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常言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上古夏、商、西周三朝,基本上屬於「部落聯盟制」,「王」是很多部落首領共同推舉而成的。「王」或可叫「天子」,此時如果行仁政,就可以讓天下長久一些,百姓也會生活的相對好一些。各地相對獨立的成份很多。此時人的道德標準還算處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人們都很自律,在此環境下,在西周時期形成了一系列的做人、為官的規矩——「周禮」。
此時來到地上的神和在地上修煉的神參與人中的事情也比較多。只因文獻較少,從記錄下來的文獻中我們都能領會。這些都是咱上幾篇中說的內容,在此就不做過多重複。
很多人在談起春秋戰國時代的時候都會有一種同感:這個大時代「一下子」就奠定了中華文明幾千年的各類格局。比如:儒、道、法、兵、縱橫家、醫家等等思想,統一六國的秦所設立的郡縣制度,都對以後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其中自然浸著神或者說創世主的心血。雖然說是「一下子」,其實也是對於上古三朝以及之前的諸多聖人對我們先民的文化啟蒙的一種總結式的集中反映和發展。
導致這個大時代的出現,從已有的文獻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出,分以下幾步走:
先是上天降地震示警,根據《史記・周本紀》記載: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伯陽甫曰:「周將亡矣。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
還因地上有女人「禍國」。這裡咱們要闡明是,不是把亡國的罪過歸結在女人(周幽王的妃子褒姒)身上。而是說,這個女人是帶著亡周的使命而來。
在《史記・周本紀》中關於記載褒姒的來歷寫的很「離奇」:在夏後氏衰微的時候,出現兩條龍,自己說是褒這個地方的兩位君主。夏帝經過占卜之後,留下它們的唾液,並將其用匣子之類的東西藏了起來。結果這個匣子經過了商和周初都沒打開過,到了周厲王的時候打開,唾液流了出來,結果陰差陽錯的投了胎,成為一個女人,後來進了王宮,是為褒姒。
由這段「離奇」的故事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兩點:
其一,一切事情似乎都已經早就有安排的;其二,這兩條龍和安排周王朝的神肯定有一定的因緣關係。什麼事情不會是無緣無故的。
這時如果周幽王這個關鍵人物能秉承著周朝先王們的聖德,多重德行,善待國人,也不會「啟動」亡國的序幕。也許周幽王就是來演繹亡國之君這個角色的。他比夏桀和商紂演繹的內容更為豐富。夏桀和商紂只是貪戀美色、美酒和對自己的過份自信,加之對百姓很不好;而周幽王除了這些毛病之外,還加進了「廢長立庶」(廢除原來的王后和太子,而立褒姒和她的兒子,這種行為是違背禮法的。是那個時代人不能允許和容忍的)和「烽火戲諸侯」(取悅褒姒,失信於諸侯)以及任用「佞巧善諛好利」之人(惹得民怨沸騰)的戲份。這下子亡國的序幕就拉開了:原來的王后申侯氏的家族不幹了,聯合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周幽王此時再舉烽火,也沒有用了,諸侯也不再相信他了。結果聯軍殺幽王於驪山下,美人褒姒也被擄走。西周也就結束了。這是周幽王二十一年(公元前七七一年)的事。
原來的太子宜臼在申侯和諸侯的擁立下繼承王位是為平王,為了躲犬戎的兵峰,而把都城從鎬遷到洛陽附近。東周開始。
東周從平王開始,天子的威信就一點點的下降了。諸侯的權利一點點的增大。
歷史上所說的「春秋時代」,一般來源於魯國史官編撰的《春秋》一書(這本書後人一度認為是孔子所編,後來覺得是魯國史官編撰比較合適。因為這裡還記述孔子的生卒時間。其實任何一部史書,在當時編撰好之後,都會有人去增訂,孔子至少在講學中大量講述此文獻)這本書是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開始。後人為記述方便也把平王東遷到魯隱公之間的五十年也算作春秋時代範圍內。
