公巨卿們)所不及的,比如汲黯就認為這是罷疲中國以事夷狄之人,甚至認為,抓到胡人,都應罰去做奴婢才好。所以,從這裡也可看出,雖然後來漢朝朝廷在抗匈問題上終於達成了一致,但在這個問題的認識高度上是各有不同。漢武帝要的不是匈奴之地(匈奴之地仍是分給來降的胡人住,有時也會遷徙漢朝人去住,那是因為不得已而如此,因為邊境空虛匈奴就會乘機來犯),漢武帝要的也不是匈奴的人(漢武沒有讓他們去當奴婢,而是信任他們出為大將,入為公卿),那麼漢武帝要的是什麼呢,是以兵威開道,最終是推行教化。就如2017年美軍轟炸敘利亞,是以兵威來制止阿薩德暴行,又如非共產與共產陣營的對抗中,西方民主國家並非要圖謀共產黨國家的地或人,而是要他們拋棄邪惡的共產主義思想及制度,接受當今世界普世的價值觀,在地球村做個正常人。
漢武帝征匈奴的歷史意義
漢武征匈奴,超越最基本的國防意義,以及更為深遠的文化意義,還有一層更為宏大的歷史意義。這一點將在西征大宛這部分結束後,再總結來談。
還有一點將一併談到的是,所以要寫漢武大功是不是窮兵黷武這個話題,是因為一部分人對於中國歷史上強盛時代的理解常常陷入中共所設計的誤區,把其與中共的霸權主義,大國崛起之類相等同。這是大錯特錯的。所以我們有必要認清歷史,如此才能看懂現在。並且,這並不僅僅是把歷史上的中國,與當今的中共區分開來這麼簡單而已,事實上,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要淘去的是歷史中的糟粕,繼承的是神傳文明之精髓,如此才能真正的清除中共,不只是在形式上,組織上,是在文明與道德的層面去根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