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危機與轉型,先審視自己,替自己找到出路。(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個朋友曾跟我分享他在生涯退縮期發生的趣事。朋友的鄰居總是趁他上班時把車子臨停在他的車位,有段時間朋友失業在家,這位鄰居每天早上都等不到車位,便旁敲側擊不斷詢問朋友:「今天沒去上班啊?休假喔,什麼時候上班?」朋友實在說不出口:「目前失業在家」,只好敷衍說:「正在休假」。
偏偏鄰居不死心,天天來等他的車位,最後把朋友逼到躲在家裡不敢出門,深怕遇到鄰居,光是看到鄰居期盼他去上班的眼神,朋友就覺得壓力好大。處於「生涯退縮期」最怕別人關心的詢問,不斷提醒自己「你沒事做」,久而久之,真的會對自己信心瓦解。
也有很多人問我:「生涯轉換的過程,休息多久比較好?」我通常都會建議:「不要超過六個月。」這個期限是從諮商經驗得到的答案,無論能力多好、信心多強的人,長期失業,就有可能進入「生涯自我懷疑期」。一旦自我懷疑,就很容易負向解讀訊息。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社會悲劇都發生在失業階段,總是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老是感到被別人壓迫,讓自己無路可走。
生涯「轉變」要從「接受」開始。當我們可以接受現實,也接納自己的時候,才有能量吸收新的事物。在國外,當企業面臨轉型,會影響到同仁的未來前途時,就需要引進「員工協助方案」,由專業的諮商心理師引導同仁調適身心。我發現,同仁心理調適的關鍵在於是否「接受自己,也接受現實」。「接受」可以讓我們不再抗拒,把能量轉移到學習成長。
想要轉型成功,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步驟。做生涯諮商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詢問心理師:「建議我轉型到什麼領域比較適合?」心理師不會給特定答案,而是透過各種工具、提問技巧,引導對方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不了解自己的狀態,很容易讓自己陷入混亂中,越轉越不快樂。舉例來說,有一段時間金融業經歷很多變革,許多金融業的從業人員都覺得自己不適合這個行業。但是,透過諮商技巧了解其工作性格後,發現他們還是最適合做金融業,那何以他們會強烈認為自己不適合呢?真正的原因其實是壓力太大、焦慮過高,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探索出真正的關鍵因素,便貿然轉型,未來可能會產生大量「怎麼轉都不對」的挫折。
轉型需要放下身段,重新當個小蘑菇。但有些人拒絕當蘑菇,不想接受磨難,是因為不想讓自己去適應現實,而是想讓現實來迎合自己的規劃。很多人從機構退休後,總是覺得社會對於領退休金的人很不友善,找工作時也會感嘆大部分公司都沒有善待員工,不是薪水太低就是工時太長,常常會說:「我不想幫這種老闆工作」。當周遭的人提供工作機會的時候,也會強調:「這些公司都請不起我啦,薪水太低了。」或表示:「我幹嘛浪費寶貴生命去賺這麼一點點錢,太不值得了。」
脫離現實的人,往往會為了獲得超出自己實力的評價,而驅使自己去做無法負荷的事情,在這樣的狀況下,就很容易分散力量,無法集中努力的焦點,內心常常會覺得:「這不是我該做的」,非但可能會導致努力沒有好結果,更引發強烈的挫折感。如果你也常常出現「明明自己很努力,內心卻覺得很空虛」的感覺,不妨問問自己:
現在的生活方式真的是我渴望的嗎?
自己在何處、何時播下煩惱的種子?
何以會訂定超乎現實的目標?
想要兼顧「努力」與「充實」,除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外,還要將目標調到符合自己的能力範圍。判斷自己現在的目標是否符合自己能力,有個簡單的評量方式:「目標會不會受到外界雜音的影響?」誠實地回答自己:「目標是發自內心的渴望?還是為了滿足外界的期望?」如果不是為了證明自己什麼,而是順應自己內心的渴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目標自然會調到符合自己的能力範圍,完成之後也會覺得充實而有滿足感。
本文整理、節錄自林萃芬《鍛鍊心理肌力》一書,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由時報文化授權轉載,欲閱讀完整作品,歡迎參考原書。