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復工工人在生產線上。(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3月17日訊】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一(3月16日)公布多項最新經濟數據,包含一、二月份的能源生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國房地產銷售和價格變化、各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進出口值和失業率等等數據。
其中,諸多經濟指標普遍呈現兩位數字的跌幅,代表中共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運行帶來了不小的負面衝擊。
即便如此,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仍樂觀宣示,中國經濟將於三月份有明顯起色、被肺炎疫情壓抑的經濟活動也將於第二季有所回升、而且下半年的經濟表現將更穩健。
至於面對記者提問,第一季度的GDP是否為負成長?毛盛勇在記者會上則避而不答。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
統計局指出:「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當前,疫情蔓延擴散勢頭已經得到基本遏制…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不過,海內外經濟學家對統計局的看法並不完全認同,也對中國的經濟前景並不樂觀,部分專家甚至認為,中國經濟尚未觸底,而這份最新經濟指標的部分數據也明顯有灌水的跡象。
「這數字有水份…武漢相當於美國的芝加哥,這麼長的時間全面停工,必然影響到全國其他省份的交通運輸和服務業。真正的數據恐怕要惡劣得多,要不然中共也不會急著復工。「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說。
謝教授說,跟民生相關的統計數據,跌幅似乎經過修飾、不甚合理,尤其是物價指數和失業率。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5.3%。其中,食品菸酒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5.6%,尤其糧食價格上漲0.6%,鮮菜上漲13.8%,豬肉上漲125.6%,而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則上漲1.3%。分月看,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分別上漲5.4%和5.2%。
謝田教授說,中國因為疫情帶來的通膨壓力相當大,而且二月CPI應該比一月嚴重,但從最新公布的數據,二月漲幅卻反而走緩,這點不太合理。
經濟數據灌水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之北京大學經濟系教授也表示,他親身感受到,市場上民生消費品的價格確實在走揚,但二月數據似乎卻未如實反映,他分析,數據要不是有水份,那另一個合理解釋就是,人民因為封城、而窩在家裡,導致消費不振,而失去物價的支撐力道。
至於失業率,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8萬人。其中,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2%,比去年底5.2%的失業率,高出1個百分點。
兩位教授皆認為最新數據的口徑未真實反映出,截至二月底,數億名移工因為疫情封城、無法開工的短暫失業現況。
「現在要(爭取)復工復產就代表之前工人沒上班,這算不算失業?就算不計入(長期失業),也至少是臨時性的失業。」北京大學經濟系教授說。
市場普遍擔憂,若中小型企業無法撐過這場疫情,後續引發的倒閉潮,未來將拉高失業率。
謝田教授也質疑,官方對失業率的統計有所扭曲,他認為,目前的統計口徑似乎未納入僱員人數龐大的中小微型企業,而面對此波疫情,中小微型企業受到的衝擊頗大,因此,未來失業率繼續走升並非不可能。
房地產回暖?
另一個跟民生相關的指標則是房地產的銷售額和房價。
根據統計局2月份的數據,在70個大中城市的商品住宅中,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比1月微漲0.1%,但武漢、石家莊和太原等12個城市受疫情影響沒有成交值,價格也沒有變動。二手住宅銷售價也持平,但武漢、石家莊和呼和浩特等12個城市無成交。
至於同期、35個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環比微漲0.1%,但有揚州、蚌埠和平頂山等7個城市無成交。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的環比成長率也由上月上漲0.2%轉為下降0.1%,但包頭、錦州和揚州等12個城市無任何成交額。
對此,業內人士透露,房市全面受到疫情這隻黑天鵝的影響頗大,房價近期沒有支撐。
不過,他也認為,疫情期間有兩大潛在利多:一是租屋戶因無法返回租處隔離、必須自費到酒店或指定地點隔離,不公平的待遇可能讓其萌生自己買房的動機,其二,核心家庭成員在居家隔離期間,長時間窩在家中,可能感受到居家空間過小,而萌生換大房的意願。
在此前提下,該業內人士估計,房市可能於下半年會明顯回暖,而且一、二線城市可能有5%的房價漲幅空間,帶動三、四線城市的成長,不過他說,因官方嚴禁炒房,房價的漲幅空間也不會太大。
工業、服務業產值下滑
統計局的數據還包括了工業和服務業增加值,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去年同期下降13.5%。其中,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下降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21.4%;私營企業下降20.2%。以產業別來看,採礦業增加值下降6.5%,製造業下降15.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下降7.1%。
統計局援引全國採購經理調查數據結果顯示,截至2月25日,大中型製造業企業復工率達到85.6%,代表產能有序恢復中。
針對國有企業增加值跌幅小於私營企業的現象,北京大學經濟系教授表示,這代表國有企業靠壟斷、資源和政策傾斜等優勢,在市場化程度相對較低的前提下,受到疫情的衝擊反而遠低於對市場敏感的私營企業。
不過,他也說,一旦形勢好轉,中國國營企業將因效率偏低,反彈的力道將不如私營企業亮眼。
在服務業生產方面,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13.0%。其中,金融業增長4.5%,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3.8%,其餘行業跌幅不等。
至於在消費和投資方面,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人民幣5兆2130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0.5%。而排除農戶,全國固定資產投資達3兆3323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5%。
兩位教授對進出口的數據較少質疑,因為,此一數據可比對國外數據,灌水的空間不多。不過,展望未來,北京大學教授認為,因疫情衍生的交通運輸和生產變數,可能導致國外客戶對中國製造商砍單,這將影響到中國未來的出口表現。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4123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達人民幣2兆406億元,下降15.9%;進口達人民幣2兆832億元,下降2.4%。進出口相抵,貿易逆差達人民幣42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