為什麼歷史選擇了魯國史官編撰的《春秋》作為一個時代的標誌(或者叫名字)?依我看是因為當初非常仁德與無私的周公旦的封地在魯,而繼承了周禮的文化氛圍比較濃重,加之孔子要在這裡開始倡導「復興周禮」,宣揚仁政等因素吧。促成魯國的史官寫的《春秋》被歷史選中。
當後人提起「春秋時期」主要就會想起儒道思想的發展、傳播與諸子百家的爭鳴,而征戰,雖然時有發生卻是處於第二位的。
寫到這裡咱不能不提一下,後來,盲人左丘明為《春秋》做注(或叫擴寫),寫成《春秋左氏傳》(即:《左轉》)。為什麼要留下這段文化。我個人覺得,是讓人明白:不要只用人眼睛去看待歷史,更要用心看待歷史,這樣才能不為表象所迷惑,才能看到真相和其背後實質的原因。非常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來很多眼睛很好的史官或史學工作者,卻都在篡改歷史為統治者服務。失去了歷史的真實性,貽害後世。在共產邪黨當政的國家尤為嚴重。
而「戰國時代」的說法,來源於西漢劉向根據這個時代留下的文獻所編撰的《戰國策》,記載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四零三年),三家(韓、趙、魏)分晉之時(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也是從這個時候寫起的)。到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二二二年)統一六國的事情。關於戰國時期開始年代有爭議,這裡只選用其中一種說法。
在武王伐紂時期,《史記》上說:「諸侯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儘管當時「八百」也許是大約的數字,但仍可見當時諸侯之多。而後人根據春秋時代史書中記載的諸侯國名稱的統計,說有一百二十四個。而周朝王室所擁有的直轄領土很小,這樣對於其他諸侯國,特別是對於大諸侯國的駕馭能力就顯得很弱小了。
寫到這裡我們不能不交代一下「王」這個字的演變:
根據甲骨文,王字本身有「斧鉞」之意,拿著它劈山開路、開疆拓土,賞罰臣子的人就是「王」。這裡面也隱含了王者被神賦予這種勇氣與智慧的意思。尤其是在上古民心未被完全開化的時候。等到系統整理上古文獻的春秋時期,這個字就被賦予更深刻的含義:孔子曰:「一貫三為王。」(西漢大儒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
在春秋戰國時代流行的「金文」,而「小篆」是後來秦統一文字時改訂的字體。作為以「博學」著稱的孔子,不會不知道這字的最初的意思。而且孔子時代正處於「金文」時期,從金文中還可以看出這個字有「斧鉞」的意思。個人覺得孔子說:「一貫三為王」,是說這個字表象背後的真相。即上天賦予為「王」者的本意:真正履行上承天時、下接地利,中正人和的使命,完成上天的託付,管理好一方眾生。而決不是讓處在這個位子上的人,可以任意的生殺予奪,無惡不作。
「王」這個字被孔子解讀成這個涵義,也奠定了中華五千年這個字的真正意義。同時也是因為孔子被上天安排來講述做人之理的高層生命,所以經他一解讀,「王」字在人中也就具有了這種文化的深層內涵。
過去三朝(夏、商、西周)和以前的歷史中,都是在為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做系統的鋪墊。自從春秋之後,經過上天安排的一些智者、聖者、覺者的奠定,中華文化的各個方面才逐漸、系統的被記錄下來,被後人參照。
春秋時期讓這些王者都出現在可以被後人認識的視野中(即詳細一些記錄在文獻中),這本身就是在給這些生命選擇的機會。人常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國家也是如此。讓周王室的王權「下放」到各大諸侯國國君的手中的時候,就看這個諸侯王是怎樣治理這個國家,怎樣對待百姓的。說更深一點就是怎樣開創這段文化和歷史的。當然這背後有很多神的因素。或者說很多的神參與進來,展示他們自己的文化。為的是被選擇,被歷史、被創世主選擇作為將來統一王朝時歷史發展的一種鋪墊,再深遠一點說,為了讓今天的人們能認識使生命回升的宇宙大法做鋪墊。這樣說來,其實歷史上的一切不也是如此嘛,無一例外。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