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日本人繪製的武漢三鎮地圖。(圖片來源:公用领域 wikipedia )
武漢與山城重慶、蓉城成都、春城昆明一樣,武漢市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別緻的名字——江城。爲何又號稱「火爐」?
也許大家要問:長江從上至下,流經了大大小小為數不少的城市,為何此稱獨鍾武漢?其原因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武漢遊玩,與史郎中在黃鶴樓上飲酒,邊飲酒邊欣賞音樂,喝到了興頭上,李白詩興大發,於是題下一首詩,詩名叫做《與史郎中飲聽黃鶴樓上吹笛》。詩是這樣寫的:「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武漢人非常喜愛「江城五月落梅花」中的「江城」這一佳名,於是自號為江城人。除江城之外,武漢還有一些其他的名稱,這些名稱的來源反映了武漢地區的歷史文化發展源源。
武漢三鎮的由來
武漢有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其發展的歷史、規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武昌之名始於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於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至鄂縣,並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今鄂州市互換的。從考古發掘來看,武昌在新石器時代的水果湖放鷹臺和南湖老人橋、洪山區花山鄉的許家墩和棋子墩等處,就是古人棲居之地。
舊時的武昌手工業發達,以造船、冶金、鑄造錢幣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黃鶴樓的屢次興廢,從三國時代至今已歷十餘次,每次重建都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反映出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築風格和特點。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06年,即隋朝大業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後,才迅速發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手工業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遊覽勝地,位於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昌和漢陽筑城起始於同一時期,約有1800年歷史。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後,漢口才獨立發展,僅有500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筑有城牆,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口後來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名聲和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武昌和漢陽,,明末清初,漢口已與河南朱仙鎮、廣東佛山鎮、江西景德鎮並列為全國四大名鎮,海外譽為「東方芝加哥」。漢口的港口貿易運輸業頗為發達,成為中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居民填溢商賈輻樓,為楚中第一繁盛處」。頗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間,漢口更盛於世,僅「鹽務一事,亦足甲於天下」。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於1905年在漢口修筑張公堤。這條堤對逐年降低後湖一帶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陸地,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擴建面積提供了方便條件,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1927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併作為首都,並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爲何號稱「火爐」?
為什麼夏天的武漢給人的感覺十分難熬?這是因為武漢地區江河湖泊眾多,水域面積大,白天太陽暴晒,水汽大量蒸發,空氣濕度增大,團團熱氣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將整個城市罩住,一方面使地面的熱量向空中輻射的速度減慢,室內氣溫持續不降;另一方面使人體表面不易散熱,宛如桑拿室,故汗出如漿,悶熱難耐,號稱「火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