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部溫暖,說明自身腎氣充足、血液循環良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腎臟是平衡人體運轉的重要器官,不但能排出代謝廢物,同時還能起到調節體內水電解質平衡、酸鹼平衡的效果。另外,腎臟也是平衡血壓的器官,一旦腎臟出現問題,那影響也會是全身性的。且腎臟疾病誘發腎衰是不可逆轉的,最終患者將會面臨「尿毒症」結局。
所以,大家對於腎臟健康不能忽視,通常腎臟出現疾病之後,身體都會有不同程度的症狀表現,比如尿液增多或減少、食慾變化等。除此以外,如果腳上有以下4個表現,也可能是腎臟受損發出的信號:
1、異常的足部浮腫
腎臟是人體內主要的水分代謝器官,多餘的水分需要通過腎臟排出,並帶走腎臟內多餘的廢物和代謝垃圾。如果說腎臟出現了問題,那麼多餘的水分就會蓄積在體內,從而排不出來,那麼隨著血液流向全身,當我們在站立行走的時候,由於重力作用,水分就會堆積在腳上,從而雙腳會出現浮腫的情況。
嚴重情況下,足部皮膚變得越來越通透、肌肉失去原有彈性,且恢復時間越來越長,最終發展為全身性水腫。
2、腳趾甲的改變
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腳趾甲,應該是光滑平整的狀態。如果腳趾甲出現蒼白、薄弱、橫豎紋、凹陷等表現,就可能是腎臟出現了問題。這是由於腎臟疾病出現之後,就無法對體內血液進行過濾和排毒,從而影響到全身血液循環,處於最末端的足部得不到充分的供血,腳趾營養缺乏從而引發該症狀出現。
另外,中醫經絡學認為,趾甲是反應腎臟健康的渠道,一旦腎臟健康有異,趾甲也會發生改變。
3、足部異常冰涼
中醫認為腎經源於足底,腳部的溫度依靠腎臟來滋養。這一點和西醫有所相似,科學認為足部溫暖與否,主要看體內血液循環程度。如果你的足部溫暖,說明自身腎氣充足、血液循環良好。而相反的,當腎功能出現異常之後,就會影響到足部的供血,導致腳部冰涼的症狀出現。
4、足跟疼痛
腳後跟疼痛和腎虛有直接關係,因為足少陰腎經就是從足跟部位穿過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從中醫角度而言,腳後跟疼痛和腎虛有直接關係,因為足少陰腎經就是從足跟部位穿過的。所以,當出現了腎虛或腎臟疾病之後,骨頭的精髓失去養分,足少陰腎經強壯度減弱,從而誘發足跟疼痛。腳後跟由於在人的行走中所受的重力的壓力,又循行腎經,所以如果是腎虛了,首當其衝的就是腳後跟。
另外,當腎臟出現器質性疾病後,對足部的供血會造成影響,處於缺血狀態下的組織,在活動時也會有疼痛感產生。
當然,以上幾個症狀只是身體發出的異常信號,但不能作為診斷腎臟疾病的標準。如果想要瞭解腎臟的健康情況,還需通過專業檢查來進行判斷。如果近期有以上症狀,且伴隨尿液的異常變化,那就需要及時檢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